围棋为什么贴3又3/4子(相当于7目半)?

围棋为什么贴3又3/4子(相当于7目半)?
还有一个是下完之后写着胜几又几份之几``

这些是怎么计的?
怎么计算出来的?

帖子:

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现行全国性正式比赛在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方需贴出三又四分之三子。

贴3又3/4子的规则:

第一步,把死子提掉。

第二步,只数一方围得点数并记录下来(一般围得点以整十点为单位)。

第三步,如果数的是黑棋,再减去3又3/4子,如果数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

第四步,结果和180又1/2(棋盘361个点的一半)比较,超过就算胜,否则判负。黑目数超过184.25子即胜,而白只需超过176.75子即胜。

通俗来说为白棋177子为胜,黑棋184.5子为胜。

让先与让子:让先不贴目,让子要贴还让子数的一半(就当被让方是预先收了单官)。

如果贴3.75子,即贴3.75*2=7.5目。用数子法计算,黑方扣除贴子后占地184-3.75=180.25子,此时180.25<180.5,因此白方胜,白方胜180.5-180.25=0.25子。

用比目法计算,黑方扣除贴目后有44-7.5=36.5目,此时36.5<37,因此白方胜,白方胜黑方37-36.5=0.5目,即白方胜黑方1/2目。

扩展资料

胜负判别:

围棋现存在三种规则:

中国大陆采用数子规则,台湾采用应氏计点规则,日韩采用数目规则。因为黑方先行存在一定的优势,所以所有规则都采用了贴目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一子两目”的说法。虽然围棋计算胜负的方法不同,但表现在一盘特定的棋局上,贴m子=贴2m目,胜n子=胜2n目。

原因在于:数子法,是计算黑白任意一方与归本数(361/2=180.5)的偏差;比目法,是比黑白双方所得目数的差距。

还棋头:

这是古代特有的规则,即你每分断对方一块棋,最后计算胜负时对方就要贴给你一个子,因此对方被你分断的越多,你获利越大。

目:

棋盘上,被一方棋子所围的空白交点,称为“目”。

终局规定:

1、无单官或其他官子时,为终局。

2、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另一方中盘胜。认输就是将两个自己的棋子放在右下角。

3、凡比赛一方弃权或因各种原因被裁判员判负、判和的对局,也作终局处理。

4、双方确认的终局,确认的次序应是,先由轮走方,后是对方以异色棋子一枚放于己方棋盘右下角的线外。

5、活棋和死棋:终局时,经双方确认,没有两只真眼的棋且不在双活状态下的,都是死棋,应被提取。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有两只真眼或两只真眼以上都是活棋,不能提取。所谓的真眼就是都有子连着,且对方下子不能威胁到自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围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2
棋盘上有19*19=361个点,按一人一半算应该各占180.5个点。
但是棋盘上不可能存在半个点,所以谁达到181个点就算谁赢。

不过黑棋因为先走,优势较大。为了公平,规则上决定贴给白棋7.5目。中国规则因为是数子法,所以贴3又3/4子。其实1子=2目,3又3/4子整好等于7.5目。(日本和韩国贴6.5目)

于是就得到下面的结果:
黑棋必须达到185个子才能赢,即:180.5+3又3/4子=184又1/4子。
白棋必须达到177个子才能赢,即:180.5-3又3/4子=176又3/4子。

假设黑棋最后连子带目共计186,那么186-184又1/4=1又3/4子,于是就说黑棋胜1又3/4子。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8-14
最早的围棋是不贴目的,直到近代的日本才开始先手方扣除先得利益来使围棋达到更公平的目的。(即先走的黑棋的优势要扣除)
而且贴目的具体数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最早是4目(所以当时有白和棋胜),然后4.5目,之后又5.5目。出现半目的目的就是避免和棋。
现代围棋的发展是由日本开始的,所以中国规则以前的贴目也是换算自日本,为二又四分之三子(基本等同于5.5目)。
而最近几年才由中国引领,加大了贴目,加到了三又四分之三子,也就是7.5目。
计算胜负时候,黑达到185子即可获胜1/4子,白达到177子就可获胜3/4子。
至于贴的具体数目的得出应该归功于统计学吧,也就是对上万盘的棋局进行分析,征求职业棋手的意见等等。
第3个回答  2008-08-13
这个很简单啊,贴3.75子为了防止和棋啊。具体计算方法嘛,就是赢了之后数一下黑子有多少,减去3.75,再减去180.5,就是你赢了多少子,如果为负数就是你输了多少子。这个180.5是棋盘总的交叉点361/2得出的。
第4个回答  2008-08-22
一子等于两目。
有时两块棋双活,双方公用的眼一个各算半目。
贴目是为了让下棋公平,先手威力在慢棋赛中相当大。至于说有防止和棋的功能,我想不会,就是不贴目也很难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