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中三桩誓愿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如题所述

不能。因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容变动。    

三桩誓愿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在其代表作《窦娥冤》中设计的情节,女主人公窦娥在含冤临刑前发出了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她要苍天证实她的清白无辜,她要借异常的事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

通过这惊天动地的描写,关汉卿希望唤醒世人的良知,激发世人对不平世道的愤慨,催促世人为争取公平合理的社会而抗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感天动地窦娥冤》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元朝时,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视的汉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

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听到的百姓悲惨的遭遇写进他的剧本《感天动地窦娥冤》。

赏析: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

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这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5

窦娥冤中三桩誓愿分别为(1)血飞白练;(2)六月飞霜;(3)楚州亢旱三年。在戏曲中窦娥冤中三桩誓愿按常理是不可以颠倒的:

 

因为按事情的发生先後次序而言:

    先行刑:刀过头落,鲜血按常理应洒在地上,但是窦娥要半点儿都不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以证其冤。

    後盖尸:窦娥屍首按古律例弃屍荒郊,无棺无椁无殓葬式。只有天降瑞雪才能免她尸骸曝现,只有天降瑞雪才能代替素车白马,把她断送出古陌荒阡。

    持续影响:如东海孝妇冤一样,大旱三年是为了证明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然而,我却希望这三桩誓愿颠倒,因为只要六月飞霜在前,激起民愤在後,监斩官也许就暂缓执行死刑,窦娥也许就避免枉死了。戏中血飞白练、六月飞霜都应验了的时候,监斩官曾说:这死罪必有冤枉,可见他也不是无心肝的人。

 

 

参考资料:

1.血飞白练

"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2.六月飞霜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3.楚州亢旱三年
"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第2个回答  2016-04-13

    简洁一点的答案是:不能。因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容变动。

    详细一旦的答案是:不可以。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因为这个是按时间和程度顺序来安排的。行刑时刻血溅白练,而因为她被行刑了,冤屈定型了,所以用六月飞雪来反映。六月飞雪已经够奇怪了,然后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亢旱三年,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循序渐进,不能颠倒。


第3个回答  2016-04-04
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两桩誓愿当场实现。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三桩誓愿又是第三折的高潮。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循序渐进,不能颠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