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意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意识是什么? 对于意识,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所理解的不同,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理解不同,不同的哲学派别,其认识也不相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功能,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思想是大脑的分泌物,而克里克等人研究意识,则把它归结为物理化学运动,意识过程伴随着物理过程,伴随着脑细胞和神经元的电流变化。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变化的研究而揭示意识的本质。而现代达尔文主义,则把生命看作是一种生物场,但意识和生命是同时俱在的,这样就等于间接地说,生物场对应着意识场,于是意识等同于一种场…… 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意识属于一种场存在。因为意识是无形的,人们可以尽力把它有形化,以便于理解。但意识看不见摸不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纯属虚无飘渺的存在。然而它却影响着这个世界的运动变化、组织建构,影响着我们这个世界,甚至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生命的存在形式和物种结构与功能,它使我们这个世界充满生机活力,使有生命的世界不断进化。 这是意识的第一层含义。在第一层含义中,意识具有组织建构的功能。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从非生命世界向生命世界的过渡,这种过渡是所谓“自组织”;那么从简单生命向复杂生命的过渡,也就是所谓“进化”,是否也可以认为是自组织呢?系统论、协同学、耗散结构论没有触及这个问题,构成生命有机体的最根本的机制,并没有包含在“三论”的框架之中。经过生物科学和进化论的长期探讨,人们可以断定,这种因素绝不是物质因素,而属于精神因素(这一点,虽然科学界没有明说),而这在系统论等“三论”思维框架中,是没有位置的。它们向十九世纪前的生物科学的最大让步,是承认了目的性的存在,目的性被引入科学。这也算是科学的一种进步吧? 在信息的世界里,在意识的空间中,通过无规涨落而建立秩序的概念,所谓“自组织”,已经不适用了。生命不是无规运动,意识不是通过自组织产生的,它是宇宙运动在更高层次上、更抽象的空间上对物质运动的统摄。这是宇宙生命的自我意识。它的产生,是为了维护整个宇宙空间更大范围的阴阳平衡,是为了维护整个生命世界的生态平衡。它使宇宙始终保持着一种自稳态,一种秩序俨然、有条不紊、既尊循着严格的规律,又使整个宇宙保持生机活力的因素;它是宇宙在大范围、高层次上保持的整体秩序的推动因素,是一种自我创造、自我协调、自我肯定、又自我显现的因素,它就是“宇宙意识”。 在研究生命起源的问题上,人们的思路有问题。人们是用线性逻辑的理性方法去思考这个问题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固然可笑,但即使超出这个圈子之外,研究遗传密码的形成和起源的问题,所用的也无非是还原法。也就是说,用把生命系统还原成物理、化学机制的思维路向,这种思维和理性的视野,始终没有超出局部时空范围。为什么不放眼从更大的时空范围来思考生命的起源?为什么眼光只盯在世界的局部?难道生命是可以在局部时空中产生的吗?生命是宇宙整体的结果,而且必定是物质层次之上的更高运动层次内所产生的。 以上所说,只是广义的意识。而在生命世界中,在个体生命中存在的意识是狭义的意识,它首先是为生存服务的。作为一个具体的生物体,意识首先是生命对生存环境的认知。对生存环境的认知,其目的在于自我保存,以便更好地生存下去。即使最简单的生命例如单细胞动物,也具有对环境的认知功能,这种认知是非常敏感的。在过去的哲学里,这种意识叫做“感觉”。感觉首先是感知环境变化的意识,以便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这包括运动方向(对环境的选择)和生命内环境,以便达到生命体和外环境的动态平衡。 正像贝尔纳所指出的,生命有两个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对于简单生物来说,其内环境也是简单的,因而它的维护也不需要太高的智能。在DNA的结构中,它可能已经以编码的形式存在了,至于它的具体结构的确认,那是生物学家的事。而决定生物体的外在运动的意识,最简单的可能只有趋利避害:环境有利则进,有害则退。意识只有这两种选择,这两种选择,便构成了智能的二值逻辑。在这里,已经包含着未来逻辑理性发展的一切萌芽。 对最简单生物的意识结构的分析,已经看出了意识分化的倾向:1、内在的意识(维护生命内环境);2、外在的意识(决定生命体行为活动的因素)。在复杂生命体中,前者构成“躯体智慧”,也就是无意识;后者构成显意识,也就是思维逻辑。动物也有思维逻辑,动物也有理性功能,因为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它需要趋利避害,需要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便决定自己的行为活动。而这样,没有逻辑是不行的。本能活动也是符合逻辑的活动,否则难以生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8
●“意识”的字面意思是能“注意”和“认识”事物的东西。 ●再深入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自然万物”都有引导它们存在的东西,先是“本质”和“规律”,我们称之为“一次导存”(第一次引导事物存在的东西);自然界还存在一个“本质”那就是“可存”质,换句话说就是:自然万物都是“可以存在”的;而如果自然万物需要在更多环境中“可以存在”,就必然产生了“进化”,最后出现了“意识”这种可以引导我们在更多环境中无损伤存在的东西,我们称之为“二次导存”(第二次引导事物存在的东西)。 ●所以,一切“心理”的产生原因都与“引导存在”有密切的联系!我们也将以此作为“心理研究”的“方向”,从而探讨这个神秘而古老的话题“心理”。 ●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情感”就是“二次导存”特有的一种“方向指示工具”;比如“好的情感”是引导你继续做那件事情;“坏的情感”是引导你不要再做那件事情或换一个路径去做那件事情等。但是它们都是“引导我们更好存在”的。 ●出自“全集然文明X档案” 意识的哲学定义编辑本段 意识的哲学定义:意识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人脑把世界万物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后,从这两大类具体事物中思维抽象出来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具体事物的存在、运动和行为表现出来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是每个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自主、自新、自律的主体性质和能力。 意识是生物和非生物共同具有的一般规定和本质。是人脑从生物和非生物的行为和存在中抽取出来的普遍性规定,是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的绝对抽象事物。 意识有很多别名:中国人称它道(天道)、意(天意)、理(天理)、命(天命);外国人称它逻格斯、必然性、绝对精神、意志;现在很多人称他规律、法则、意识。例如,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自然意识;社会规律、社会法则、社会意识;思维规律、思维法则、辩证法则。 世界万物的存在、运动和变化是意识的表现形式,我们通过观察世界和万物的存在、运动和变化,就可以发现意识,发现世界和万物的一般规定、一般规律和隐藏的部分。意识是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的本质、统帅、指挥者。没有意识就没有存在、运动、变化、和行为。 意识普遍存于世界和万物之中,世界是包含意识的世界,万物是包含意识的万物。没有意识存在于其中的世界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世界,没有意识存在于其中的万物也不是我们天天眼见手触的万物。有了意识的存在,世界和万物就有了生机和活力。 生物的行为是有意识的行为。 生物具有的主体意识是生物一切行为的本质、统帅和指挥。 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应激、进化、活动是生物的日常具体行为,是在生物具有的生存发展意识的指挥下自然发生和进行的。生物生来具有终生不离的主体生存发展意识是生物具有的生命,是意识元本体在生物领域里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不可被人见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自主、自新、自律、自创的主体规定、性能和本质。 人的行为也是有意识的行为。 人的行为是在人脑的指挥下发生和进行的,准确的说是在人脑产生的意识指挥下发生和进行的。什么是人的意识?人的意识是人的组成部分,是人体行为表现出来的规定和本质,是人脑产生和发出的指挥人体行为的意向、意念、欲望、理想、方案和命令。 人的行为意识是人体行为发生前从大脑中产生的,是人脑感受到内外部环境或具体事物对人的生存发展有所作用和影响后,根据人生来具有的生存发展意识本能,把大脑中记忆的旧知识同感知组织刚获得的新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处理,所产生的指挥人体行为的意向、命令、计划、方法和方案,是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条件相互对立的现实经过人脑的分析处理所产生的结果。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社会的行为也是有意识的行为。 社会运动、社会变化和社会发展是在社会意识的指挥和统帅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有意识的行为。 什么是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就是人这个社会主体关于如何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意识,就是人在社会生活、社会行为和社会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向、理想、思想、主义、观念、路线、方针、政策、精神、法则、意志、道德、制度。 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是现实的社会运动和人的社会行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建设富裕文明小康社会的社会运动,是社会意识的活生生的表现形式。 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和人的生存发展具有负面的意义和价值,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和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和价值。 社会意识是真理的本质,对人类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特征, 凡是符合这一标准和特征的社会意识就是真理,凡是不符合这一真理标准和特征的社会意识就不是真理。 意识是具体事物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的一般规定、本质和原因,具体事物的存在、运动、变化和行为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第2个回答  2014-04-28
没有意义,这里的意义指的是目标而不是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