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台风或在5.1生成,GFS:可能达16级,预估北上,今年台风偏多?

如题所述

94W已经处于消失状态,最初的模拟是可能达到16级,如今已经没有这个强度了,应该会停编消失,而对于今年的台风预估是略偏多偏强,我们来看看最初的模拟数据是什么样子。至少在4月28日的时候94W还出现过增强的迹象,

2020年以来,关于台风的消息可以说并不多,虽然形成了几个台风胚胎,但是最终都在海洋区域的变化之中消失了。而在4月快要结束的时段,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区的变化又出现了。

根据美国联合预警中心数据显示,4月的第1个台风胚胎已经形成,台风编码为94W,中心位置位于4.7°N 135.5°E,最高风速在生成之后已经提升到20 kt,最低中心压力为1007 hpa。从数据上来说,94W才出现就已经达到这个标准,说明台风胚胎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好,当然日本气象厅暂时还没有给出反应,连气旋的标注都还没有出现。

通过卫星云图来看,94W的发展区域整体还算不错,海洋温度也比较适合酝酿,但是94W的中心还没有“汇聚”起来,所以变化的空间还是有,但是风速和气压值已经出现了大变化,这可能会提升94W成为台风的可能性。我们来看看超级计算机已经给出的数据情况。

从GFS的模拟指出,94W台风胚胎成台的时间可能也会提前,预估在4月30日的时候就会达到995hpa气压值,依照气压值来说,这将可能形成2020年的1号台风黄蜂,当然这是单独从气压值来看的,这个时候还要对比风速的情况,基本达到18m/s就可能命名。


按照GFS的模拟来看,台风胚胎的路径模拟已经出现了大变,最初预估是在菲律宾沿海反转北上,但是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之下,它可能出现偏西行走的情况,预估会登陆菲律宾最后进入到我国南海地区,最终消失在南海。而94W按照GFS的模拟来看,巅峰气压值为979hpa。

相当于一个12级左右的台风,所以强度模拟预报不大,这并且已经下调了很多,最初预报还是北上可能达到16级超强台风的几倍,如今已经变了,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在台风还未形成之前,我们只需要参考为主。


而这里我需要提醒下,那就是在模拟图之中可能很多人看到左边还有一个低压系统,这个是位于孟加拉湾地区的,所以不属于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区,但是性质基本一样相当于热带气旋,不会给予台风命名,这个注意下就行,如果孟加拉湾如果形成了这个气旋并且登陆,后面可能会影响我国西南地区,一般情况就是会带来一些阴雨的天气,具体还得等待这个低压系统发展起来了才可以看到明显的影响,我也会持续的跟进下。并且欧洲数值中心也显示了孟加拉湾的气旋有概率发展起来并且登陆。


再来回头看西北太平洋地区的94W台风胚胎,从GFS的模拟趋势,确实成为1号台风黄蜂的可能性很大,并且可能在4月30日的时候就增强出来,但是欧洲数值中心(EC)暂时还是模拟显示较低,所以说是一个看好一个不看好。

并且在强度的模拟上也不一样,EC暂时只能看到是热带低压的模式进行登陆,这到底如何发展呢?两者我们都只能进行参考才行,并且不同的机构模拟路径也不一样,NAVGEM模拟也是进入登陆并且进入南海,而GEFS还是反转北上,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综合而言,还是那句话,参考为主。而对于2020年的台风趋势我们还是说明下,根据气候中心发布的消息称,预计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略偏多强度偏强,所以说时刻关注台风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并且随着气候的变化,我们也知道在全球的风暴发展之中,都在按照科学家们预测的那样发展,那就是全球气温上升,海洋风暴将变得越来越强,频率也越来越高等等,这都说明了如今的气候异常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人类只有改善环境可能才会得到进一步缓解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7

从公开的数据显示,2019年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区出现了29个台风,而2020年以来,我们暂时还没有看到一个台风的发展,虽然出现几个台风胚胎的酝酿,但是最终都没有起来,所以说不少的科学爱好者都说,今年的台风是不是偏少。按照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预计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略偏多强度偏强,所以说可能不会少,反而会更多。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今年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区的台风从往常时间段进行对比来看,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处于“延迟”的模式,但是个别年份也有比较晚的时候。所以也不能说延迟,不同年份台风的形成情况表现不一样。而从常年的台风活跃期时段来看,在每年的6月到10月是相对较为活跃的,所以说这几个月需要多多注意。


而台风的出现一般都会产生影响,按照常规来说是大风大雨的携带,台风不登陆还好,只要出现登陆了,那必然是一场强大的自然灾难,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超强台风的登陆影响非常的大,所以我们并不是很期待台风的出现。但是相对于台风而言,也是存在“双面性”的,因为台风可以给部分的干旱地区带来缓解,所以这就是在不同地区的一个表现不同。


4月即将结束,5月就要开始了,按照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区的海温情况来看,暖水区在逐步的扩大了,所以这将可能具有形成台风的条件。而根据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情况来看,确实在“五一”(5.1)期间具有台风发展的情况,首先我们来看看GFS的模拟情况,从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数据显示,在5月1日的时候,位于菲律宾东部附近就有一个998hpa的热带扰动出现,依照气压值来说,这将可能是今年1号台风黄蜂。


在达到这个气压值之后,该热带扰动还将会持续增强,预估在5月8日的时候达到946hpa气压值,依照其他值来说,这将可能是一个16级左右的台风(15级为954hpa),所以说强度还是不小。按照GFS的模拟情况来看,初步预估是在菲律宾东部进行缓慢盘旋,然后在北上,最终可能经过日本远海附近,从GFS的模拟情况来看,是不会影响多少地区的,最多带动一些气流产生“连锁效应”。


GFS的模拟说完了,我们来看看欧洲数值中心(EC)的模拟情况,EC如今也模拟预报出了有台风胚胎的发展迹象,但是时间可能稍微延迟了一点,预估在5月3日的时候才会出现1009hpa气压值,所以EC的模拟强度稍微弱并且缓慢点,同时过后也会北方出现增强的情况。综合两者的情况来说,这都是具有增强的可能性,那么2020年的1号台风出现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说2020年1号台风可能在酝酿中。


按照GFS的模拟情况来看,今年的1号台风黄蜂可能是“大台风”,EC的模拟强度暂时看不出来有多大,但是两者的模拟路径都是预估北上增强,所以不确定的因素还很多,我也将持续跟进变化,这就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第2个回答  2020-04-27
按照GFS的模拟情况,今年的1号台风黄蜂可能是“大台风”,GFS的模拟强度暂时看不出来有多大,但是两者的模拟路径都是预估北上增强,所以不确定的因素还很多,这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第3个回答  2020-04-27
今年台风的确有可能偏多,因为今年生成的台风是比常年偏多的,这是可以预料到的。
第4个回答  2020-04-27
今年的台风多可能是受到今年一些气流影响,一些热气流让台风增加了吧。那么增加了它的风险性,这是不好的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