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与少林寺的金庸碑

我想知道关于少林寺金庸碑的一些事情相传金庸的作品有很多关于少林的但自己从来没去过少林寺封笔之后去了我想知道 关于这件事情的更多情况...................

金庸造访少林寺,为其题写的纪念碑揭幕。  日前,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查良镛)应邀访问少林寺。在《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多部武侠小说中,金庸先生多次提及少林寺及少林武功,可见金庸先生对少林寺情有独钟。早在一九八一年,金庸就来到过少林寺,阔别二十年后故地重游,金庸感慨万千,惊叹登封市政建设日新月异,城市整洁美丽,交通四通八达。境内的少林寺的变化就更大了,不仅是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声名显赫的禅宗祖庭,闻名中外的武林圣地,而且成了国内外重要的旅游热点,教育热点和文化交流热点…… 题字勒石树碑   二○○○年四月,金庸先生获赠由少林寺、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大型图书《少林武功医学秘籍》后,欣然挥毫题字“少林秘籍,国之瑰宝,拜领珍藏,感何如之”。释永信方丈和少林僧众将这题字刻碑留念,二○○一年五月十八日举行揭碑仪式。   当日,千年古刹春意盎然,山门内外人如潮涌,鲜红的地毡从天王殿一路铺泻而下,欢迎金庸先生一行的标语格外醒目。金庸先生及其夫人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李国强、登封市市长冯留卷、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等人的陪同下,缓步走上天王殿,众僧肃敬伫立,记者争先恐后抢拍镜头,整个少林寺顿时沸腾了!   释永信大师简短致辞后,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李国强先生宣读了香港各界的贺辞。王凤超的贺辞是:金庸妙笔写豪杰,少林古刹传新韵;罗范椒芬的题辞是:启迪文化,妙笔生花;……虽年近八十,身体颇健、精神爽朗的金庸即兴发表了演说。他说,一直以来,《少林秘籍》属于秘藏,如今公开出版,将易筋经等武功、医宗亮相于世,让世人能充分享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文化工程。他还指出,少林寺最大的进步是体现在它的精神面貌上,少林武术走向世界,已成为当前国际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了。 与武僧切磋易筋经   在方丈室前的庭院里,主人特为金庸一行安排了一场少林功夫大比武。十多位少林武僧依次表演了二指禅、铁布衫等看家本领。这些武僧都久经沙场,多次到海外进行表演。在金庸大师面前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一招一式都格外卖力。这些曾在金庸的笔下被描写得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功夫由少林武僧们演绎起来,不时博得金庸的掌声和微笑。他评论说,少林寺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保家卫国,主持正义。少林寺将少林武功弘扬到了全世界,对中外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   听说少林寺的延王和尚一直在练“易筋经”,金庸好奇地问他:“你练多久可以打通任督二脉?现在打通了没有?”延王告诉金庸,光靠打坐太慢了,打坐时如果能加上易筋洗髓内功,效果就更好了。他一边说着一边为金庸演示了一个“十指舒心”的动作:两手向左右伸开,一字平肩,五指尽张。延王说只要动作准确,能迅速打通心脉。金庸用心听着,频频点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5
金庸估计是把少林寺捧上了神坛,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更是神乎其神,“天下武功出少林”更是广为流传,如今少林寺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依旧令我辈向往!补充一下楼上的:少林寺与中华书局、国宝文化研究中心合作,精选唐、明、清等各朝少林武功、医宗经典文献,将昔日秘不示人的宝典辑录成册出版限量发行,出版了一套《少林武功医宗秘笈》国宝级图书。《少林武功医宗秘笈》全书共十卷,有两千多幅精美插图。为祝贺这部书的出版,金庸题了词:“少林秘笈,国之瑰宝”。少林寺则将此题词勒石树碑,并在天王殿前举行了隆重的揭碑典礼,由金庸本人亲手揭下覆盖在巨碑上的红绸缎。从此这名一代武侠小说宗师更是与“天下武功出少林”的“武林圣地”少林寺结下不解之缘,金庸说这些少林武功医宗秘笈的出版,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金庸访问少林时,还顺道参观了嵩山的“儒林胜地”——有中国四大书院之称的嵩阳书院。参观时,金庸关心地询问当年的讲堂是不是还保存着。在主人的引领下,金庸来到了书院后院的一间小讲堂,里边摆放着几把古色古香的木椅。人们请金庸在正中的教椅上坐一坐,体味一番当年“二程”讲学时的情景。金庸坐下后笑说:“在(湖南)岳麓书院我曾坐过朱熹讲学时坐过的椅子,现在又来坐‘二程’的教椅,真是荣幸。”某人写的金庸游记:车过中岳庙,暮色已经降临。记者说:“查老,咱们的右边就是太室山了。是‘笑傲’当中五岳剑派并派的地方哟。”他笑了起来,“哦,对,那是左冷禅的地方。”稍作停顿他有些惋惜地说,“央视拍《笑傲江湖》时来嵩山采些外景就好了。”“你是说这里山势的峻峭更能与作品的风格相符吧?”“是的,剧里那些南方的山过于秀丽了。”记者问他:“剧中的少林寺是在天柱山拍的吧?”“是天柱山。你怎么知道的?”“它穿帮了。令狐冲出‘少林寺’的路口有个门阙,门额上有巴掌大的字‘智者大师之塔’什么什么的,那还不是天柱山呀。那‘少林寺’又是南方的形制。”“这个穿帮不应该,他们可以抹掉的么。”说着话进了登封城,暮色浓重华灯初上,有些古典意味的大酒店院内,少林武僧执十八般兵器排列到了楼门前。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合掌致礼迎候着金庸先生,是他邀请来了这位名满海内外的大家。金庸先生上车前就着装齐整,浅灰色的西装白衬衣,天蓝的领带黄碎花,胸前的贵宾花一点红,让人感觉着沉稳中透出洒脱。下车踏上铺展了上百米的红地毯,少林大德们袈裟飘然宏宣佛号,游客如堵掌声如潮。正所谓“少林寺法喜充满的日子”。一路微笑致意的金庸被迎入了山门,天王殿前的典礼台上是“金庸先生为少林秘笈题词碑揭碑仪式”的横标,与千年银杏隔路相望的一通新碑罩着大红丝绸。掌声入云。金庸和永信揭开那新碑上的红丝绸,光洁的碑面上半部是题字手迹:“少林秘笈国之瑰宝拜领珍藏感何如之金庸敬书”。下半部刻着金庸简历和他彪炳文坛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5部著作的书名。那是去年读了少林寺赠送他的《少林武功医宗秘笈》后欣然题写的,他认为这部书的整理出版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天下午在嵩阳书院他还与少林和尚延王探讨了《易筋经》的练习方法。河南数日,金庸先生所到之处都会掀起热情的浪潮,时时会有人走上前来表敬意要合影要签字。热热闹闹中也搞得老先生有些疲惫。 回到郑州的19日晚上10时,他和夫人“失踪”了,原来这天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俩人忙里偷闲出宾馆逛夜景下酒吧去了。不由得让人感慨,这位写出一部部鸿篇巨制“外侠内儒”作品的作者,自己就跳动着一颗“琴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