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期

如题 听说好像是一个试验的时期 但为什么?

对全世界有什么影响?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当时许多欧美国家的青年人开始奉行一套与其父辈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尤其是学生参加了政治抗议活动,并且爆发了许多反对越战和任何形式的战争。

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为妇女和各色人种争取更多权利。美国和英国的年轻人开始吸毒,并且比其父辈享有更多的性自由,尤其有了避孕药以后更甚。

那一时期的音乐和服装也反映出青年人新的思想方式,英国那时是音乐和时尚很有影响的中心,因此人们有时会称这个时期为“时髦放纵的六十年代”。

有些人尤其是当今政治家对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批评,说当时有许多传统思想如对婚姻或教育的态度等都被时髦观点取代了。但有些人认为那是一个自由、享乐和社会进步的时代.

扩展资料:

60年代大事件:

一、科学和技术

1967年全球首例心脏移植。

1969年7月20日 4:18p.m--美国阿波罗11号宇航员登陆月球。

二、战争与政治

1961年-柏林墙被建立。

1961年-美国正式介入越南战争

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冷战顶峰和人类最接近全面核战争的边缘。

1962年10月-中印边境战争爆发。

1966年-毛泽东号召发动文化大革命

1967年-中东六日战争爆发。

1968年-布拉格之春事件。

1968年-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事件。

三、经济

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

四、文化及娱乐

1960年-第十七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罗马举行。

1962年-第七届世界杯足球赛在智利举行。

1964年-第十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举行。

1966年-第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在英格兰举行。

1967年-1967年加拿大世界博览会在蒙特利尔开幕。

1968年-第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墨西哥城举行。

1969年-胡士托音乐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十年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3
就像今天的朝鲜时期。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衣服的基本颜色为蓝,黑,军绿色,如果有一件白色的确凉衬衣,你不是干部子弟也是个讲究仪表的人。尤以军装为最流行最in服饰。鞋子衣服烂了也不一定有换,没布票的只能买棉绸。
食品基本上需要有粮票才能买到,光有钱也没用。猪油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放一些吃,买肉的都喜欢肥肉。零食基本上没有,冰棍一分钱一只,电影票5分一张。
十来平米的房子,5个人挤一起算宽敞的,基本家具包括两只木箱和一个饭桌,几条凳子,一张椅子,一张床睡一家子,孩子大了,晚上摆长条凳上睡。如果有张书桌~厉害了,你家还不错喔~
出门基本靠两条腿,如果是南方,坐船去异地的机会比较多。60年代的公共汽车好象还不多,起码小城市就没有。

听我家里人讲的,南方小城的60年代实况。

整个上世纪80年代,好像就是个读书比吃饭还重要的年代,好歹“饥渴”了那么多年,自然个个如海绵吸水。60年代出生的那拨人,算是赶上了好时代,整个知识大爆炸,“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好传统被重新恢复。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比喻考大学,便是那时传下来的“恐怖传说”。

那时候也没啥物质消费,书价也便宜。现在一本书能卖个几万册已值得弹冠相庆,若搁在那时,只能算是“另类小众读物”。于是,人人都不遗余力地把自己造就成文艺青年、哲学青年、摇滚青年,外加热血青年。不要说是大学生,即便是高中文化程度,哪个家里没有一套“拿来丛书”或是若干本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西方文学经典,“五角丛书”更是居家必备。那个才叫最具影响力的时尚运动。

60年代出生的人读那么多书,虽然未见得样样精,却真正称得上“淹通书史”。讲起这个流派,那个作家,简直如数家珍,仿似自家亲眷。所以和这拨人聊天最有趣,随便把犄角旮旯里读到的野史什么的演绎成一惊一乍的段子,最是下饭。

当然硕果犹存,到现在还保持“愤青”本色的60年代生人者已不多了。如今,他们绝大多数是中流砥柱,虽然大把赚着钞票,却还保留着些许心底的理想主义。当他们在面试诸多70年代生,或者80年代生的小孩时,若偶尔遇见一个口若悬河大谈诗歌、艺术、哲学的应征者时,尽管此人百无一用,却也不舍得将他拒之门外。关起门来,在公司里和自己搭档一下做做小友也是好的。

但也有个把继续成为“老文青”,誓将自己的青春期一直保持到更年期。仿似外界汹涌澎湃的物质生活与自己绝缘,新鲜事物统统看不惯。他们若是用电脑、PDA把自己武装起来,那几乎可堪“母猪上树”。

生于70年代7分力气10分结果

70年代出生的人相对则脚踏实地得多。尽管允许自己内心仍有理想主义的一片天地,却始终敌不过物质时代的诱惑。青春期时,眼见身边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沛,实在不甘寂寞做灯下的书蠹。虽然个把人还梦想拥有一位“精神导师”,却难敌“财富人生”来得实惠。再加上职业生涯伊始时,正赶上股票疯长、IT新贵纷纷出炉,一转眼穷小子变富翁的神话一直对他们有影响。于是,勤耕细作者有之,空手套白狼者有之,总而言之,坚决要把自己变成有产者,哪怕只是很虚幻地过一种有产有闲者的生活也好。

上世纪90年代是他们的青年时期,一切都开始越来越市场化,知识不再爆炸,反倒速食的信息开始大爆炸。有用没用成了他们判断的基本标准,决不把时间浪费在“形而上”上。即便是写作,也追求“出名要趁早”,以话题搏出位。他们与社会的相处,越来越有技巧性,他们比自己的前辈更懂得公关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只是靠自身的实力。他们追求花7分力,取得10分的结果。

当然,他们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坐在家中世界潮流皆掌握,仿似站在世界中心。国际大公司的纷至沓来,也把他们培养成中国有史以来最具实力的职业经理人。然而伴随着财富的到来,他们也坚决地成为了西式生活方式的实践者。上咖啡馆、玩DV、健身……他们是上海时尚最主流的倡导者。他们成了最会玩的一群人,尽管玩得并无创意,却依样画瓢,有模有样。

对于他们来说,不知道黑格尔是谁没关系,不知道路易·威登是什么才算得上大大的错误。

我们生于70年代:露天电影的回忆

仅仅隔了几年,80年代和70年代却有那么大的差别。就像对于梁朝伟,在我们眼里他是《花样年华》里条纹西装和忧郁眼神,而在70年代的哥哥那里,他却是韦小宝式的顽皮搞笑和无厘头。

60年代生人沉迷于文学,80年代新新人类在影视和网络中泡大,而70年代生人,是他们开动了中国人对流行文化的触角。也许只有在卡拉OK的时候,70年代们和60年代们的差距才真正拉开了---因为他们哼不出样板戏中的任何一句。但是不要紧,2002年的罗大佑演唱会,生于70年代的哥哥乘飞机去听,门票多贵也在所不惜,他说,演唱会上的观众大半和他年龄相仿,几乎每一首歌他们都可以跟着唱下来,每一句歌词他们都铭记在心底。还有齐秦,还有崔健……“我们生于70年代”!哥哥很自豪地这样说。他们可以不要有线电视,可以不要宽带网络,但他们不能没有音乐,老歌、老电影、老动画片,他们都乐于重新翻出来回味。露天电影对于他们就像是“欢乐总动员”,观看露天电影时的沸腾气息,70年代生人们记忆犹新,那份喜悦和迫切的心情,是70年代生人最早的对于大众娱乐的记忆。哥哥说他印象最深的一部是《大西洋底来的人》---这也许可以算做中国人接触到的第一部科幻片了吧,哥哥说,当年游泳池里多了一种泳姿---麦克式,当然没有一个人能用这种泳姿游出20米。(文/伊安)

生于80年代人的观点

“60年代生人”、“我们生于70年代”、“80年代下的蛋”。三个年代,三代不一样的人。有人说,只有没有自信的人,才总会将人划成一个个小圈子,自己再钻进去,希望在圈子内获得支持。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同样出生于70年代,偏远山沟的农民可能从没欣赏过邓丽君,贫困灾区的人们也没心情沉溺于汪国真的诗。个体差异是存在的。但是,生在同一个时代,毕竟有着太多的共同点,同一个年纪里有着相同的政治、文化的经历。

那么,让自信的人继续孤独地自信去吧,我们还是要钻进这些没有自信的圈子里去——60、70、80,至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