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应该知道哪些财务常识?

如题所述

1.现金是要及时送存银行的,坐支现金是需要银行批准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当然企业会不会由于各种原因不遵守就另当别论了);

2.净利润是正的,不代表企业在上一年经营状况是良好的,其利润可能来自于政府补助(存在可能地方政府保护行为),变卖资产等,因此评估企业经营能力时,最好是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能够反映真实的获利能力。

3.破产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资不抵债(不能按时向债权人归还欠款,债权人有申请破产的权利,当然,如果债权人比较仁慈,就另当别论),二是现金流断裂。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

4.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报表能够完全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同样的业务,不同的会计处理结果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会计,不同的时间,处理结果也可能不同。因此,不存在真正的“真账”。

5.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今天的100块和五年后的100块,虽然面值一样,但是价值定会发生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购买力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5
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这两项更多是用在决策的考量上,日常生活中有各种相关的选择,和这两项有关系。机会成本,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做出一个收益选项而丧失的潜在收益。例如:大学毕业后,你选择读研or就业,选择读研,你的机会成本就是就业的收入;从上海到北京,为了速度快,选择做高铁而不选择特快,那么高铁票价和特快票价的差额就是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就是已经发生不能在再挽回的支出。很多人在涉及沉没成本的决策上会陷入误区,包括部分“资深”财务人员,再举例子,我们很多人决定在持有的数只基金或者股票中卖掉其中一只或者两只股票、基金时,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不少人选择是卖掉盈利最高的股票或者基金,留下盈利少、亏损的股票或者基金,等着赚更多或者翻本,实际上已经投资损失的钱,与你做新的决策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你已经选择读了一年研究生,然后又决定考公务员或者其他就业,那么需要考虑的就是在这个时点考公务员或者其他就业的收益,而不是纠结于已经读了一年研究生花费了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沉没成本)。
第2个回答  2019-06-15
发票是发票,收入是收入!发票分购货发票,费用发票和销售发票。前两者对应着企业的成本费用。后者则跟企业的收入相关,但是也要考虑税费。一般情况当月开票当月做收入,但是有时候为了指标也不一定。不是真实发生了的财务就可以给你报销,财务讲究真凭实据,你要有真实的发票。差旅费报销,分补助和报销。比如电话费补贴,饭补属于补贴性质的不需要发票。另一个比如住宿费,需要真实发生以及发票。
第3个回答  2019-06-15
现金是要及时送存银行的,坐支现金是需要银行批准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当然企业会不会由于各种原因不遵守就另当别论了);净利润是正的,不代表企业在上一年经营状况是良好的,其利润可能来自于政府补助(存在可能地方政府保护行为),变卖资产等,因此评估企业经营能力时,最好是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能够反映真实的获利能力。
第4个回答  2019-06-15
流动性、收益率与风险。同一类产品中,流动性好的产品收益低。如果流动性好、收益也高,那么你投资损失本金的风险一定也高,不会天上掉馅饼。债券中,国债的流动性好,收益率低,风险低,评级低的企业债收益高,流动性差,不刚性兑付的时候,指不定就会“踩上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