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展览,欣赏后的感想600字

如题所述

要点:首先描写参观展览的展馆,再叙述自己和书法的渊源,然后通过此次参观对书法的感悟有了升华,最后总结收获发现不足。

正文:

本次在上海博物馆主要参观了历代书法作品展览馆,可称之为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正如展览馆入口的前言所述“中国的文字是依指事,象形等法则构成的单体语言符号,书法则是运用毛笔为工具的一种藉线条表现汉字的艺术。”

不可否认,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随着社会文明的进程在不断地改变,但藉用毛笔书写的中国汉字从笔法、字法到章法,都是非常讲究的,所以它始终是最具美感和艺术感的。

我的家乡是绍兴兰亭,从小就开始上书法课,从开始握笔,到书写横竖撒捺,再到书写整个汉字,最后能勉强完成一幅作品,经历的时间是六年,我对书法的情感也从一开始的新奇经过一段时间的厌烦最后过渡到了喜爱。

但是那时候对书法作品和书法家的了解仅限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和王羲之等人。

如今,经过书法鉴赏课上老师的一番讲解和本次上海博物馆的参观,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远不止我所了解的那样单一的。

首先书法分成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而五种字体下各位书家的字又各有特色,形成了丰富的流派。其次书法艺术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的,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而风格是多样性的。

例如隋代书法参杂变化,奇正相生和略带草隶笔意的楷书为特点,宋代书法则是以表现主观意趣为主要特征,元初书坛,赵孟顺提倡尊崇古法,承袭晋唐之风,形成端庄朴厚又流利洒落的书体。

本次上海博物馆之行我收获颇丰,不仅见识到了许多著名书法大家的作品,还了解了各个朝代不同的书法特点和风格。但由于对书法了解不多,鉴赏能力较差等主观因素,对于此次历代书法欣赏只能做以上浅显的感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31

  书法是人的衣冠仪表,是才能风度的象征,中国人都希望写得一手好字,字如其人,文章华国,书法华身,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门艺术。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穿着汉唐服装

,舞出时代风采” 。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杨振宁在《中国文化与科学》中说:“我有一个朋友,熊秉明,是一个书法家、画家、雕塑家,又是

一个美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他写了一本已经一版再版的书,叫做《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书中这样

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书法。”他之所以这样讲,就是因为书法最

能够体现这个抽象化、浓缩化的精神。”

民国大书法家沈尹默说“学书十年,当有小成”,隋代智永禅师学书法四十年不下楼。
学习书法,路是很长的,多临帖习字!
熟读书法史,遍览古代经典作品,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对于什么是书法才会有一个比较正确

的认识。

多读书,宋代黄庭坚说“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如何去俗,就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学养

和内涵,书法到了高阶段,写的其实是思想,是气质,是情绪,是一种精神和人格修养的表达。古代大

书法家一般同时也是大学问家。

 

     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毕加索在海边见到一位中国朋友在沙滩上写中国字时,他被那奇妙组合成汉

文字的抽象线条所吸引,他说:如果我生在中国,我想我将成为一位书法家而不是画家,我希望去写我

的画。”他还说:“艺术都是共通的,如果你用文字写一幅画,你也可以去画一首诗。“此后,他的寓

所中挂起了书法作品,表明他对东方抽象线条艺术的心悦诚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