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视剧【佛陀】精彩对白(文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印度电视剧【佛陀】精彩对白(文字)

第53集

1)智慧的人不惧死亡

--佛陀,传言是真的吗?您三月后,将入大般涅槃。您怎能就这样离开,留我们在混沌的世上?您是唯一的光明,尊者。请您不要丢下我们啊!一想到您要离去,我的心,实在是难以平静,尊者。

--阿阇世,所谓生而智慧者,绝不会惧怕死亡。这具躯体将腐烂,但我的声音、我讲说的经典,会永远闪耀在你的心中。

--尊者,我再也见不到您了。这恐惧,令我窒息啊,尊者!

--阿阇世,生命的奥秘之一,便是从恐惧中解脱、不忧心未来之事,不纠缠过去的伤痛、也不依赖、畏惧过去的人。而生命的另一真理:你所执着的人或物,最终必将失去。从你不再伸手求助的那刻起,便是得到了解脱。

--尊者,连我自己都会离开,但您将永远与我同在,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息。您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照亮我的前路。

2)感恩一切

--能见到您,真是我等凡人莫大的福分。请您慈悲怜悯,接受我的邀请。我们都是些小民,您能指引我们通往正法之路吗?我妻子有个愿望,您能为我们讲在家生活的要点。

--纯陀,婚姻生活,平等为要。丈夫与妻子的结合是甜蜜的,家庭才有生气繁荣,这样的繁荣可以传播开来,令人人都感到喜乐。丈夫与妻子在世间的结合,是要超越躯体与金钱物欲的。妻子是丈夫躯体的一份,丈夫应给予妻子尊重与荣耀。丈夫也不应使妻子在人前蒙羞。妻子不违背为人妇的准则,丈夫亦当担起正法,远离诸恶习。丈夫的每个决定,要考虑妻子的愿望。深爱丈夫,亦是妻子的职责,将丈夫的家庭视为自己家,常做爱的港湾,对夫家成员关心照顾,礼敬宾客。你们信任彼此,那无上真理将共属你们二人。

--尊者慈悲。请告诉我们,该注意什么,才能走上您指的那条路?

--要亲近善友。那些无法专注禅念的人,也会让你变得怠惰,创造利于修行的环境。你的心境清净无染,行业也便符合正法。无论做什么,你的生意,还是日常琐事,都要先行了解,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比如烹饪饭食,不要看作是一项工作,而要当作是一次机会。去照顾好自己、公婆、孩子、和任何生活中的善缘。万勿自私自利,只为自己而活。你的幸福、成功和财富,要与大家分享。远离赌骰、饮酒,为人要谦恭有礼、亲切而坦率。有机会,供养比丘,或是修习禅定,可以消除忧虑与分歧,最终感受到无上的寂静。要记住,清晨我们睁开眼睛,眼前是新的黎明。清楚认识自己要做什么,是很重要的。人们常会忘记感恩,人需要铭记所亏欠的事物,树木、花朵、风、水、天空,都非我们所有,更应感激这所有的一切。怀有感恩之心去生活和思考,我们会有所收获,而非两手空空、一无所获。我们都会生病。如果我们病了,那离死亡还远吗?我们心怀感恩,也会像美丽的花朵,盛开在这世上。

3)纯陀的蘑菇

--我忘了给您添上蘑菇。我费了很大功夫,从旃檀树上摘来,满怀爱意为您烹制的。请您用一点儿吧。

--闪电、暴风雨。怎么这样突然?

--纯陀,这些剩下的蘑菇,就埋到土里吧。不要给别人吃了。

--你仔细听我说,阿难。我们在弟子纯陀家中,一起吃的那餐,就是我的最后一餐了。人们会责难他,说他那一餐是不当的。但你要让他们知道,我这一生,有两餐是最难忘的。第一,是我证得无上真理前的那餐,而第二,就是我入大般涅槃前的这餐。纯陀不该感到内疚,他应该为我提供了这其中一餐而感到高兴。

4)有死才有生

--一切法之自性,即是如来。万事万物,皆从如是来。于是,莲花从如是生;阿那律从如是生,你们所有人皆从如是生,宇宙亦从如是生。既从如是中生起,而后,又回归到如是,便可称其为如去。一切法不生起于何处,亦不消失于何处,一切法常住,一如曾经。

--现在起,我和所有的比丘,都将称您为如来。称您为如来,便能提醒我们都具有这如来的本性。

--如果我们患了头痛,我们认为它为如来的一部分,疼痛也便终止。原因在于,当我们一半的力量与疼痛对抗,而另一半去治愈伤痛,这两股力量对心智的损害,更胜头痛。如果我们接受这头痛,与我们自己皆从如是来,便无对抗可言。那我们所有的力量都能集中于伤痛的疗愈。

--佛陀,您生命中无形的真谛,竟变得如此浅显易懂。我们贫瘠的灵魂,能一览无余。

--怎么了,阿那律比丘?您一向以耐心著称,为何却在流泪呢?

--阿难,我的头要朝向北方,右侧卧躺。

--你看,阿难,春天还没有到来,娑罗枝上的红花,却已经开始摇曳。看,这些花儿,就像一滴一滴的雨水,落在我的衣上。这片树林多美,太阳向西而落,晚霞照耀着大地。你可听到,这娑罗树随风起舞的乐音吗?我的心,被这美景唤起的喜悦填满。我亲爱的比丘们,如果你们真的想表达对我的尊崇与敬爱,就将正法实践于业行,每时每刻正念专注。

--阿那律,阿难在哪里?叫他过来吧。

--别哭了,阿难。看到你哭,佛陀如何能安宁呢?淡定些,来,他在叫你呢。

--不要慌张,阿难。我时常提醒你,一切法皆无常,生命,本就是向死之路;聚合,就昭示了分离;有潮涨,便会有潮落。若无死亡,又怎么会有诞生呢,阿难?你用心和灵魂服侍我,我很感激你尽心竭力的帮助。你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但你仍可以更进一步。多一些努力,去超越生死,证得灵魂的解脱。在每一次痛苦中成长。我知道,这些你都可以做到。也将会是最令我欣慰的事。

4)生死无别

--谨记,我的路,并非让你们弃世消沉。我深信,人们会因他人的善行或恶行,有所转变。这希望寄托于高尚的灵魂。而人有何种命运,取决于他做下的业行。

--我们生于大地,所受皆苦。轮回世间,苦悲充斥其中,世间却非痛苦的驻留之处。这世间是觉悟者的居处,但觉悟者须得醒觉。现在,这便是汝等之责。

--无明生起痛苦、忧伤与妄念。嗔怒、贪婪、傲慢、自负、妒忌,皆由无明而起。幻象将人诱入歧途。生死虽为二相,但却无别,竟为一体。我们为妄见所障,一旦破除,那我们整个的生命将无依无着,独立而生。戒定慧,及八正道,可破除种种的妄见。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以及正定。

对失眠者而言,夜晚格外漫长;

对疲倦者而言,目的地格外遥远;

而对盲目生存、不解正法者而言,生命中处处皆苦。

--任何的知识,无论你们自己阅览,还是听智者宣讲,甚至是听我所讲,都不要轻易相信。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去加以分别、验证。在真理之路上,与任何人相遇,都不要轻易去接受。倘若见到佛陀,不要以为幻灭。即使遇到你的父亲,也不要因此偏离正轨。你们的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去依赖任何人。

--人类所载的史册中,再无一位如佛陀这样伟大、无畏、又无私的老师了。

--他慈悲,走入我们的禅定,向我们再授永恒真理。

--他身体力行,做出慈爱亲切的表率。

--跨越了时间的阻碍,开示我们未来后辈,该如何依正法而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