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董卓揽大权的好词好句?

挺身而起 是什么意思

好词摘抄:

  
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

  出言不逊、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

  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计
好句摘抄: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5、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0、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1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3、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14、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16、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7、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0
关于曹操,历来说者不断,奸雄王霸,是非褒贬,各执其辞。而对于他的诗文,其实所说者不多,无非“老骥伏枥”、“对酒当歌”寥寥数句而已。实际上,我们所见的曹操实在是有失偏颇的。
当然,《三国演义》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即便没《三国演义》,纯史书也未必见得全部的曹操。
中国历史是颇为奇怪的,我们所知的历史,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事件而见人,二十四史无不如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其他的方面,了解一个人,比如诗文。李白、杜甫、苏轼,史书对于他们的记载实在少得可怜,但他们的大名横亘千古,仿佛人人都了解他们。那主要是得了他们宏博诗文的好处。
杜甫《新安吏》,诗图均写实
杜甫有“三吏”、“三别”,我们以此知史书之外的当时情况,杜甫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于是我们知道杜甫的生活、胸襟、气度等。李白、苏轼依然如此。
李、杜、苏,我们凭他们的诗文了解他们,但对于曹操,我们甚至未必依靠史书,甚至只凭着《三国演义》去了解。 这未免是有失偏颇的。
实际上曹操的诗文极好,诗豁达、直接、深刻,文简截了当,很有斩钉截铁的气概。虽然文未必全如其人,但通过诗文去了解曹操的本真,或者部分本真,还是可以有所得的。
近来读《曹操集》,很有一些感想。忽发闲想,欲把曹操的诗文好好地讲一讲。但是讲法须得讲究。我的设想是,尽量将他的诗文以故事讲出来,揉杂古今,或有所发。至少把曹操当时的心境能窥见一二,也是不错的。讲法既然别开生面,相信读者也一定会有所得。期诸将来,李白杜甫苏轼的诗文,或许也可以如此写出来。
是为序。
第一 汉室挽歌
薤[xiè]露 (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这实际上是一种挽歌的调子,是乐府古题,汉时人送葬时的挽歌,多依此调。之所以叫“薤露”,那是一种感慨。薤有点像韭菜,但非韭菜,叶子细长,跟韭菜一样可吃。这东西到处都有,薤白目前在中国各地,除了新疆、青海外,都能产。可见汉时人们也常见。
薤叶上的露水,是最容易消散的,因为其叶细长,就像松柏树叶都很难积露一样。人们因为晶莹的薤露容易消散,总想到生命危浅,于是以此为送葬之挽歌。
这意思古人都很认同,唐诗里有“风灯无定度,《露薤》亦逡巡”的句子,“风灯”,是风中灯火,跟薤露一样,都很容易逝去。 宋人也一样,苏轼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诗:“归途十里尽风荷,清唱一声闻《露薤》。”归去途中风景很好,心情舒畅,但却听闻《露薤》之歌。可见一去多年,归来很多事情变了,很多人走了,物是人非,十里荷花再迎风吟唱,也难掩心中凄凉。苏轼善于对比衬托,惆怅更增。
曹操在那时候有两首诗都是以古乐府的挽歌为题,《薤露》为其一,《蒿里》紧随其后。可见当时曹操的心情是很悲痛,心中很多对于生命的感慨。
最重要的是,曹操并非为自己的生命危浅而悲痛慨叹,而是为了别人的生命,确切地说,是很多普通人的生命。这很难得。
那时候的情形是,东汉中平六年(189),汉少帝即位,而天下已乱,最大的祸乱在萧墙之内,汉政府的内部乱成一锅粥。
汉少帝一生活了14岁,即皇帝位时,也不过是个13岁的孩子,能懂得了什么?当然是母亲何太后听政。这女人手段有限,也被别人左右着。
《三国志》实际上基本是从此处开始的。记载很简单,但事情很复杂。
“太子(指少帝)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这中间当然流血无数。
何进是何太后的哥哥,当时为河南尹、大将军,他要做的事情是,把宫里的宦官都杀掉。
这种事当然要里应外合,因为宦官都在宫中。于是何进跟妹妹何太后商量,说把这些没卵的都杀了。何太后不肯。
何太后为什么不肯呢?
因为念旧情。
这女人出身不好,本是屠户的女儿,这在汉代是没啥地位的,后入掖庭,因为汉灵帝的一时兴起而怀孕,生子为后来的少帝刘辩。她自己也被封为贵人。
后来因为灵帝废皇后,而立何贵人为皇后。她就得势不饶人了,她以为能生儿子就很了不起,于是不许别人生儿子,平时就欺负别人。
宫中有王美人有孕,但害怕何皇后,便想服药去胎。可能是吃了假药,胎儿安然无恙,后来就把孩子生下来了。何皇后竟然派人用毒酒毒杀王美人。
游戏里把何太后称为“弄权蛇蝎”,可见对她的心肠很有怀疑
这就很愚蠢了。汉灵帝大怒,要废黜何皇后。后来是宫里的宦官们求情劝阻,才保住了皇后的位子。
所以,何进要杀掉宦官。何太后当然不同意了。
这女人没啥本事,就是单纯地嫉妒心强,心肠也毒。她当上皇太后之后,临朝听政,不做别的,就报复太皇太后等人,直至逼死了太皇太后。
这也都罢了,至少说明她懂得宫中险恶。敢有杀伐。
但这只是自己觉得爽快才做得干净利落。对于别的事情,她却没这种果敢了。
比如何进与她谋杀宦官。
何进是反复商议,何太后是偏听人言。
这种事,那容得犹豫半分?如果犹豫,立即泄露,徒惹祸乱。
所以,曹操诗中前几句就是说这事儿。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汉代从汉高祖刘邦到汉灵帝刘宏,共二十二位皇帝,所以曹操说“惟汉廿二世”。
“廿[niàn]”,即二十。
但这二十二世传下来,到当下,任事的人,实在不怎么样,蠢笨至极。这当然是说何进的。
何进的做法是到处宣扬,到处跟人商量,这种密谋,容得三天两头的商量来商量去?东汉的宦官可都不是省油的灯,能等着你商量好了杀他们?
何进商量不成,又召外臣董卓进京,“欲胁太后”,准备威胁自己的妹妹何太后。
这是确确实实的“不良”,蠢笨以极。
曹操对这类人的评价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这句我认为是现在读这首诗应特别注意的,因为这句骂尽世人,说尽千古人性。
沐猴,即猕猴,当时楚人口音,把猕猴称为“沐猴”。猕猴的四肢特别像人,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即有“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韩生评价项羽的话,非司马迁所说——总之,是骂人徒具人形,而无人性,就像猕猴戴着帽子,看着像人,但不是人。

知小而谋强。

知,即智,智慧。这是《周易》里的话——“知小而谋大。”意思就是,没什么聪明智慧,但总谋划干大事。用俗话说,就是没有金刚钻,偏揽瓷器活。
在曹操眼里,如何进一类当时的汉公卿,别看着戴官帽穿官衣,但愚蠢可笑得很,只是个人样子。而他们偏偏自以为很聪明,天天做梦要干大事。
当今之世人,岂非如此耶?
多少人连个猴样子都没有,只能蜗居窟室,怀发井蛙,连基本的人样子都没有,却到处醯鸡舞志,嚼蛆雌黄,网上所见此类人少么?
他们足不出户,五谷粮食都分不清,但每天都指教天下大事,动不动都是在脑子里做几个亿的项目,动不动都在嘴巴上强国灭敌。
无贵无贱,无内无外,同枯于他们的键盘,键盘敲兮草短,肮脏倾兮霜白,实则文不能尽识字通畅其意,武不能床上定人妻。虚动睚眦,荆棘满怀,毒蛇出口,不过甚己之私,骚动天下。
曹操一言,历经千百年而尚有用。道尽了千古普遍的一个人性。
当然,何进是当时现实的例子,因为他——
犹豫不敢断,
所以,因狩执君王。
曹操一直是个杀伐果断的人,政治人物,要做点事,大多数时候必须如此,世事难料,谁也不能料到未来,但能做大事的人,往往在关键时候很果断地下决断。无论怎样,像何进所谋之事,犹豫只会导致失败。你可以不做,也可以不谋,但既然谋了,就要决断。这跟对错无关。
这个导致的后果很严重,天子被人挟持了。
狩,指的是天子出巡,因为天子牧民,也称牧狩天下,因为在古代皇帝眼里,老百姓就是他们放的羊。牧是养护人民,狩是守护土地。钦差大臣会说“代天子巡狩”,就是这个意思。但狩不是狩猎的意思,狩是守的意思。
曹操是避讳代称,实际上汉少帝是被张让等宦官劫持出宫的。故事见后文。
之后的几句诗——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写的是董卓进京,祸乱天下。
“白虹为贯日”,白虹就是空中的白色云气。说的是天子命绝,皇帝死于非命的事情。这是个代指。因为古人认为人世有大事,则天象有兆。
贯虹日,天子命绝,大臣为祸。
所以,后汉书记载汉少帝的去世,不说皇帝驾崩,或者逝世,而说“初平元年二月,白虹贯日”。这跟《史记》等书说君主死亡时说“宫车晏驾”,是一个道理。皇帝上班要坐车,无有意外,车驾必须临朝,而车不出,没去上班,就是皇帝驾崩了。这是一种避讳的说法。因为直接说君主死了是不好的。
“己亦先受殃。”
说的是何进准备杀宦官,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反被宦官杀了。原因就是上句——犹豫不敢断。
史书记载只有大致过程和结果,何进谋诛宦官,——这里需要说明,何进的诛,就是杀光,而不是只杀一两个——但没成功,反被宦官杀了。而后,宦官张让等把皇帝挟持了。
即曹操说的——因狩执君王。
何进的同谋把宦官杀了很多,终于让他们所请的董卓趁势进京,占了皇宫。这人带着兵乱杀乱砍,在青海、西藏杀了很多人。他也杀了一批宦官,然后不想要这个小孩子皇帝,要立后来的汉献帝。当然,他后来成功了。毒杀了汉少帝,汉少帝那时14岁,这就是“白虹为贯日”。
袁绍又不服了,联合了十八州讨伐董卓。董卓直接把皇帝挟持到了长安,一把火把京城烧了。
这就是——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周、春秋战国时灭国,一般烧了社稷就算国灭。宗庙很重要,如果烧了,那等于基业亡了。董卓一把火烧得很惨,所以曹操说宗庙以燔(fan)丧。
以上的细节,都由《三国演义》补足了。
《三国演义》对于这段历史,演义得很有意思,必须说一下。
何进的密谋很快泄露了,因为他犹豫,且到处商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要杀人。张让等宦官当然不闲着。
何太后不同意杀宦官,何进当时有兵权,其实可以单干的,没必要找何太后,何太后自己本来就没靠山。即便太后不同意,也必造作谋划,有预案,但何进听了妹妹的话,退了出来。
这时候袁绍在宫外等着,一听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出了个坏主意,他说:“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
这实在是个坏主意。
首先,注意袁绍的用词,跟史书所述差不多,要“尽诛阉竖”。阉竖,就是宦官,阉,是被阉割,竖,即齐桓公的宦官竖刁,是个坏蛋,后来就代指坏宦官。
那也罢了,总不能所有宦官都是坏的吧?何进、袁绍要“尽诛”,都给杀光了,这谁听了不害怕,只要是宦官,听了都害怕,那不得拼命?难道等死?这是扩大了对立面。
其次,当时汉政府已经不能完全控制各州府,如果能控制,还会天下大乱吗?既然不能控制,你叫进来怎么办呢?那些人可是带着兵的,能不能驾驭?这是个问题。
但何进、袁绍不想这个问题,用曹操的话说,就是“知少而谋强”。太高看自己的了。
低估对手,高估自己,只能吃亏。
再其次,既然觉得可以蛮干,不在乎何太后,那就最初不要给何太后说,既然能带兵威胁,还商量个什么?即便要找何太后商量,那也得盘盘何太后的性格、经历,与自己的关系等等。自己人都搞不明白。何进跟妹妹商量之前,何进的弟弟就受了宦官的贿赂,在何太后面前说宦官的好话,他很聪明,也不说宦官有多好,他只说无端杀人,是取乱之道。
这些,何进完全不知道,还做着白日梦。
何进听完袁绍的馊主意,竟然说:“此计大妙!”
明明馊主意,他偏说是此计大妙。想都没想就说此计大妙。
然后准备发檄各镇,召兵进京师。执笔的是大才子陈琳,当时是主簿,他就不同意,他说:“不可!”
道理很简单,跟曹操诗里“沐猴而冠带”意思差不多。陈琳用的是俗语,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捂住眼睛抓燕雀,那是自欺欺人。连麻雀燕子这种小东西尚不能自以为聪明地去欺负,何况国家大事?
陈琳还给出了解决办法——
将军如今是皇帝的大舅,仗皇威,仗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这么大的力量,要杀几个宦官,如鼓洪炉而燎毛发耳——就像端着一盆大火去烧几根头发,容易的很。
最关键的是,应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
可见当时有识之士所见略同,曹操诗说何进犹豫不敢断,陈琳说要行权立断,说明这事儿就不能犹豫。
当时曹操也在场的,他先听陈琳说。
陈琳还说弊端,他认为外檄大臣,临犯京阙,很不好,因为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最终只能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不成,反生乱。
曹操鼓掌同意。
何进却说:“此懦夫之见也。”
反正何进的特点就是,正确的话,一句不听,馊主意,他认为此计大妙。真正的沐猴而冠带,知少而谋强。
后来还有侍御史郑泰说,董卓这人我了解,是个豺狼,引进京城,会吃人的。
何进反倒讥笑人家说:“汝多疑,不足以谋大事。”
卢植也劝,说董卓面善心狠,进京管不住的。
何进不听,郑泰、卢植干脆辞职不干了。
何进谋未定,张让等宦官却早知道了。准备先下手为强。
宦官们在长乐宫嘉德门内,埋伏刀斧手五十人。然后去找何太后诉苦,说:“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锤怜赐教。”
这话明白着问何太后的意见,首先说大将军“矫诏”,先告一状,其次求娘娘赐教,是看何太后的态度。
何太后茫然不觉,竟然说,你们去大将军府谢个罪,这事儿就过去了。
何太后也是自以为是,这二者已经水火不容,相互欲置对方于死地,怎么可能道个歉谢个罪就完事儿了?何况,这跟宦官们所谋不符,他们怎敢出宫?那不是送上门的死么。
于是宦官头子张让说:“若到相府,骨肉齑(jī)粉矣。望娘娘选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
这话很聪明,首先明白自己的情势,他们知道出去之后,会被何进捏成粉末,骨肉不存。齑,就是捣碎的姜、蒜,想想人的骨头和肉变成蒜泥,得有多惨。
所以,他们让何太后诏何进进宫劝劝,并且说,就算劝了不听,那么我们由娘娘发落。
这话很满足何太后自以为是的性格。
于是何太后喊哥哥何进进宫。
何进得诏旧王宫里跑。
陈琳说,别去啊,这肯定是十常侍(十个近帝宦官)的阴谋,进去找死啊!
何进说,切,我妹妹叫我,能有祸事?
袁绍劝,咱们密谋泄露,已经不是密谋了,还敢入宫?
曹操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先召十常侍出来,再入宫。”由此可见曹操遇见事情是有具体的解决办法的,不是生劝,这方法很管用其实,应该是最稳妥的办法,如果十常侍不出来,那就说明有问题,不进去就是了。
但何进大笑,说你们这些傻子,真是小儿之见,说的都是小孩子话,我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我如何?
这就是真正的知少而谋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以何进的逻辑,自己有点权有点钱,就以为要杀别人搞别人,别人是不会反抗的。
最后袁绍说,你如果一定要进去,我带一些兵保护着,以防不测。
于是袁绍和曹操各选精兵五千,由袁绍的弟弟袁术统领。一万人保护何进。
这袁术也很有意思,他全身披挂,全副武装,带着兵竟然在青琐门外排兵布阵。阵势很吓人,但终究不敢带兵入宫,因为带兵入宫,那是公然反叛。
袁绍和曹操哥俩带剑护送何进入宫,到了长乐宫门前,看门的说太后只让大将军一人进去。何进也不管,昂首挺胸,直挺进去。
没见过送死的人这么昂首挺胸,一副骄傲蛮狠的模样。
刚走到嘉德门前,张让、段珪等冲了出来,包围了何进。何进话都没说出来,被几个宦官一通责骂,最厉害的一句,是说你说我等是混蛋,世上还有好人吗?
然后大门一关,关门打狗,刀斧手尽出,把何进砍成两段。
《三国演义》写到这里还不忘了弄个小诗讽刺一下——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做三公。
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诗很直白,“无谋何进做三公”,其实就是曹操说的,“沐猴而冠带”,穿着三公冠服,人模狗样,但徒具人形。
最关键的是,何进死活不听人言——几番不听忠臣谏。
这是一切做事者的大忌。历史上凡是自以为是,不听人话的,都没好下场,项羽那么大本事,但就谁的话都不听,乌江自刎都不自悟。
这袁绍跟曹操在宫门外面等,好久不见何进出来。就大喊:“请将军上车。”
张让等把何进的头从墙上扔出来,说:“将军来啦。”(这句我编的,非三国的话)
还扬言要杀谋反者何进的余党,也就是袁绍曹操等。
袁绍可等到机会了,他们本来就带着兵来的,巴不得有借口,这时候就大喊:“没卵的谋杀大臣,大家都来杀坏人啊。”
袁术带着人在青琐门外放了一把火,袁绍、曹操之冲进去。见人就剁,都剁成肉泥。凡是见到没胡子的,看着像宦官的,都杀。宫中火光冲天。
段珪抓着何太后一起跑,被卢植吓走,何太后跳窗而出,幸亏卢植救了。评《三国演义》毛宗岗,很有意思,他说,“国舅逾墙,只剩一头;太后跳窗,得保全身。”这人太坏了。
连何进的弟弟,袁绍也没放过,都砍了。
袁绍又喊了一堆人,到处抓人杀,凡是跟十常侍有关的家属,不分老小,尽皆诛绝。街上拉住没胡子的,当作宦官杀,机灵一点,反应快的,脱裤子验证,来不及验证的,就被莫名其妙杀了。
袁绍此事做得很过分。
曹操做啥呢?《三国演义》也没在此时抹黑曹操,它写唯独曹操此时忙着救火,并且让何太后稳住局势,四处寻觅汉少帝。
汉少帝被张让劫持了。
这就是曹操写的,“因狩执君王”。
曹操追,张让跑。张让被逼急了,跳河死了。汉少帝跟弟弟陈留王吓得不敢出来,在河边乱草之中躲着,躲到四更,露水下来,又饿又冷,兄弟俩相抱痛哭,还怕人听见,只能吞声草莽之中。后来好不容易找到,准备回宫。
董卓来了。
这是个魔鬼。带兵入京,大权尽揽。他废了汉少帝,另立陈留王,那孩子更小,更容易控制。袁绍第一个不同意,他认为皇帝即位不久,也没过失,凭什么废,何况废嫡立庶,那就是谋反。
董卓大怒,他的逻辑很简单,天下事怎么办,我说了算,我说这样办,谁敢不从?你是不是觉得我手中的剑生锈了?
袁绍也拔剑,你剑利,我的剑何尝不利!
但没打起来,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悬节东门——把官印挂在东门——去了冀州。曹操也不满意董卓,来了个献刀计,要杀董卓,失败逃亡。
董卓在京城,没人管得住,废了汉少帝,汉少帝就当了五个月皇帝。立陈留王,只九岁的孩子为帝,即汉献帝。董卓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这就很不好了,汉之礼,比如皇帝宣董卓进殿,那就是——宣董卓觐见——直接喊名字就行了,但董卓不让喊名字,这叫赞拜不名。
入朝时,要小步快走,就像有些人见了领导那样,但董卓大摇大摆迈着八字步慢慢走,这叫入朝不趋。
何况还带剑穿鞋上殿,这更没规矩。汉代人不坐椅子,席地而坐,所以入座跟日本人有点像,要脱鞋。董卓这两样都不干,这叫剑履上殿。
何况他乱杀百姓,抢劫说成杀贼,还把头悬在车上耀武扬威,在城门外焚烧人头立威。夜宿龙床,宫女妃子随他睡。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段是,汉少帝被软禁,每日以泪洗面,有一天见到燕子成双飞,就作了一首诗。
诗也没啥,就是发泄心中怨愤。
结果董卓听闻,说这诗中有怨恨,这不是给我杀你的借口嘛。就把汉少帝给毒死了,把何太后扔下楼摔死了。
千古以来,都听说某某皇帝搞文字狱,谁知竟然还有皇帝因为文字之罪而死。《三国演义》这一节,写得很精彩,很有深意。
后来曹操、袁绍等纠合十八州兵来打董卓。
董卓怕了,派铁骑五千,把洛阳城中富豪全部抓了,当成反贼砍了,没收家产。然后赶羊一样赶着数百万百姓去长安,一把火把洛阳烧了。
这中间无辜百姓多少填了沟壑,多少死得不明不白。实在是可怜,所以曹操《薤露》诗的最后几句是——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百姓们一边哭一边赶路,颠沛流离,途中积尸盈路。
如此景象,看看洛阳城郭,谁能没有微子之伤。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这是曹操用典故,微子是殷纣王之兄,其实也不叫微子,微,是封国之名,子,是爵位。所以称“微子”。殷亡之后,微子后来路经古都,只见宫室倾颓,废墟之上都是荒草,真的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所以微子作歌凭吊故国。曹操是借微子而慨叹凭吊洛阳古都。
那么多百姓死了,那么多无辜的人命,或委尘土,或随流水,或填沟壑,还不值得挽歌慨叹么?所以曹操以《薤露》这个乐府古题,挽歌慨叹。
我们可以看看曹操那时的心境,他是为了百姓之苦而伤感慨叹、凭吊。他伤痛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危浅,而是伤痛百姓之生命危浅如薤露。这番悲悯很伟大,堪比杜甫《石壕吏》了。
而且其所写情景,低徊慨叹,愤怨填膺,却绝不不粉饰夸大,只是实实在在地写出来,很写实,不卖弄,曹操的文字都有这个特点,所以清代沈德潜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曹操还是个开创者呢。
那时候的曹操,眼望着洛阳废墟遗骸,低声哀唱着他的《薤露》,心情是很悲伤的了。
我们读了,也感到了那悲伤
第2个回答  2022-03-10
关于曹操,历来说者不断,奸雄王霸,是非褒贬,各执其辞。而对于他的诗文,其实所说者不多,无非“老骥伏枥”、“对酒当歌”寥寥数句而已。实际上,我们所见的曹操实在是有失偏颇的。
当然,《三国演义》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即便没《三国演义》,纯史书也未必见得全部的曹操。
中国历史是颇为奇怪的,我们所知的历史,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事件而见人,二十四史无不如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其他的方面,了解一个人,比如诗文。李白、杜甫、苏轼,史书对于他们的记载实在少得可怜,但他们的大名横亘千古,仿佛人人都了解他们。那主要是得了他们宏博诗文的好处。
杜甫《新安吏》,诗图均写实
杜甫有“三吏”、“三别”,我们以此知史书之外的当时情况,杜甫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于是我们知道杜甫的生活、胸襟、气度等。李白、苏轼依然如此。
李、杜、苏,我们凭他们的诗文了解他们,但对于曹操,我们甚至未必依靠史书,甚至只凭着《三国演义》去了解。 这未免是有失偏颇的。
实际上曹操的诗文极好,诗豁达、直接、深刻,文简截了当,很有斩钉截铁的气概。虽然文未必全如其人,但通过诗文去了解曹操的本真,或者部分本真,还是可以有所得的。
近来读《曹操集》,很有一些感想。忽发闲想,欲把曹操的诗文好好地讲一讲。但是讲法须得讲究。我的设想是,尽量将他的诗文以故事讲出来,揉杂古今,或有所发。至少把曹操当时的心境能窥见一二,也是不错的。讲法既然别开生面,相信读者也一定会有所得。期诸将来,李白杜甫苏轼的诗文,或许也可以如此写出来。
是为序。
第一 汉室挽歌
薤[xiè]露 (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这实际上是一种挽歌的调子,是乐府古题,汉时人送葬时的挽歌,多依此调。之所以叫“薤露”,那是一种感慨。薤有点像韭菜,但非韭菜,叶子细长,跟韭菜一样可吃。这东西到处都有,薤白目前在中国各地,除了新疆、青海外,都能产。可见汉时人们也常见。
薤叶上的露水,是最容易消散的,因为其叶细长,就像松柏树叶都很难积露一样。人们因为晶莹的薤露容易消散,总想到生命危浅,于是以此为送葬之挽歌。
这意思古人都很认同,唐诗里有“风灯无定度,《露薤》亦逡巡”的句子,“风灯”,是风中灯火,跟薤露一样,都很容易逝去。 宋人也一样,苏轼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诗:“归途十里尽风荷,清唱一声闻《露薤》。”归去途中风景很好,心情舒畅,但却听闻《露薤》之歌。可见一去多年,归来很多事情变了,很多人走了,物是人非,十里荷花再迎风吟唱,也难掩心中凄凉。苏轼善于对比衬托,惆怅更增。
曹操在那时候有两首诗都是以古乐府的挽歌为题,《薤露》为其一,《蒿里》紧随其后。可见当时曹操的心情是很悲痛,心中很多对于生命的感慨。
最重要的是,曹操并非为自己的生命危浅而悲痛慨叹,而是为了别人的生命,确切地说,是很多普通人的生命。这很难得。
那时候的情形是,东汉中平六年(189),汉少帝即位,而天下已乱,最大的祸乱在萧墙之内,汉政府的内部乱成一锅粥。
汉少帝一生活了14岁,即皇帝位时,也不过是个13岁的孩子,能懂得了什么?当然是母亲何太后听政。这女人手段有限,也被别人左右着。
《三国志》实际上基本是从此处开始的。记载很简单,但事情很复杂。
“太子(指少帝)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这中间当然流血无数。
何进是何太后的哥哥,当时为河南尹、大将军,他要做的事情是,把宫里的宦官都杀掉。
这种事当然要里应外合,因为宦官都在宫中。于是何进跟妹妹何太后商量,说把这些没卵的都杀了。何太后不肯。
何太后为什么不肯呢?
因为念旧情。
这女人出身不好,本是屠户的女儿,这在汉代是没啥地位的,后入掖庭,因为汉灵帝的一时兴起而怀孕,生子为后来的少帝刘辩。她自己也被封为贵人。
后来因为灵帝废皇后,而立何贵人为皇后。她就得势不饶人了,她以为能生儿子就很了不起,于是不许别人生儿子,平时就欺负别人。
宫中有王美人有孕,但害怕何皇后,便想服药去胎。可能是吃了假药,胎儿安然无恙,后来就把孩子生下来了。何皇后竟然派人用毒酒毒杀王美人。
游戏里把何太后称为“弄权蛇蝎”,可见对她的心肠很有怀疑
这就很愚蠢了。汉灵帝大怒,要废黜何皇后。后来是宫里的宦官们求情劝阻,才保住了皇后的位子。
所以,何进要杀掉宦官。何太后当然不同意了。
这女人没啥本事,就是单纯地嫉妒心强,心肠也毒。她当上皇太后之后,临朝听政,不做别的,就报复太皇太后等人,直至逼死了太皇太后。
这也都罢了,至少说明她懂得宫中险恶。敢有杀伐。
但这只是自己觉得爽快才做得干净利落。对于别的事情,她却没这种果敢了。
比如何进与她谋杀宦官。
何进是反复商议,何太后是偏听人言。
这种事,那容得犹豫半分?如果犹豫,立即泄露,徒惹祸乱。
所以,曹操诗中前几句就是说这事儿。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汉代从汉高祖刘邦到汉灵帝刘宏,共二十二位皇帝,所以曹操说“惟汉廿二世”。
“廿[niàn]”,即二十。
但这二十二世传下来,到当下,任事的人,实在不怎么样,蠢笨至极。这当然是说何进的。
何进的做法是到处宣扬,到处跟人商量,这种密谋,容得三天两头的商量来商量去?东汉的宦官可都不是省油的灯,能等着你商量好了杀他们?
何进商量不成,又召外臣董卓进京,“欲胁太后”,准备威胁自己的妹妹何太后。
这是确确实实的“不良”,蠢笨以极。
曹操对这类人的评价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这句我认为是现在读这首诗应特别注意的,因为这句骂尽世人,说尽千古人性。
沐猴,即猕猴,当时楚人口音,把猕猴称为“沐猴”。猕猴的四肢特别像人,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即有“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韩生评价项羽的话,非司马迁所说——总之,是骂人徒具人形,而无人性,就像猕猴戴着帽子,看着像人,但不是人。

知小而谋强。

知,即智,智慧。这是《周易》里的话——“知小而谋大。”意思就是,没什么聪明智慧,但总谋划干大事。用俗话说,就是没有金刚钻,偏揽瓷器活。
在曹操眼里,如何进一类当时的汉公卿,别看着戴官帽穿官衣,但愚蠢可笑得很,只是个人样子。而他们偏偏自以为很聪明,天天做梦要干大事。
当今之世人,岂非如此耶?
多少人连个猴样子都没有,只能蜗居窟室,怀发井蛙,连基本的人样子都没有,却到处醯鸡舞志,嚼蛆雌黄,网上所见此类人少么?
他们足不出户,五谷粮食都分不清,但每天都指教天下大事,动不动都是在脑子里做几个亿的项目,动不动都在嘴巴上强国灭敌。
无贵无贱,无内无外,同枯于他们的键盘,键盘敲兮草短,肮脏倾兮霜白,实则文不能尽识字通畅其意,武不能床上定人妻。虚动睚眦,荆棘满怀,毒蛇出口,不过甚己之私,骚动天下。
曹操一言,历经千百年而尚有用。道尽了千古普遍的一个人性。
当然,何进是当时现实的例子,因为他——
犹豫不敢断,
所以,因狩执君王。
曹操一直是个杀伐果断的人,政治人物,要做点事,大多数时候必须如此,世事难料,谁也不能料到未来,但能做大事的人,往往在关键时候很果断地下决断。无论怎样,像何进所谋之事,犹豫只会导致失败。你可以不做,也可以不谋,但既然谋了,就要决断。这跟对错无关。
这个导致的后果很严重,天子被人挟持了。
狩,指的是天子出巡,因为天子牧民,也称牧狩天下,因为在古代皇帝眼里,老百姓就是他们放的羊。牧是养护人民,狩是守护土地。钦差大臣会说“代天子巡狩”,就是这个意思。但狩不是狩猎的意思,狩是守的意思。
曹操是避讳代称,实际上汉少帝是被张让等宦官劫持出宫的。故事见后文。
之后的几句诗——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写的是董卓进京,祸乱天下。
“白虹为贯日”,白虹就是空中的白色云气。说的是天子命绝,皇帝死于非命的事情。这是个代指。因为古人认为人世有大事,则天象有兆。
贯虹日,天子命绝,大臣为祸。
所以,后汉书记载汉少帝的去世,不说皇帝驾崩,或者逝世,而说“初平元年二月,白虹贯日”。这跟《史记》等书说君主死亡时说“宫车晏驾”,是一个道理。皇帝上班要坐车,无有意外,车驾必须临朝,而车不出,没去上班,就是皇帝驾崩了。这是一种避讳的说法。因为直接说君主死了是不好的。
“己亦先受殃。”
说的是何进准备杀宦官,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反被宦官杀了。原因就是上句——犹豫不敢断。
史书记载只有大致过程和结果,何进谋诛宦官,——这里需要说明,何进的诛,就是杀光,而不是只杀一两个——但没成功,反被宦官杀了。而后,宦官张让等把皇帝挟持了。
即曹操说的——因狩执君王。
何进的同谋把宦官杀了很多,终于让他们所请的董卓趁势进京,占了皇宫。这人带着兵乱杀乱砍,在青海、西藏杀了很多人。他也杀了一批宦官,然后不想要这个小孩子皇帝,要立后来的汉献帝。当然,他后来成功了。毒杀了汉少帝,汉少帝那时14岁,这就是“白虹为贯日”。
袁绍又不服了,联合了十八州讨伐董卓。董卓直接把皇帝挟持到了长安,一把火把京城烧了。
这就是——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周、春秋战国时灭国,一般烧了社稷就算国灭。宗庙很重要,如果烧了,那等于基业亡了。董卓一把火烧得很惨,所以曹操说宗庙以燔(fan)丧。
以上的细节,都由《三国演义》补足了。
《三国演义》对于这段历史,演义得很有意思,必须说一下。
何进的密谋很快泄露了,因为他犹豫,且到处商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要杀人。张让等宦官当然不闲着。
何太后不同意杀宦官,何进当时有兵权,其实可以单干的,没必要找何太后,何太后自己本来就没靠山。即便太后不同意,也必造作谋划,有预案,但何进听了妹妹的话,退了出来。
这时候袁绍在宫外等着,一听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出了个坏主意,他说:“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
这实在是个坏主意。
首先,注意袁绍的用词,跟史书所述差不多,要“尽诛阉竖”。阉竖,就是宦官,阉,是被阉割,竖,即齐桓公的宦官竖刁,是个坏蛋,后来就代指坏宦官。
那也罢了,总不能所有宦官都是坏的吧?何进、袁绍要“尽诛”,都给杀光了,这谁听了不害怕,只要是宦官,听了都害怕,那不得拼命?难道等死?这是扩大了对立面。
其次,当时汉政府已经不能完全控制各州府,如果能控制,还会天下大乱吗?既然不能控制,你叫进来怎么办呢?那些人可是带着兵的,能不能驾驭?这是个问题。
但何进、袁绍不想这个问题,用曹操的话说,就是“知少而谋强”。太高看自己的了。
低估对手,高估自己,只能吃亏。
再其次,既然觉得可以蛮干,不在乎何太后,那就最初不要给何太后说,既然能带兵威胁,还商量个什么?即便要找何太后商量,那也得盘盘何太后的性格、经历,与自己的关系等等。自己人都搞不明白。何进跟妹妹商量之前,何进的弟弟就受了宦官的贿赂,在何太后面前说宦官的好话,他很聪明,也不说宦官有多好,他只说无端杀人,是取乱之道。
这些,何进完全不知道,还做着白日梦。
何进听完袁绍的馊主意,竟然说:“此计大妙!”
明明馊主意,他偏说是此计大妙。想都没想就说此计大妙。
然后准备发檄各镇,召兵进京师。执笔的是大才子陈琳,当时是主簿,他就不同意,他说:“不可!”
道理很简单,跟曹操诗里“沐猴而冠带”意思差不多。陈琳用的是俗语,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捂住眼睛抓燕雀,那是自欺欺人。连麻雀燕子这种小东西尚不能自以为聪明地去欺负,何况国家大事?
陈琳还给出了解决办法——
将军如今是皇帝的大舅,仗皇威,仗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这么大的力量,要杀几个宦官,如鼓洪炉而燎毛发耳——就像端着一盆大火去烧几根头发,容易的很。
最关键的是,应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
可见当时有识之士所见略同,曹操诗说何进犹豫不敢断,陈琳说要行权立断,说明这事儿就不能犹豫。
当时曹操也在场的,他先听陈琳说。
陈琳还说弊端,他认为外檄大臣,临犯京阙,很不好,因为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最终只能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不成,反生乱。
曹操鼓掌同意。
何进却说:“此懦夫之见也。”
反正何进的特点就是,正确的话,一句不听,馊主意,他认为此计大妙。真正的沐猴而冠带,知少而谋强。
后来还有侍御史郑泰说,董卓这人我了解,是个豺狼,引进京城,会吃人的。
何进反倒讥笑人家说:“汝多疑,不足以谋大事。”
卢植也劝,说董卓面善心狠,进京管不住的。
何进不听,郑泰、卢植干脆辞职不干了。
何进谋未定,张让等宦官却早知道了。准备先下手为强。
宦官们在长乐宫嘉德门内,埋伏刀斧手五十人。然后去找何太后诉苦,说:“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锤怜赐教。”
这话明白着问何太后的意见,首先说大将军“矫诏”,先告一状,其次求娘娘赐教,是看何太后的态度。
何太后茫然不觉,竟然说,你们去大将军府谢个罪,这事儿就过去了。
何太后也是自以为是,这二者已经水火不容,相互欲置对方于死地,怎么可能道个歉谢个罪就完事儿了?何况,这跟宦官们所谋不符,他们怎敢出宫?那不是送上门的死么。
于是宦官头子张让说:“若到相府,骨肉齑(jī)粉矣。望娘娘选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
这话很聪明,首先明白自己的情势,他们知道出去之后,会被何进捏成粉末,骨肉不存。齑,就是捣碎的姜、蒜,想想人的骨头和肉变成蒜泥,得有多惨。
所以,他们让何太后诏何进进宫劝劝,并且说,就算劝了不听,那么我们由娘娘发落。
这话很满足何太后自以为是的性格。
于是何太后喊哥哥何进进宫。
何进得诏旧王宫里跑。
陈琳说,别去啊,这肯定是十常侍(十个近帝宦官)的阴谋,进去找死啊!
何进说,切,我妹妹叫我,能有祸事?
袁绍劝,咱们密谋泄露,已经不是密谋了,还敢入宫?
曹操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先召十常侍出来,再入宫。”由此可见曹操遇见事情是有具体的解决办法的,不是生劝,这方法很管用其实,应该是最稳妥的办法,如果十常侍不出来,那就说明有问题,不进去就是了。
但何进大笑,说你们这些傻子,真是小儿之见,说的都是小孩子话,我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我如何?
这就是真正的知少而谋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以何进的逻辑,自己有点权有点钱,就以为要杀别人搞别人,别人是不会反抗的。
最后袁绍说,你如果一定要进去,我带一些兵保护着,以防不测。
于是袁绍和曹操各选精兵五千,由袁绍的弟弟袁术统领。一万人保护何进。
这袁术也很有意思,他全身披挂,全副武装,带着兵竟然在青琐门外排兵布阵。阵势很吓人,但终究不敢带兵入宫,因为带兵入宫,那是公然反叛。
袁绍和曹操哥俩带剑护送何进入宫,到了长乐宫门前,看门的说太后只让大将军一人进去。何进也不管,昂首挺胸,直挺进去。
没见过送死的人这么昂首挺胸,一副骄傲蛮狠的模样。
刚走到嘉德门前,张让、段珪等冲了出来,包围了何进。何进话都没说出来,被几个宦官一通责骂,最厉害的一句,是说你说我等是混蛋,世上还有好人吗?
然后大门一关,关门打狗,刀斧手尽出,把何进砍成两段。
《三国演义》写到这里还不忘了弄个小诗讽刺一下——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做三公。
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诗很直白,“无谋何进做三公”,其实就是曹操说的,“沐猴而冠带”,穿着三公冠服,人模狗样,但徒具人形。
最关键的是,何进死活不听人言——几番不听忠臣谏。
这是一切做事者的大忌。历史上凡是自以为是,不听人话的,都没好下场,项羽那么大本事,但就谁的话都不听,乌江自刎都不自悟。
这袁绍跟曹操在宫门外面等,好久不见何进出来。就大喊:“请将军上车。”
张让等把何进的头从墙上扔出来,说:“将军来啦。”(这句我编的,非三国的话)
还扬言要杀谋反者何进的余党,也就是袁绍曹操等。
袁绍可等到机会了,他们本来就带着兵来的,巴不得有借口,这时候就大喊:“没卵的谋杀大臣,大家都来杀坏人啊。”
袁术带着人在青琐门外放了一把火,袁绍、曹操之冲进去。见人就剁,都剁成肉泥。凡是见到没胡子的,看着像宦官的,都杀。宫中火光冲天。
段珪抓着何太后一起跑,被卢植吓走,何太后跳窗而出,幸亏卢植救了。评《三国演义》毛宗岗,很有意思,他说,“国舅逾墙,只剩一头;太后跳窗,得保全身。”这人太坏了。
连何进的弟弟,袁绍也没放过,都砍了。
袁绍又喊了一堆人,到处抓人杀,凡是跟十常侍有关的家属,不分老小,尽皆诛绝。街上拉住没胡子的,当作宦官杀,机灵一点,反应快的,脱裤子验证,来不及验证的,就被莫名其妙杀了。
袁绍此事做得很过分。
曹操做啥呢?《三国演义》也没在此时抹黑曹操,它写唯独曹操此时忙着救火,并且让何太后稳住局势,四处寻觅汉少帝。
汉少帝被张让劫持了。
这就是曹操写的,“因狩执君王”。
曹操追,张让跑。张让被逼急了,跳河死了。汉少帝跟弟弟陈留王吓得不敢出来,在河边乱草之中躲着,躲到四更,露水下来,又饿又冷,兄弟俩相抱痛哭,还怕人听见,只能吞声草莽之中。后来好不容易找到,准备回宫。
董卓来了。
这是个魔鬼。带兵入京,大权尽揽。他废了汉少帝,另立陈留王,那孩子更小,更容易控制。袁绍第一个不同意,他认为皇帝即位不久,也没过失,凭什么废,何况废嫡立庶,那就是谋反。
董卓大怒,他的逻辑很简单,天下事怎么办,我说了算,我说这样办,谁敢不从?你是不是觉得我手中的剑生锈了?
袁绍也拔剑,你剑利,我的剑何尝不利!
但没打起来,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悬节东门——把官印挂在东门——去了冀州。曹操也不满意董卓,来了个献刀计,要杀董卓,失败逃亡。
董卓在京城,没人管得住,废了汉少帝,汉少帝就当了五个月皇帝。立陈留王,只九岁的孩子为帝,即汉献帝。董卓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这就很不好了,汉之礼,比如皇帝宣董卓进殿,那就是——宣董卓觐见——直接喊名字就行了,但董卓不让喊名字,这叫赞拜不名。
入朝时,要小步快走,就像有些人见了领导那样,但董卓大摇大摆迈着八字步慢慢走,这叫入朝不趋。
何况还带剑穿鞋上殿,这更没规矩。汉代人不坐椅子,席地而坐,所以入座跟日本人有点像,要脱鞋。董卓这两样都不干,这叫剑履上殿。
何况他乱杀百姓,抢劫说成杀贼,还把头悬在车上耀武扬威,在城门外焚烧人头立威。夜宿龙床,宫女妃子随他睡。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段是,汉少帝被软禁,每日以泪洗面,有一天见到燕子成双飞,就作了一首诗。
诗也没啥,就是发泄心中怨愤。
结果董卓听闻,说这诗中有怨恨,这不是给我杀你的借口嘛。就把汉少帝给毒死了,把何太后扔下楼摔死了。
千古以来,都听说某某皇帝搞文字狱,谁知竟然还有皇帝因为文字之罪而死。《三国演义》这一节,写得很精彩,很有深意。
后来曹操、袁绍等纠合十八州兵来打董卓。
董卓怕了,派铁骑五千,把洛阳城中富豪全部抓了,当成反贼砍了,没收家产。然后赶羊一样赶着数百万百姓去长安,一把火把洛阳烧了。
这中间无辜百姓多少填了沟壑,多少死得不明不白。实在是可怜,所以曹操《薤露》诗的最后几句是——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百姓们一边哭一边赶路,颠沛流离,途中积尸盈路。
如此景象,看看洛阳城郭,谁能没有微子之伤。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这是曹操用典故,微子是殷纣王之兄,其实也不叫微子,微,是封国之名,子,是爵位。所以称“微子”。殷亡之后,微子后来路经古都,只见宫室倾颓,废墟之上都是荒草,真的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所以微子作歌凭吊故国。曹操是借微子而慨叹凭吊洛阳古都。
那么多百姓死了,那么多无辜的人命,或委尘土,或随流水,或填沟壑,还不值得挽歌慨叹么?所以曹操以《薤露》这个乐府古题,挽歌慨叹。
我们可以看看曹操那时的心境,他是为了百姓之苦而伤感慨叹、凭吊。他伤痛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危浅,而是伤痛百姓之生命危浅如薤露。这番悲悯很伟大,堪比杜甫《石壕吏》了。
而且其所写情景,低徊慨叹,愤怨填膺,却绝不不粉饰夸大,只是实实在在地写出来,很写实,不卖弄,曹操的文字都有这个特点,所以清代沈德潜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曹操还是个开创者呢。
那时候的曹操,眼望着洛阳废墟遗骸,低声哀唱着他的《薤露》,心情是很悲伤的了。
我们读了,也感到了那悲伤
第3个回答  2022-03-10
关于曹操,历来说者不断,奸雄王霸,是非褒贬,各执其辞。而对于他的诗文,其实所说者不多,无非“老骥伏枥”、“对酒当歌”寥寥数句而已。实际上,我们所见的曹操实在是有失偏颇的。
当然,《三国演义》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即便没《三国演义》,纯史书也未必见得全部的曹操。
中国历史是颇为奇怪的,我们所知的历史,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事件而见人,二十四史无不如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其他的方面,了解一个人,比如诗文。李白、杜甫、苏轼,史书对于他们的记载实在少得可怜,但他们的大名横亘千古,仿佛人人都了解他们。那主要是得了他们宏博诗文的好处。
杜甫《新安吏》,诗图均写实
杜甫有“三吏”、“三别”,我们以此知史书之外的当时情况,杜甫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于是我们知道杜甫的生活、胸襟、气度等。李白、苏轼依然如此。
李、杜、苏,我们凭他们的诗文了解他们,但对于曹操,我们甚至未必依靠史书,甚至只凭着《三国演义》去了解。 这未免是有失偏颇的。
实际上曹操的诗文极好,诗豁达、直接、深刻,文简截了当,很有斩钉截铁的气概。虽然文未必全如其人,但通过诗文去了解曹操的本真,或者部分本真,还是可以有所得的。
近来读《曹操集》,很有一些感想。忽发闲想,欲把曹操的诗文好好地讲一讲。但是讲法须得讲究。我的设想是,尽量将他的诗文以故事讲出来,揉杂古今,或有所发。至少把曹操当时的心境能窥见一二,也是不错的。讲法既然别开生面,相信读者也一定会有所得。期诸将来,李白杜甫苏轼的诗文,或许也可以如此写出来。
是为序。
第一 汉室挽歌
薤[xiè]露 (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这实际上是一种挽歌的调子,是乐府古题,汉时人送葬时的挽歌,多依此调。之所以叫“薤露”,那是一种感慨。薤有点像韭菜,但非韭菜,叶子细长,跟韭菜一样可吃。这东西到处都有,薤白目前在中国各地,除了新疆、青海外,都能产。可见汉时人们也常见。
薤叶上的露水,是最容易消散的,因为其叶细长,就像松柏树叶都很难积露一样。人们因为晶莹的薤露容易消散,总想到生命危浅,于是以此为送葬之挽歌。
这意思古人都很认同,唐诗里有“风灯无定度,《露薤》亦逡巡”的句子,“风灯”,是风中灯火,跟薤露一样,都很容易逝去。 宋人也一样,苏轼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诗:“归途十里尽风荷,清唱一声闻《露薤》。”归去途中风景很好,心情舒畅,但却听闻《露薤》之歌。可见一去多年,归来很多事情变了,很多人走了,物是人非,十里荷花再迎风吟唱,也难掩心中凄凉。苏轼善于对比衬托,惆怅更增。
曹操在那时候有两首诗都是以古乐府的挽歌为题,《薤露》为其一,《蒿里》紧随其后。可见当时曹操的心情是很悲痛,心中很多对于生命的感慨。
最重要的是,曹操并非为自己的生命危浅而悲痛慨叹,而是为了别人的生命,确切地说,是很多普通人的生命。这很难得。
那时候的情形是,东汉中平六年(189),汉少帝即位,而天下已乱,最大的祸乱在萧墙之内,汉政府的内部乱成一锅粥。
汉少帝一生活了14岁,即皇帝位时,也不过是个13岁的孩子,能懂得了什么?当然是母亲何太后听政。这女人手段有限,也被别人左右着。
《三国志》实际上基本是从此处开始的。记载很简单,但事情很复杂。
“太子(指少帝)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这中间当然流血无数。
何进是何太后的哥哥,当时为河南尹、大将军,他要做的事情是,把宫里的宦官都杀掉。
这种事当然要里应外合,因为宦官都在宫中。于是何进跟妹妹何太后商量,说把这些没卵的都杀了。何太后不肯。
何太后为什么不肯呢?
因为念旧情。
这女人出身不好,本是屠户的女儿,这在汉代是没啥地位的,后入掖庭,因为汉灵帝的一时兴起而怀孕,生子为后来的少帝刘辩。她自己也被封为贵人。
后来因为灵帝废皇后,而立何贵人为皇后。她就得势不饶人了,她以为能生儿子就很了不起,于是不许别人生儿子,平时就欺负别人。
宫中有王美人有孕,但害怕何皇后,便想服药去胎。可能是吃了假药,胎儿安然无恙,后来就把孩子生下来了。何皇后竟然派人用毒酒毒杀王美人。
游戏里把何太后称为“弄权蛇蝎”,可见对她的心肠很有怀疑
这就很愚蠢了。汉灵帝大怒,要废黜何皇后。后来是宫里的宦官们求情劝阻,才保住了皇后的位子。
所以,何进要杀掉宦官。何太后当然不同意了。
这女人没啥本事,就是单纯地嫉妒心强,心肠也毒。她当上皇太后之后,临朝听政,不做别的,就报复太皇太后等人,直至逼死了太皇太后。
这也都罢了,至少说明她懂得宫中险恶。敢有杀伐。
但这只是自己觉得爽快才做得干净利落。对于别的事情,她却没这种果敢了。
比如何进与她谋杀宦官。
何进是反复商议,何太后是偏听人言。
这种事,那容得犹豫半分?如果犹豫,立即泄露,徒惹祸乱。
所以,曹操诗中前几句就是说这事儿。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汉代从汉高祖刘邦到汉灵帝刘宏,共二十二位皇帝,所以曹操说“惟汉廿二世”。
“廿[niàn]”,即二十。
但这二十二世传下来,到当下,任事的人,实在不怎么样,蠢笨至极。这当然是说何进的。
何进的做法是到处宣扬,到处跟人商量,这种密谋,容得三天两头的商量来商量去?东汉的宦官可都不是省油的灯,能等着你商量好了杀他们?
何进商量不成,又召外臣董卓进京,“欲胁太后”,准备威胁自己的妹妹何太后。
这是确确实实的“不良”,蠢笨以极。
曹操对这类人的评价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这句我认为是现在读这首诗应特别注意的,因为这句骂尽世人,说尽千古人性。
沐猴,即猕猴,当时楚人口音,把猕猴称为“沐猴”。猕猴的四肢特别像人,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即有“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韩生评价项羽的话,非司马迁所说——总之,是骂人徒具人形,而无人性,就像猕猴戴着帽子,看着像人,但不是人。

知小而谋强。

知,即智,智慧。这是《周易》里的话——“知小而谋大。”意思就是,没什么聪明智慧,但总谋划干大事。用俗话说,就是没有金刚钻,偏揽瓷器活。
在曹操眼里,如何进一类当时的汉公卿,别看着戴官帽穿官衣,但愚蠢可笑得很,只是个人样子。而他们偏偏自以为很聪明,天天做梦要干大事。
当今之世人,岂非如此耶?
多少人连个猴样子都没有,只能蜗居窟室,怀发井蛙,连基本的人样子都没有,却到处醯鸡舞志,嚼蛆雌黄,网上所见此类人少么?
他们足不出户,五谷粮食都分不清,但每天都指教天下大事,动不动都是在脑子里做几个亿的项目,动不动都在嘴巴上强国灭敌。
无贵无贱,无内无外,同枯于他们的键盘,键盘敲兮草短,肮脏倾兮霜白,实则文不能尽识字通畅其意,武不能床上定人妻。虚动睚眦,荆棘满怀,毒蛇出口,不过甚己之私,骚动天下。
曹操一言,历经千百年而尚有用。道尽了千古普遍的一个人性。
当然,何进是当时现实的例子,因为他——
犹豫不敢断,
所以,因狩执君王。
曹操一直是个杀伐果断的人,政治人物,要做点事,大多数时候必须如此,世事难料,谁也不能料到未来,但能做大事的人,往往在关键时候很果断地下决断。无论怎样,像何进所谋之事,犹豫只会导致失败。你可以不做,也可以不谋,但既然谋了,就要决断。这跟对错无关。
这个导致的后果很严重,天子被人挟持了。
狩,指的是天子出巡,因为天子牧民,也称牧狩天下,因为在古代皇帝眼里,老百姓就是他们放的羊。牧是养护人民,狩是守护土地。钦差大臣会说“代天子巡狩”,就是这个意思。但狩不是狩猎的意思,狩是守的意思。
曹操是避讳代称,实际上汉少帝是被张让等宦官劫持出宫的。故事见后文。
之后的几句诗——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写的是董卓进京,祸乱天下。
“白虹为贯日”,白虹就是空中的白色云气。说的是天子命绝,皇帝死于非命的事情。这是个代指。因为古人认为人世有大事,则天象有兆。
贯虹日,天子命绝,大臣为祸。
所以,后汉书记载汉少帝的去世,不说皇帝驾崩,或者逝世,而说“初平元年二月,白虹贯日”。这跟《史记》等书说君主死亡时说“宫车晏驾”,是一个道理。皇帝上班要坐车,无有意外,车驾必须临朝,而车不出,没去上班,就是皇帝驾崩了。这是一种避讳的说法。因为直接说君主死了是不好的。
“己亦先受殃。”
说的是何进准备杀宦官,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反被宦官杀了。原因就是上句——犹豫不敢断。
史书记载只有大致过程和结果,何进谋诛宦官,——这里需要说明,何进的诛,就是杀光,而不是只杀一两个——但没成功,反被宦官杀了。而后,宦官张让等把皇帝挟持了。
即曹操说的——因狩执君王。
何进的同谋把宦官杀了很多,终于让他们所请的董卓趁势进京,占了皇宫。这人带着兵乱杀乱砍,在青海、西藏杀了很多人。他也杀了一批宦官,然后不想要这个小孩子皇帝,要立后来的汉献帝。当然,他后来成功了。毒杀了汉少帝,汉少帝那时14岁,这就是“白虹为贯日”。
袁绍又不服了,联合了十八州讨伐董卓。董卓直接把皇帝挟持到了长安,一把火把京城烧了。
这就是——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周、春秋战国时灭国,一般烧了社稷就算国灭。宗庙很重要,如果烧了,那等于基业亡了。董卓一把火烧得很惨,所以曹操说宗庙以燔(fan)丧。
以上的细节,都由《三国演义》补足了。
《三国演义》对于这段历史,演义得很有意思,必须说一下。
何进的密谋很快泄露了,因为他犹豫,且到处商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要杀人。张让等宦官当然不闲着。
何太后不同意杀宦官,何进当时有兵权,其实可以单干的,没必要找何太后,何太后自己本来就没靠山。即便太后不同意,也必造作谋划,有预案,但何进听了妹妹的话,退了出来。
这时候袁绍在宫外等着,一听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出了个坏主意,他说:“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
这实在是个坏主意。
首先,注意袁绍的用词,跟史书所述差不多,要“尽诛阉竖”。阉竖,就是宦官,阉,是被阉割,竖,即齐桓公的宦官竖刁,是个坏蛋,后来就代指坏宦官。
那也罢了,总不能所有宦官都是坏的吧?何进、袁绍要“尽诛”,都给杀光了,这谁听了不害怕,只要是宦官,听了都害怕,那不得拼命?难道等死?这是扩大了对立面。
其次,当时汉政府已经不能完全控制各州府,如果能控制,还会天下大乱吗?既然不能控制,你叫进来怎么办呢?那些人可是带着兵的,能不能驾驭?这是个问题。
但何进、袁绍不想这个问题,用曹操的话说,就是“知少而谋强”。太高看自己的了。
低估对手,高估自己,只能吃亏。
再其次,既然觉得可以蛮干,不在乎何太后,那就最初不要给何太后说,既然能带兵威胁,还商量个什么?即便要找何太后商量,那也得盘盘何太后的性格、经历,与自己的关系等等。自己人都搞不明白。何进跟妹妹商量之前,何进的弟弟就受了宦官的贿赂,在何太后面前说宦官的好话,他很聪明,也不说宦官有多好,他只说无端杀人,是取乱之道。
这些,何进完全不知道,还做着白日梦。
何进听完袁绍的馊主意,竟然说:“此计大妙!”
明明馊主意,他偏说是此计大妙。想都没想就说此计大妙。
然后准备发檄各镇,召兵进京师。执笔的是大才子陈琳,当时是主簿,他就不同意,他说:“不可!”
道理很简单,跟曹操诗里“沐猴而冠带”意思差不多。陈琳用的是俗语,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捂住眼睛抓燕雀,那是自欺欺人。连麻雀燕子这种小东西尚不能自以为聪明地去欺负,何况国家大事?
陈琳还给出了解决办法——
将军如今是皇帝的大舅,仗皇威,仗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这么大的力量,要杀几个宦官,如鼓洪炉而燎毛发耳——就像端着一盆大火去烧几根头发,容易的很。
最关键的是,应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
可见当时有识之士所见略同,曹操诗说何进犹豫不敢断,陈琳说要行权立断,说明这事儿就不能犹豫。
当时曹操也在场的,他先听陈琳说。
陈琳还说弊端,他认为外檄大臣,临犯京阙,很不好,因为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最终只能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不成,反生乱。
曹操鼓掌同意。
何进却说:“此懦夫之见也。”
反正何进的特点就是,正确的话,一句不听,馊主意,他认为此计大妙。真正的沐猴而冠带,知少而谋强。
后来还有侍御史郑泰说,董卓这人我了解,是个豺狼,引进京城,会吃人的。
何进反倒讥笑人家说:“汝多疑,不足以谋大事。”
卢植也劝,说董卓面善心狠,进京管不住的。
何进不听,郑泰、卢植干脆辞职不干了。
何进谋未定,张让等宦官却早知道了。准备先下手为强。
宦官们在长乐宫嘉德门内,埋伏刀斧手五十人。然后去找何太后诉苦,说:“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锤怜赐教。”
这话明白着问何太后的意见,首先说大将军“矫诏”,先告一状,其次求娘娘赐教,是看何太后的态度。
何太后茫然不觉,竟然说,你们去大将军府谢个罪,这事儿就过去了。
何太后也是自以为是,这二者已经水火不容,相互欲置对方于死地,怎么可能道个歉谢个罪就完事儿了?何况,这跟宦官们所谋不符,他们怎敢出宫?那不是送上门的死么。
于是宦官头子张让说:“若到相府,骨肉齑(jī)粉矣。望娘娘选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
这话很聪明,首先明白自己的情势,他们知道出去之后,会被何进捏成粉末,骨肉不存。齑,就是捣碎的姜、蒜,想想人的骨头和肉变成蒜泥,得有多惨。
所以,他们让何太后诏何进进宫劝劝,并且说,就算劝了不听,那么我们由娘娘发落。
这话很满足何太后自以为是的性格。
于是何太后喊哥哥何进进宫。
何进得诏旧王宫里跑。
陈琳说,别去啊,这肯定是十常侍(十个近帝宦官)的阴谋,进去找死啊!
何进说,切,我妹妹叫我,能有祸事?
袁绍劝,咱们密谋泄露,已经不是密谋了,还敢入宫?
曹操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先召十常侍出来,再入宫。”由此可见曹操遇见事情是有具体的解决办法的,不是生劝,这方法很管用其实,应该是最稳妥的办法,如果十常侍不出来,那就说明有问题,不进去就是了。
但何进大笑,说你们这些傻子,真是小儿之见,说的都是小孩子话,我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我如何?
这就是真正的知少而谋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以何进的逻辑,自己有点权有点钱,就以为要杀别人搞别人,别人是不会反抗的。
最后袁绍说,你如果一定要进去,我带一些兵保护着,以防不测。
于是袁绍和曹操各选精兵五千,由袁绍的弟弟袁术统领。一万人保护何进。
这袁术也很有意思,他全身披挂,全副武装,带着兵竟然在青琐门外排兵布阵。阵势很吓人,但终究不敢带兵入宫,因为带兵入宫,那是公然反叛。
袁绍和曹操哥俩带剑护送何进入宫,到了长乐宫门前,看门的说太后只让大将军一人进去。何进也不管,昂首挺胸,直挺进去。
没见过送死的人这么昂首挺胸,一副骄傲蛮狠的模样。
刚走到嘉德门前,张让、段珪等冲了出来,包围了何进。何进话都没说出来,被几个宦官一通责骂,最厉害的一句,是说你说我等是混蛋,世上还有好人吗?
然后大门一关,关门打狗,刀斧手尽出,把何进砍成两段。
《三国演义》写到这里还不忘了弄个小诗讽刺一下——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做三公。
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诗很直白,“无谋何进做三公”,其实就是曹操说的,“沐猴而冠带”,穿着三公冠服,人模狗样,但徒具人形。
最关键的是,何进死活不听人言——几番不听忠臣谏。
这是一切做事者的大忌。历史上凡是自以为是,不听人话的,都没好下场,项羽那么大本事,但就谁的话都不听,乌江自刎都不自悟。
这袁绍跟曹操在宫门外面等,好久不见何进出来。就大喊:“请将军上车。”
张让等把何进的头从墙上扔出来,说:“将军来啦。”(这句我编的,非三国的话)
还扬言要杀谋反者何进的余党,也就是袁绍曹操等。
袁绍可等到机会了,他们本来就带着兵来的,巴不得有借口,这时候就大喊:“没卵的谋杀大臣,大家都来杀坏人啊。”
袁术带着人在青琐门外放了一把火,袁绍、曹操之冲进去。见人就剁,都剁成肉泥。凡是见到没胡子的,看着像宦官的,都杀。宫中火光冲天。
段珪抓着何太后一起跑,被卢植吓走,何太后跳窗而出,幸亏卢植救了。评《三国演义》毛宗岗,很有意思,他说,“国舅逾墙,只剩一头;太后跳窗,得保全身。”这人太坏了。
连何进的弟弟,袁绍也没放过,都砍了。
袁绍又喊了一堆人,到处抓人杀,凡是跟十常侍有关的家属,不分老小,尽皆诛绝。街上拉住没胡子的,当作宦官杀,机灵一点,反应快的,脱裤子验证,来不及验证的,就被莫名其妙杀了。
袁绍此事做得很过分。
曹操做啥呢?《三国演义》也没在此时抹黑曹操,它写唯独曹操此时忙着救火,并且让何太后稳住局势,四处寻觅汉少帝。
汉少帝被张让劫持了。
这就是曹操写的,“因狩执君王”。
曹操追,张让跑。张让被逼急了,跳河死了。汉少帝跟弟弟陈留王吓得不敢出来,在河边乱草之中躲着,躲到四更,露水下来,又饿又冷,兄弟俩相抱痛哭,还怕人听见,只能吞声草莽之中。后来好不容易找到,准备回宫。
董卓来了。
这是个魔鬼。带兵入京,大权尽揽。他废了汉少帝,另立陈留王,那孩子更小,更容易控制。袁绍第一个不同意,他认为皇帝即位不久,也没过失,凭什么废,何况废嫡立庶,那就是谋反。
董卓大怒,他的逻辑很简单,天下事怎么办,我说了算,我说这样办,谁敢不从?你是不是觉得我手中的剑生锈了?
袁绍也拔剑,你剑利,我的剑何尝不利!
但没打起来,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悬节东门——把官印挂在东门——去了冀州。曹操也不满意董卓,来了个献刀计,要杀董卓,失败逃亡。
董卓在京城,没人管得住,废了汉少帝,汉少帝就当了五个月皇帝。立陈留王,只九岁的孩子为帝,即汉献帝。董卓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这就很不好了,汉之礼,比如皇帝宣董卓进殿,那就是——宣董卓觐见——直接喊名字就行了,但董卓不让喊名字,这叫赞拜不名。
入朝时,要小步快走,就像有些人见了领导那样,但董卓大摇大摆迈着八字步慢慢走,这叫入朝不趋。
何况还带剑穿鞋上殿,这更没规矩。汉代人不坐椅子,席地而坐,所以入座跟日本人有点像,要脱鞋。董卓这两样都不干,这叫剑履上殿。
何况他乱杀百姓,抢劫说成杀贼,还把头悬在车上耀武扬威,在城门外焚烧人头立威。夜宿龙床,宫女妃子随他睡。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段是,汉少帝被软禁,每日以泪洗面,有一天见到燕子成双飞,就作了一首诗。
诗也没啥,就是发泄心中怨愤。
结果董卓听闻,说这诗中有怨恨,这不是给我杀你的借口嘛。就把汉少帝给毒死了,把何太后扔下楼摔死了。
千古以来,都听说某某皇帝搞文字狱,谁知竟然还有皇帝因为文字之罪而死。《三国演义》这一节,写得很精彩,很有深意。
后来曹操、袁绍等纠合十八州兵来打董卓。
董卓怕了,派铁骑五千,把洛阳城中富豪全部抓了,当成反贼砍了,没收家产。然后赶羊一样赶着数百万百姓去长安,一把火把洛阳烧了。
这中间无辜百姓多少填了沟壑,多少死得不明不白。实在是可怜,所以曹操《薤露》诗的最后几句是——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百姓们一边哭一边赶路,颠沛流离,途中积尸盈路。
如此景象,看看洛阳城郭,谁能没有微子之伤。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这是曹操用典故,微子是殷纣王之兄,其实也不叫微子,微,是封国之名,子,是爵位。所以称“微子”。殷亡之后,微子后来路经古都,只见宫室倾颓,废墟之上都是荒草,真的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所以微子作歌凭吊故国。曹操是借微子而慨叹凭吊洛阳古都。
那么多百姓死了,那么多无辜的人命,或委尘土,或随流水,或填沟壑,还不值得挽歌慨叹么?所以曹操以《薤露》这个乐府古题,挽歌慨叹。
我们可以看看曹操那时的心境,他是为了百姓之苦而伤感慨叹、凭吊。他伤痛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危浅,而是伤痛百姓之生命危浅如薤露。这番悲悯很伟大,堪比杜甫《石壕吏》了。
而且其所写情景,低徊慨叹,愤怨填膺,却绝不不粉饰夸大,只是实实在在地写出来,很写实,不卖弄,曹操的文字都有这个特点,所以清代沈德潜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曹操还是个开创者呢。
那时候的曹操,眼望着洛阳废墟遗骸,低声哀唱着他的《薤露》,心情是很悲伤的了。
我们读了,也感到了那悲伤。
第4个回答  2022-03-09
东汉末年地方军阀董卓奉调入朝后实行的暴政。中平六年(189)汉灵帝死,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辅政。何进与贵族官僚袁绍合谋诛杀宦官,不顾朝臣反对私召凉州军阀董卓入京。后因谋泄,何进被宦官张让等所杀。袁绍带兵入宫,杀尽宦官,控制朝廷。随后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并领何进所属部曲,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吞其众,自己还诛杀大臣。由此势力大盛,得以据兵擅政。他废黜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献帝,并自任太尉领前将军事,更封为郿侯,进位相国。又逼走袁绍等人,独揽军政大权。董卓放纵士兵在洛阳城中大肆剽虏资物,淫掠妇女,以致人心恐慌,内外官僚朝不保夕。初平元年(190)袁绍联合关东各州郡兴兵声讨董卓。董卓见关东联军势盛,乃挟持献帝退往长安,临行把洛阳的金珠宝器、文物图书强行劫走,焚烧宫庙、官府和居家,并胁迫洛阳几百万居民一起西行,致使洛阳周围“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后汉书·董卓传》),室屋荡尽。次年,董卓又授意朝廷封他为太师,地位在诸侯王之上,车服仪饰拟于天子。他还拔擢亲信,广树党羽,宗族内外,并居列位,子孙年虽幼小,男皆封侯,女为邑君。又筑坞于郿(今陕西眉县东渭水北),号“万岁坞”,积谷可供 30 年。初平三年四月,司徒王允与董卓部将吕布合谋,终于刺杀董卓。百姓歌舞于道,“市酒肉相庆”。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听从贾诩的建议率兵攻入长安,赶走吕布,杀死王允,大肆报复,吏民死者万余人。随后李傕劫持献帝,郭汜扣留公卿大臣。不久,李傕为曹操所杀,郭汜也为其部将所杀。经过这场动乱,关中地区二三年“无复人迹”,社会生产遭到严重摧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