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延长产假至6个月,女职工为何喜忧参半?

如题所述

可面对这样政策不少女性却面露难色,担心这一旨在解除后顾之忧的好办法,执行中会不会打折扣,变成可望不可及的画饼,甚至适得其反,变相催生女性就业危机,加剧女职工权益“流产”;还有人担心,一味延长假期,女职工是否更难融入瞬息万变的职场,降低职业敏感性,与社会生活脱钩。

这几年,女性求职就业环境似乎越来越难,一方面要经历怀孕生产的不易,更多承担喂养抚育的重担,另一方面屡屡遭遇就业歧视和晋升天花板,无形中加剧了恐婚恐育的社会情绪。

这样的担忧,植根于真切的现实土壤。当代社会职场压力倍增,岗位竞争激烈。很多用人单位为了避免“性别亏损”,在招聘条件上层层设障,想方设法对女性求职者关上大门。网络上有不少人抱怨,延长产假、月经假等表面上的软福利越多,女性遭遇的职场歧视反而越重,用人单位愈发将女职工视为负担和麻烦。

扩展资料

破除女性群体有产假不敢休的怪圈的措施

首先,女性职工的生育成本,不宜全部转嫁在用人单位身上应由政府出面加大投入,优化生育保险等相关机制,为企业兜底,用真金白银的付出,鼓励生育养育观念的转变。

其次,想要搬走女性身上的“压力山大”,在“生育”政策上发力只是最后一环。只有积极消除男女职场不平等待遇,实现女性生育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对求职女性及重返职场的妈妈们给予更多的机遇和宽容,才是破解女职工“恐生”的关键。

最后,倡导更多男性参与抚养育儿,实现夫妻合休产假,避免“丧偶式育儿”,促进育儿责任的公平分配。别让养孩子变成女性一方的重担,面对产假延长的呼吁,女职工才不会再喜忧参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