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1、您好 [ nín hǎo ] 问候语,与“你好”同义,比“你好”更尊敬,一般用于句首。
例句:您好,请问我能帮您做些什么?

2、请[ qǐng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您~坐。~准时出席。

引用:毕淑敏《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你如果想把握光年的长度,请看银河;你如果想把握沧海桑田的长度,请看化石;你如果想把握一年的长度,请看麦田。
3、谢谢 [ xiè xie ] 对别人表示感谢。
引用:冰心《追念振铎》:“更请你多多替我们谢谢老太太,她的手艺真是高明!”
4、对不起 [ duì bu qǐ ] 对人有愧。常用为表示歉意的套语。亦用作带威胁口吻的话,表示将采取对对方不利的行动。
引用:管桦《女民警》:“ 王大夫 ,真是对不起您,这样大的风雪,黑更半夜把您惊动起来。”
5、再见 [ zài jiàn ] 临别套语。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
引用:萧红《手》:“并没有人和她去告别,也没有人和她说一声‘再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2

您好,谢谢,请,不客气,对不起,不用谢,再见,没关系等等。

具体分类如下:

1、初次见面说:您好

2、客人到来说:欢迎

3、求人解答用:请教

4、赞人见解用:高见

5、看望别人用:拜访

6、等候客人用:恭候

7、请人帮助说:请多关照

8、表示谦意说:对不起

9、麻烦别人说:拜托

10、与人分手说:再见

11、中途先走说:失陪了

12、表示答谢说:谢谢

13、表示礼让说:您先请

14、接受感谢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15、助人为乐说:我能帮您做什么

16、征求意见说:请指教

17、表示慰问说:给您添麻烦了。

18、见面问候语:老师您好;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

19、分手辞别语:再见;再会。

20、求助于人语:请问;请帮忙。

21、得到感谢语:别客气,不用谢。

22、打扰别人语:请原谅;对不起。

23、听到致歉语:不要紧;没关系。

24、接待来客语:请进;请坐;请喝茶;请慢用。

25、送别客人语:再见;慢走;欢迎再来。

26、无力助人语:抱歉;实在对不起;请原谅。

27、礼称别人语:同志;先生;老师;师傅;朋友。

28、提醒别人语:请您小心;请您注意;请您别着急。

29、提请等候语:请稍候(等)。

30、接打电话语:接:您好!我××× 请讲话。挂:谢谢,再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9

问候的语言:早晨好、您早、晚上好、晚安。

致谢的语言:谢谢您、多谢了、十分感谢。

拜托的语言:请多关照、承蒙关照、拜托。

慰问的语言:辛苦了、受累了、麻烦您了。

赞赏的语言:太好了、真棒、美极了。

谢罪的语言:对不起、实在抱歉、真过意不去、请原谅。

挂念的语言:身体好吗、怎么样、还好吧。

祝福的语言:祝您健康、祝您平安、您真福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是一个hello能代替的!

谢谢,对不起,这些是人际交往中最常用到的话语,包括亲密关系以及一般的社会人际关系(比如售货员,客服,陌生人等)。

亲密关系里,对这类礼貌用语的使用,如果把握不好度,则会带来不好的体验,甚至尴尬,这不舒服是指亲密关系的类型和程度与话语表达使用不相匹配。

举例:陌生电话来电你开头肯定说你好,很合理再正常不过了,可是如果你的妈妈或是老婆打电话来你也说【你好】,那就显得很见外了。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公司工作半年多了,老板每次见我都说 你好,我就有点不太舒服,跟老板也是几乎天天见面,我是有名字的,再说公司总共不超过10个人,老板不可能记不住我名字,但是每次都是用你好 跟我打招呼,弄得我十分纳闷,就算没什么深交,但也一起共事半年多了吧。后来我琢磨了琢磨,其实这种开头普遍用【你好】是种防御机制,老板每天要见不少陌生的客户,见陌生人用你好很正常吧,他只是说多了内化了,用你好开头至少不犯啥错误。

亲密关系中过度使用谢谢,对不起之类的话,也很有可能表明两人的关系并没有亲密到一定程度,一方还是以跟一般人打交道的方式与另一半互动。这是个信号。说明你们的关系没有亲密到你觉得的那种程度。双方还需要加深了解。

等到关系深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不使用此类通用的话术了,转而以特有的话语取而代之。比如,老婆给你做了一桌子好菜等你下班回家,你如果只扔一句【谢谢你】,你老婆肯定会气炸的。一般的人都会说【谢谢老婆,真是辛苦啦,做的真好吃】,或者是做一些亲昵的动作,比如亲吻拥抱之类的。但是餐厅服务员给你端上来满满一桌子菜,一般人也只是道声谢谢而已。就算会说谢谢之类的话,关系亲密的人会更具体的说事的,以表达感谢或是歉疚。

但是由于中国人性格含蓄而内敛,很多夫妻,朋友间,亲戚间很少使用谢谢,对不起,他们会觉得这样说很见外。关系好就不必说了。这种现象是在中国普遍存在的,大家也应当要理解,毕竟文化的进化要缓慢很多,中国不可能在百年里像欧美国家那样见面要亲要抱,thanks,sorry不离口。

这虽说正常,但也不能矫枉过正。人与人之间交往,特别是亲密关系里,还是多一些感谢感恩,多一些包容原谅,关系才会蓬勃健康的发展。有的人对陌生人很好很客气,对自己的亲人爱人就特别苛刻,这是不对的。
时常对和你很亲近的人表达感谢可以有效提升你们的关系,当然不要只是生硬的说【谢谢】,你可以换其他的合适表达方式,或者是用行动表达都可以。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当你真的伤害到了对方时,真心诚意的说声对不起,能很有效的化解你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别不好意思,你的真心与爱,对方可以从言语中体察出来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19
1.生活用语
见面语:“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请多关 照”等。
感谢语:“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感谢您的帮助”等。
打扰对方或向对方致歉:“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麻烦”、“请多包涵”等。
接受对方致谢致歉时:"别客气”、“不客气”“不用谢”、“没关系”、“请不要放在心上”等。
2.工作用语
请问您有什么事?
您放心,我会尽力做好这件事。
对不起,我打错电话了。
请帮我找×××同志好吗。
对不起,我打错电话了。
3.基本用语
欢迎"、"欢迎您"、"您好",用于客人来到餐厅时,迎宾人员使用。
"谢谢"、"谢谢您",用于客人为服务员的工作带来方便时,本着的态度说。
"请您稍侯"或"请您稍等一下",用于不能立刻为客人提供服务,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说。
"打扰一下"或"不好意思,打扰一下",用于因打扰客人或给客人带来不便,本着歉意的心情说。
礼貌用语,是指在语言交流中使用具有尊重与友好的词语。礼貌用语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友好关系的敲门砖。
第4个回答  2018-02-04
礼仪用语:日常礼貌用语

见面语
“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请多关照”等
感谢语
“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感谢您的帮助”等
致歉语
打扰对方或向对方致歉:“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等.接受对方致谢致歉时:“别客气”、“不用谢”、“没关系”、“请不要放在心上”等
告别语
“再见”、“欢迎再来”、“祝您一路顺风”、“请再来”等
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

仰慕已久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 自己住家说“寒舍”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没能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平安

初次见面应说:幸会 等候别人应说:恭候 请人帮忙应说:烦请

欢迎顾客应叫:光顾 好久不见应说:久违 中途先走应说:失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