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方便面在中国卖不动了?

如题所述

方便面为什么卖不动了?有人说消费升级,有人说渠道变革。里面的原因多种多样。《浪潮之巅》中吴军说过,一个公司最核心的就是其基因。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观点。而方便面今天的窘境,也来自于其二十年前成功的基因。

方便面最早进入中国是1986年。在我的记忆中,大概是1991年,就知道了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作为一家台湾企业,康师傅在中国的Marketing无疑是成功的。虽然仅仅比统一早15天来到中国大陆,但康师傅改良出了适合内地人口味的红烧牛肉面,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统一的鲜虾面。一度,康师傅在国内方便面市场的份额超过98%。红烧牛肉面至今依然是康师傅最经典,最受欢迎的一款产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面消费国。曾几何时,“方便面+火腿肠”,是绿皮火车南来北往乘客们的饮食“标配”,也是无数加班者的夜晚加餐,更是学生喜爱的零食搭配。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方便面市场增速明显,从178亿包增加到424.7亿包,然而从2011年开始,市场却进入了先增后减的态势,萎缩态势至今仍未终止。从2013年到2016年,方便面年销量从462.2亿包跌至385.2亿包。

是消费者吃不下更多的方便面了吗?显然不是,即便是市场顶峰时期,我国人均年方便面消费量尚不及40包。这个数字并不多,与我国国民饮食结构类似的韩国人和越南人,年消费量分别是72.8包和51.9包。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爱吃方便面,而韩国方便面需求和销量反而不断增长呢?如今,方便面被贴上了不健康、低端的标签,但是,导致方便面卖不动的原因,真的就这么简单?

方便面不再“最方便”:1.家乡越来越好,返乡工作的农民工可以自己下厨了。2.旅行越来越方便,不用泡面充饥了。3.外卖平台火了,美食又多又快。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认为,方便面销量下滑原因一是受近些年来“32小时还不能完全消化”等网络谣言中伤的影响,二是因为国内消费升级加快,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更加追求绿色、健康、营养的高品质生活,对产品的品牌、质量、外观以及口感都有更高的要求。

我们再看一组数字:1986年中国方便面平均售价0.35元/包。在我印象中,1991年的红烧牛肉面大概是1.5元。那时候人均可支配收入100元以下。今天方便面平均售价1.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2500元。红烧牛肉面的售价差不多4元。由于一开始两大台湾企业就是拼命通过价格战抢占市场,导致中国国内方便面市场一直处于低端产品为主的局面。过去20年,物价、人工、房租、原材料都暴涨。但是方便面价格没怎么涨,这反而说明了一个问题:方便面市场根本没有产品定价权。

中国消费者并不是不再爱吃方便面,中等收入消费者群体占比越来越高的市场也不是容不下方便面发展的空间。要知道,2017年1~11月,韩国泡面出口额高达3.46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加31.9%,而中国是韩国泡面的最大进口国,占比四分之一。去日本和韩国吃方便面,甚至代购方便面回国,已经是不少中国游客出境游的必备功课之一,这些方便面的口味更为丰富,配料种类也更多,各具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吃方便面不只是为了果腹,也是一种饮食享受,更是一种“方便面文化”体验。

方便面的魔咒,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不符合新时代的消费品慢慢陨落,就像那些充满我儿时记忆的消费品已经逐渐消失。而真正属于新人类,新时代的消费品会塑造一批新的千亿市值公司。品质和消费者体验一定是第一位的。过去人们为商品付费,未来人们会为服务付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方便面,一个曾经被作为快餐中性价比与口味兼具的食品,如今已被越来越多中国人抛弃,甚至很多超市都出现了方便面滞销的情形。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得不说与当前的大健康环境和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息息相关。

首先说,随着国人健康养生保健意识的提高,方便面作为十大垃圾食品之一,已被越来越多家庭列入黑名单。或者更通俗地讲,长期食用方便面一旦导致身体出现问题,承受病痛折磨不说,还要花费高昂的医疗费,甚至会因此拖垮整个家庭。

其次,方便面作为速食食品中的一种,从一开始问市的定位就是针对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实现短时间充饥果腹之需。然而互联网时代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速食的认知,大批外卖平台能在用户下单后的第一时间安排食物配送,不仅解决了“就餐迅速”的问题,更满足了人们“吃出健康”的诉求。

第三,随着微信应用的普及,有关方便面的负面报道充斥网络,人们在多次转载中强化了对于“方便面不能吃”的认知,也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们树立了健康饮食的思维。

综上,方便面这种食物已然不再适用于当下物质生活水平极大丰富的互联网时代,“卖不动”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如果亲也认同我的观点,欢迎点赞顶上去!


作者:王诗文 作家 中国情感理财小说第一人,著有畅销书《财与你相遇——最触动人心的情感理财故事》、《我懂你的理财焦虑》等。微信公众号:文宫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