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发动兵变时间根本原因?

如题所述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1][2]

中文名
西安事变
别名
双十二事变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25日
主要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结果
和平解决
热点关注
解读 张学良杨虎城都是“以下犯上” 为何蒋介石对他们一关一杀
张学良与宋美龄关系很好,宋美龄也在一定范围内保护了张学良的人身安全。张学良晚年时对史学家唐德刚承认:“我没死,完全是蒋夫人保的。”...
2018-06-06
事件背景
国际
1935年7、8月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代表会议,着重讨论有关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问题。[3]
1936年8月15日,共产国际致电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把蒋介石和日本侵略者等量齐观是不对的”,“不能同时顺利地既反对日本侵略者,又反对蒋介石的斗争”,“我们(指国际)觉得,你们(指中共)号召西南集团反蒋行动的声明是错误的”,要求中共与蒋介石就共同抗日进行和谈。[3]
国内
参考主词条: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广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利用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傀儡政权,导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4] [5] 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进入抗日战争的局部战争阶段。
1935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被毛泽东命名为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转移,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会师。[6]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王明等人根据共产国际会议精神的要求,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和中共中央名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7]
1935年10月1日,东北军在劳山战役中,王以哲的67军110师2个团和师部被歼,师长何立中战死,团长裴焕彩被俘。
1935年11月22日,东北军在直罗镇战役中,红军仅以800多人的伤亡就杀、伤、俘6000多东北军精锐109师的士兵。张学良部队的战局失利以及后来面对共产党的停战对峙,导致蒋介石亲自前往西安督战。
1935年12月9日中共在北平举行了大规模的大学生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获得全国民众积极响应,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国民政府巨大压力。[8]
1935年12月17日,中国共产党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1
张旭良发动兵变的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为了形成抗日统一战线而付出的努力。
第2个回答  2020-02-21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促进全国抗日的统一战线形成。
第3个回答  2020-02-2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变。逼蒋介石放弃内战,一致抗日
第4个回答  2020-03-30
1937年7月7日,国恨家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