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于秦火汉重兴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谷歌大帝指示此句出自天帝教
人生守则 廿字真言对於礼的解释
清虚师心.廿字诗心(二十四)------礼--(上)
诗作:涵静老人 诗解:洪静雯

节录
「厄於秦火汉重兴」,道出了「礼」的思想暨实践,随著中国文化的重大挫折与分化,跌入一个黝暗的低潮期。「秦火」,即是秦时的「焚书坑儒」事件。
  此一事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於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层面之影响,既深且广。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在李斯这番政治论争的背後,演变成一场古代典籍的浩劫。
  《隋书•牛弘传》曾载书厄有五,秦火焚书即其首。其云:「及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先王焚籍,扫地皆尽。本既先亡,从而颠覆。臣以图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徵数,此则书之一厄也。」,由是可知,古代典籍面对人间政治力的破坏时,几乎是毫无招架之力。
  钱穆认为秦火焚书的最大影响,是在於六国史记及《诗》《书》《礼》等六艺古文的流传,的确受到重大的破坏。载记古史古事的六国《史记》《诗》《书》《礼》六艺等,皆是士人获得知识的来源。
  当来源既然被禁焚而亡佚,相与讨论,又易犯「以古非今」的言论嫌疑,招致当道之迫害,则士人自绝於《诗》《书》《礼》以全身的作法,亦将成为乱世之中的不得已选择。於是典籍义理不再讨论,「六艺从此缺焉」乃成为信而有徵的古代史,相对地,礼学发展受到严重斲伤,秦火焚书实难辞其咎。
  秦火事件,窒息了人的思维,强化了专制主义,使秦朝的官僚系统趋向野蛮化,加速了秦的灭亡。「汉重兴」,说明礼学的重挫到了汉朝又重现生机。
  历史记载,刘邦建立西汉时,由於从他到大臣都出身低贱,未受过贵族礼节教育,更不懂皇宫礼仪,上下乱作一团,刘邦为此甚感忧虑。当时故秦博士、儒家传人叔孙通建议制定朝仪之礼,确实刷新了以往朝廷上杂咨无章的混乱局面,从而巩固西汉的皇权,区分君尊臣卑的等级序列。
  中期至汉武帝,开始推崇儒术,重用儒生,使儒学的政治地位急遽提高。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把儒学定为一尊。随著「天人感应」说的提出,礼学结合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从此儒家的礼学向著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礼教发展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