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有多少人口

如题所述

截止2019年12月,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上海市目前的总人口是2424.0万人(万人)。

上海市,简称沪,是中国4个直辖市之一,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共辖16个市辖区。

上海在科尔尼发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排名世界第19位,中国第3位。在2019年全球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暨百强城市排行榜中,上海排名世界第48位,中国第4位。2019年10月31日,上海入选首批5G商用城市名单。

扩展资料:

上海地形地貌: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点是位于金山区杭州湾的大金山岛,海拔为103.70米

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乌龟山)、佘山岛、小洋山岛等岩岛。

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长兴岛面积88.54平方公里,横沙岛面积55.74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6

2424.00万人(2018年)

上海市是中国4个直辖市之一,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界于东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之间,地处长江入海口,

东隔东中国海与韩国济州岛、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共辖16个市辖区。截止2019年6月,全市辖105个街道、107个镇、2个乡,合计214个乡级区划。

扩展资料;

1911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便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这个时期上海的租界作为“国中之国”,依然享受着种种特权,在经济、人口各方面都进一步加快了其发展的速度,从1912年开始至1936年可谓上海租界高度繁荣的一个阶段。

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区设上海特别市,归属中华民国行政院直辖。此时,上海从法律上正式脱离江苏管辖,成为独立的城市。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

之后,上海陆续发生了很多影响到中国命运的政治事件。特别是上海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上海历来具有开放性、包容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召开,毛泽东等13名中共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开创地——上海值得骄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6

截止到2020年1月6日,根据上海市最后一次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3.78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47.5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76.21万人。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7.4万人,出生率7.2‰;死亡13万人,死亡率5.4‰;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1.8‰。全年常住人口出生9.6万人,出生率6.6‰;死亡12.2万人,死亡率8.4‰;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1.8‰。

全市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3.63岁。其中,男81.25岁,女86.08岁。解放后进行了4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次1%抽样调查。

1953年7月1日,上海市常住人口6204.4万人,江苏省10个县常住人口285.97万人;1964年7月1日,上海市常住人口1081.7万人,1982年7月1日常住人口1185.97万人,1990年7月1日常住人口1334.19万人,10月1日抽样调查1%,1995年的结论是有1345.8万人。



扩展资料:

以前朝代的人口数据:

1、唐、宋、元代人口:

唐天宝十载(751年),华亭县立,约有19017户、90360人。唐末有12780户。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华亭县有主户54941、113143人。南宋绍熙年间,华亭县有户约97000。

2、明清人口:

明代开国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上海户与口始分别记录;是年,上海县有114326户、532803人。永乐十年(1412年),100924户、378428人。宣德七年(1432年),100358户、330498人。正统七年(1442年),100984户、319970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

参考资料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走进上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2-02
2006年3月17日
为了摸清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构成以及居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未来人口状况的发展趋势,为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本市于2005年11月1日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本市调查的样本量为53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在市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抽样调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工作。目前调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1778万人,与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37万人,增长8.35%;年平均增加27.4万人,年平均增长1.62%;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438万人,占24.63%。
二、自然变动
本市常住人口的出生数为12.39万人,出生率为7.04‰;死亡人口为10.7万人,死亡率为6.08‰;本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6‰。其中,本市户籍人口的出生率为6.08‰;死亡率为7.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6‰,连续第13年保持负增长。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893万人,占总人口的50.22%;女性为885万人,占总人口的49.78%。性别比为100.90(以女性为100)。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58万人,占总人口的8.88%;15-64岁的人口为1408万人,占总人口的79.1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2万人,占总人口的11.94%。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3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48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762万人,占总人口的99.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万人,占总人口的0.9%。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32万人,增长了8.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6万人,增长了60%。
六、受教育程度
全市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1719万人,其中,具有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8.78%,大专程度的人口占9.31%,高中程度的人口占24.84%,初中程度的人口占35.78%,小学程度的人口15.82%。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大学及以上程度人口的比重提高了3.34个百分点,大专比重提高了3.4个百分点,高中比重提高了0.95个百分点,初中比重减少了2.43个百分点,小学比重减少了3.83个百分点。
七、家庭户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62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67万人,集体户人口为11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6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14人。
八、城乡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584万人(注1),占总人口的89.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94万人,占总人口的10.91%。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9个百分点。
第4个回答  2009-02-05
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57万人,市区人口总数1221.04万,郊县人口235.96万人。男性占人口总数的50.4%,女性占49.6%。上海居民期望寿命为77.03岁。1997年末,上海全市总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1.1%。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59人,而市区每平方公里3854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