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黏度

如题所述

地层原油黏度反映原油在地层中的流动能力,同一套层系内的原油黏度相差太大,也会加重层间干扰。黏度研究模型仍采用前述的两层模型,分别在中高黏度、普通稠油和混合黏度的范围内保持1号层原油黏度不变,改变2号层原油黏度。具体方案及含水98%时的计算结果如表1-4所示。

表1-4 黏度影响方案设计及结果统计

续表

3种黏度变化范围内随高黏层(2号层)黏度变化的采出程度如图1-6,1-7,1-8所示,可以看出:①原油黏度跨越不同类型时,层间开采效果相差大。在稠油范围内,上下两层黏度相差60mPa·s时,采出程度相差22.40%;混合黏度类两层黏度相差55mPa·s时,采出程度相差达33.92%。②稠油油藏的采收率最低,分布于32%~38%,其余两种类型的采收率范围为36%~47%。③随黏度极差的增加,低黏层(1号层)开发效果基本不变或略变好,高黏层(2号层)开发效果逐渐变差。④对于中高黏度范围变化的油藏,当黏度极差大于5(低黏度层为2mPa·s,高黏度层为11mPa·s)后,整体开发效果变差幅度增加,因此,在层系重组时黏度极差最好控制在5以内;对于普通稠油范围内的油层,黏度极差控制在2(低黏度层为20mPa·s,高黏度层为44mPa·s)以内开发效果较好;对于混合黏度的油层,黏度极差控制在4(低黏度层为5mPa·s,高黏度层为21mPa·s)以内开发效果较好。

图1-6 中高黏油藏采出程度随黏度变化曲线

图1-7 普通稠油采出程度随原油黏度变化曲线

图1-8 混合黏度油藏采出程度随黏度变化曲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