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农村很火的“林下养鸡”,为啥近年来没人干了?

如题所述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经常会播放一些有关于农民致富的节目。这些节目有:野外养猪,稻田养鱼和林下养鸡等等。有很多农民都能坐下来认真的观看一期节目。农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养殖的技巧 后,有很多去尝试做这样的项目。

几年前,林下养鸡是个非常火热的项目,但是近几年已经没有多少农民愿意去做这个项目了。曾经很火热的事业,却没有人愿意去干了,这其中是不是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第一,从农民的收入上来讲。农民们做林下养鸡这个事业,也是为了能够创业增收。林下养鸡是利用杨树,柳树,松树或者果树等树木的林下资源,用来从事土鸡的散养项目。我们都知道,圈养的鸡是需要投喂大量的玉米面,稻糠,麦麸子等粮食作物。鸡吃得饱,能够长得又肥又大。而林地里的鸡,可以吃林下的昆虫,草叶,草籽等作为食物。林子里的昆虫,草叶和草籽资源也是有限的。鸡吃了这些并不能吃饱,还需要农户去投喂大量的粮食作物,以保证鸡正常的采食。鸡的采食量达到了才能长得又大又肥。这样一比较,林下养鸡也并不比圈养的鸡要省多少成本。权衡之下,很多农民们都放弃了林下养鸡这个项目。第二,从投入的劳动量上来看。我们都知道,鸡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动物,可以说鸡的活动量很大。在林地这种环境中,鸡是很容易跑丢的。为了防止鸡跑丢,需要每天都有人专门去看护。另外,也要防止小偷偷鸡。这样一比较,林地养鸡比圈养鸡还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力。权衡之下,农民们更不愿意去从事林地养鸡这个事业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林下养鸡对林地的环境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我们都知道,鸡粪是一种很好的肥料。但是,可能有的人并不知道,新鲜的鸡粪是不能做肥料的。能做肥料的鸡粪都是经过了一年的堆积发酵的。在农村把这种堆积好的鸡粪叫做熟鸡粪。新鲜的鸡粪腐蚀性很强,散落在林地里可以令草木不生。林地里养了一年的土鸡之后,第二年的草木生长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不会再像从前那般丰茂。

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真理。这个道理应用在农业上同样适用。农业上的项目,只有经过了实际的操作。才知道是否能够适合人们去做。在做一份事业之前,最好先做好事先的调查再去尝试,才能少走弯路,迈向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2

养殖业在农村一直是农民一个主营业务,很多农民选择从事养殖业,有养猪的、养鸡鸭的、养鱼类的,前几年,在农村,养鸡业很是火爆,农民养鸡也会得到政府的养殖补贴。



特别是一些新型的养殖方式,例如以前,有专家提出了“林下养鸡”这种新型的养鸡模式,所谓林下养鸡,就是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在林下饲养柴鸡。利用林下的草叶及昆虫资源养鸡,鸡粪便还可以为林木提供肥料。这种模式成本较低,养出的鸡更为绿色无公害,也建立起蛋鸡与果林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

以前农民刚接触到这种养殖模式的时候,觉得这种模式一举两得,成本低,挣钱多,于是就有很多农民纷纷投身“林下养鸡”行业,一度十分火爆。可是近年来,林下养鸡却没人干了,为啥?你们村还有人干吗?其实从事过林下养鸡的农民应该知道,虽然这种模式听起来不错,可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却难免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状况,正是这些问题,让人不愿意再从事。



首先,鸡的破坏力太惊人,没多长时间,林子可能就要“光秃秃”。特别是果林,鸡的破坏能力挺大,果林下养鸡,过不了多久,地上的草都要被鸡吃光,土地也会被踩得板结。鸡不仅会把林下吃得光秃秃,还会飞上树啄果子。这种状态下的果子,基本上品相都好不了,自然也卖不上啥价钱。其次,鸡粪便不仅不会起到促进作用,反而还会阻碍林木的生长。鸡粪便如果没有经过堆肥,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因此鸡粪便不仅不能作为肥料,甚至还会导致土壤板结。



最后,林子能提供的昆虫等鸡饲料远远不够,一只鸡每天需要消耗的饲料,光靠林子本身提供的远远不够,因此林下养鸡,农民依然要按照正常标准给鸡提供饲料。这样完全起不到任何降低成本的作用。反而是林子不好打扫,鸡会吃掉果子,还会增加人力成本,降低果林的经济价值。

第2个回答  2020-09-19

一、林下不适合养鸡。

不少人都说,有林子,有果园,在养鸡,鸡粪可以做为有机化肥,林子里的虫子小鸡也能吃,两全其美,鸡是纯土鸡,可以卖高价,林子里的果实也可以卖钱,别闹了,在林子下面养鸡试试,你树上还能有果子算你赢,那鸡飞到棚顶是怎么上去的你也不想想,林子底下没有阳光,小鸡也会生病,其实鸡的粪便如果没有经过处理对土壤是有害的,你还要处理鸡粪,还要给鸡买粮食,最后果子不丰收,小鸡病恹恹,所以林下养鸡根本就是骗人的。

二、不赚钱。

想在林子下面养鸡就要按照土鸡的方式养,不添加饲料,就喂粮食,那些小虫、小草鸡能吃多少,我在林子底下都不容易发现虫子,鸡就能找到吗?最后还是要喂粮食,这种鸡成熟慢,粮食吃的就多,每天溜达,鸡长的就小,根本就卖不上价格,去超市买只小鸡三十五十算高价了,谁会花一百多买你那个一斤二两的林下鸡呢?家里要是不为给孕妇煲个汤,我觉得这小鸡都卖不出去,我妈买了一次,一百五一只鸡炖了一盘子,还咬不动,吃肉食鸡惯了,这么纯天然的不适合我。

三、成熟时间长。

林下养鸡最长需要六到七个月的成熟期,最短也要五到六个月,东北不适合,因为夏天时间较短,九月份到十月份就会下雪,这么多小鸡还没长大就到冬天了,无处安放啊,而且东北已经全部封山,想批一块林子难上加难,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所以东北没有林下鸡,有也是骗你的,家养跟自家林下相结合而已。

四、鸡瘟不断。

今年鸡的价格也不是很好,所有养殖业好像都差不多,一年好三年坏,在碰上自然灾害,你想想能赚多少钱,我看那些林下养鸡的老板都开始做销售了,找老板帮助消库存,原来一百多一只现在也就五十块钱,成本高,价格低,最后跟养普通肉鸡是一样的,所以不赚钱谁养啊。

我觉得“林下养鸡”就跟“烧酒养猪”一样,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可以做,成本低,没有损耗,其实你没想过,酒平价销售,猪不吃酒糟,一样得买饲料,买粮食,最后猪的价格低,猪赔钱,一年到头能赚个生活费都算你运气好,在遇上百年一遇的非洲瘟猪,赚钱?不赔就不错了。

林下养鸡是个赚钱的买卖,可是你要看是什么林子,还要看鸡的品种,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什么资源多重利用,增加收入,成功的案例不少,但是未必适合你,首先要让鸡远离人群,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一片林子不能重复养鸡,一年养两茬,恢复林下生态,这么一算林下养鸡是不是赚的不多还麻烦,所以养的人渐渐少了。

第3个回答  2020-09-17

现在人们都注重生态养生,买鸡也喜欢找家养的土鸡。林下养鸡指的是在果园里养鸡,利用果园的空间环境,养在果园里的鸡,会吃一些害虫和杂草,鸡的运动量大了,鸡肉更加紧实,而且鸡的排泄物是很好的农家肥对果树的生长有利的,果子又多又大。这种养殖模式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但是近几年却不火了,原因是各方面的。

在果园里养鸡,看似地方宽敞,但是我们忽略了鸡的破坏力。鸡是杂食性动物,不仅吃地里的草和虫子,也会吃一些果子。鸡的爪子跟嘴巴都很尖,会对果子造成损坏,而且鸡也会乱跑,如果没有控制好养殖密度,有鸡活动的地方就会变得光秃秃的,别说果实丰收了,果实上面也会坑坑洼洼的,影响了果实的产量和品相,对果农而言并非好事。

鸡的粪便虽然对果树的生长有利,但是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果树种植用的农家肥都是经过发酵的,可是林下养鸡,鸡的粪便到处都是,并未进行发酵,直接排放在果园里,不仅会影响果树的生长还有可能导致土壤的板结,降低果园的经济效益。林下养鸡虽然看似节省了成本,但是鸡的生长要比畜养的慢,养殖周期更长,不利于经济效益。而且林下养鸡,不利于鸡的管理,鸡很容易生病,死亡率更高,可能会造成更大损失。

林下养鸡符合生态环境,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土鸡价格虽然高,但是如果这样养的话,风险不可预料。跟养鸡场养鸡相比,要投入更多的人工,而且降低了果农的经济价值,非常不划算。所以由此可见理想形态要跟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大效益。

第4个回答  2020-09-17

一些专家提出了一种在林下养鸡的新模式。所谓“林下养鸡”,就是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的优势,在林下饲养柴鸡。鸡粪也可以用来为树木提供肥料。该模式成本较低,养鸡更加绿色无污染,建立了蛋鸡与果林相互促进、互利互惠的良性循环。

过去,当农民第一次接触这种耕作方式时,他们觉得这种耕作方式一石二鸟,低成本,多花钱。很多农民加入了曾经非常受欢迎的“林下养鸡”行业。但近年来,森林里没人养鸡。为什么?你们村子里还有什么?事实上,从事林下养鸡的农民应该知道,虽然这种模式听起来不错,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情况。正是这些问题让人们不愿再这样做。


首先,鸡的破坏力是如此惊人,以至于森林不久可能“光秃秃的”。尤其是在果林中,鸡的危害能力很大。鸡是在果林下饲养的。很快,地上的草就会被鸡吃掉,土地也会被践踏。小鸡不仅会在林下裸食,还会飞到树上啄食水果。在这种状态下,水果基本上质量很好,自然不能以任何价格出售。其次,鸡粪不仅会促进树木生长,还会阻碍树木生长。如果鸡粪不堆肥,就不能直接使用,所以鸡粪不能用作肥料,甚至导致土壤硬化。


最后,没有足够的饲料养鸡,例如森林可以提供的昆虫。一只鸡每天需要消耗的饲料,仅仅靠森林本身是不够的。因此,在林下养鸡时,农户仍需按正常标准提供鸡饲料。这根本不会降低成本。相反,如果森林不易清理,鸡就会吃水果,增加人工成本,降低果林的经济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