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水是什么?

6月2日,遭遇特大暴雨袭击的广东省阳江市抢救被困人员495人。受近期强盛的西南季风影响,“龙舟水”3日将继续影响广东,清远

龙舟水, 又称端阳水、龙降水、端午水等,是华南地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和广西、福建、海南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当龙舟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这是“龙舟水”得名的原因之一。

龙舟水文化

除了为端午的龙舟赛做准备,龙舟水还被很多长辈认为是好兆头,你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吗?
因为仲夏天气炎热,“龙舟水”起到降温作用。同时,端午节浸龙舟水是华南地区的传统节庆习俗。而龙舟寓意吉祥,人们将龙舟划过的水称为“大吉水”。
不少人趁着看龙舟之际洗个脸,沾沾龙舟大吉水的运气,因为在广东地区素来有龙舟水可以辟邪之意,因而除龙舟外,龙舟水也是一项重要的端午文化。
想不到下雨也可以有这么多的学问,除了以上这些,龙舟水和普通降雨不同的是龙舟水一般具有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累积雨量大、影响面积广的特点。
今年华南前汛期异常偏早,入汛以来雨水明显偏多,需要特别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涝和地质灾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3
龙舟水是一个节气的意思。是在每年的端阳节五月。初五左右。由于天气原因。海洋气候漩涡。暖湿气流的。变化。形成了。瞬间的暴雨。主要是在这个时间段。在我国广东,今年。就发生了这样的烘在。
第2个回答  2020-06-10
气象上将每年5月21日至6月20日之间的降水,称为“龙舟水”。进入5月下旬,随着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我国水汽条件得到改善,华南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增加。中国天气网大数据显示,整个“龙舟水”期间,我国华南大部的旬平均降水量均在50毫米以上,广东大部甚至能达到100毫米以上。

从华南地区主要省会级城市2000年至2019年的逐旬平均降水量也可以看出,4月进入前汛期以后,各地降水量开始增加,到了“龙舟水”期间,降水量普遍达到前汛期的鼎盛阶段。像广州、福州一年之中单旬平均降水量的冠军都出现在“龙舟水”期间。

“龙舟水”的强度同样不容小觑。以广州为例,1951年至2019年这69年间,广州共出现过95个大暴雨及以上的强降雨日,而这其中有25个出现在“龙舟水”期间,超过了四分之一。

“龙舟水”年代际变化大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多

中国天气网大数据显示,华南地区的龙舟水有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但不同区域特点也不尽相同。广州上个世纪50年代龙舟水最多,之后呈现出略减少的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转为略增多的趋势。南宁的龙舟水在上世纪60年代最多,70年代明显减少,之后逐渐增多,但最近十年又有略下降的趋势。

“龙舟水”为何来势汹汹?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南海夏季风爆发,暖湿气流沿着副热带高压的外围,源源不断地进入到我国南方。而这个时候,往往北方还会经常有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在华南这一带交汇,就容易形成长时间的强降水。

此外,地形也是重要因素。广东“龙舟水”有3个中心,分别是粤东沿海的海丰-陆丰-汕尾一带、中部的龙门-佛岗-清远一带以及粤西沿海的恩平-阳江-上川岛一带。这3个中心均位于广东主要山脉(莲花山脉、南岭山脉、云开大山)的南坡,也就是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因此很容易产生地形雨。[1]

5月下旬华南大部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报,5月下旬(5月21-31日),华南大部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局地累计降雨量可能超过200毫米。强降雨过程主要有两轮,分别为21-22日和24-26日。

专家提醒,未来一段时候华南地区降雨频繁,当地公众需注意防范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外出时要注意防雷避雨,警惕雷暴大风、冰雹等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不过,“龙舟水”也并非“百害而无一利”。滔滔的“龙舟水”是各地龙舟比赛能够顺利举行的重要前提,它也是华南地区龙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像消暑降温、净化空气、增加水库蓄水等也都是它的优点。
第3个回答  2020-06-10
龙舟水, 又称端阳水、龙降水、发龙水、端午水等,是我国华南地区端午节前后的一种奇特自然现象。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黄赤交角处的广东、广西、福建一带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人们将这期间的强降水称之为“龙舟水”,认为龙舟水是“大吉水”。[1][2]
龙舟水,发生在小满至夏至期间。在自然天象上,正是苍龙七宿飞升正南中天之时,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易经·乾卦》爻辞中所言的“龙”,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的阐发。在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与雨是联系在一起的,龙飞天上,行云布雨。在小满至夏至这期间,我国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当龙舟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3][4][5]
中文名
龙舟水
外文名
The dragon boat water
时间
端午节前后
分布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
形成原因
冷暖空气交汇及西南季风
快速
导航
气象成因
民俗文化
龙舟水,发生在小满至夏至期间。在自然天象上,这期间二十八宿中的苍龙七宿运行至正南中天方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易经·乾卦》爻辞中所言的“龙”,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的阐发。仲夏午月端,苍龙飞升于天。在民间信俗中,龙与雨是联系在一起的,龙飞天上,行云布雨。这期间的强降水使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也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民间将端午节前后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之为龙舟水或端阳水、龙降水、发龙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3][6][2][5][4]
为便于统计,气象部门一般将每年公历5月21日(小满前后)至6月20日(夏至前后)的降水称为“龙舟水”。这期间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和广西,福建,海南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由于此时正值端午节龙舟竞渡之时,所以称之为“龙舟水”。就水文方面而言,华南地区每年4月以后,已经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前汛期,雨水明显增多,江河水位已经较高。如果恰好遇到“龙舟水”或台风风暴潮,在两者的共同影响下,江河排水速度大大减缓,甚至发生海潮倒灌现象。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1][3][2]
仲夏天气炎热,“龙舟舟水”起到降温作用,带来清凉。端午节浸龙舟水是华南地区的传统节庆习俗。按照传统的说法,“龙舟水”有辟邪的作用,洗“龙舟水”能去晦气、带来吉祥。不少人趁着看龙舟之际洗个脸,沾沾龙舟大吉水的运气,不少人把这个洗脸当成一项重要的仪式,因为在广东地区素来有龙舟水可以辟邪之意,因而除龙舟外,龙舟水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之一。[7][8][4][9]
气象成因
龙舟舟水,是一种影响华南等地的强降水现象,其成因十分复杂。普遍上认为“龙舟水”的成因与南海冬夏季风的交替有关。从时间方面来看,端午节前后正是华南地区天气变化最为复杂的时期。南海夏季风一般于5月中旬爆发,西南暖湿气流推进到华南产生季风对流降水。每年进入5月之后,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势力不断加强,南岭山脉以南地区气温已逐渐升高,天气转热,但冷空气并未向北撤退,北方冷空气对华南“依依不舍”,冷暖空气交汇造成锋面降水。因此在季风降水和锋面降水的共同影响下,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广东往往会出现大而集中的降水,即“龙舟水”。“[3]
第4个回答  2020-06-10

受强降水影响,预计北江可能出现一场量级在7000至9000立方米/秒左右的常遇洪水。北江中上游武江、凌江、连江、黄桥水、水边河;东江上游浰江、大席河,韩江上游琴江、五华河、石窟河,珠三角中北部增江、流溪河、西福河等河流将出现一次2到5米左右的涨水过程。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现超警或5到10年一遇的洪水。

水利专家指出,广东在经历第一波“龙舟水”后,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江河、水库水位较高。而第二波“龙舟水”降雨落区与第一波“龙舟水”高度重叠,且局部雨强大,因此致灾风险很高,受影响地区容易发生城乡内涝、山洪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等各种次生灾害,各地务必高度重视,严密防范。

广东省水利厅要求,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摸排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处理。要加强水库、电站、水闸等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管理,逐宗落实“三个防汛责任人”,严格水库汛限水位监管,强化预排预泄措施。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设施的调度管理,尽力减少灾害风险,同时成立山洪灾害预警工作专班,检查维护山洪灾害预警平台、网络、监测设施,严格落实监测预警市级监督、县级处置、乡镇传递到责任单位和村组的工作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全覆盖、无盲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