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当年忠贞为国愁的全文、翻译及赏析

如题所述

当年忠贞为国愁全文翻译:

当年对国家忠心耿耿,整日为祖国忧愁,什么时候怕过死亡?

现在,国家已经安定,但是要依靠谁来守护呢?

还没有建功立业,身体就已经疲倦,鬓发已经白了。

我们怎么能把多年的愿望付诸东流呢?


当年忠贞为国愁原文:

出处:

《诉衷情》毛泽东

毛泽东一首不到50字的诗,为何让人泪流不止?

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写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诉衷情》。

当年忠贞为国愁,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岁时写给周总理的。

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周总理也身患癌症,卧床不起。毛主席已经预感到,革命将发生曲折,他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夙愿将要“付与东流”。他问自己,也问周总理,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究竟“靠谁守”?这首词,字数虽然不多,但情感真挚,读来沧桑心碎,令人潸然泪下。

然而想想我国近些年的状态,危机重重,民 生问题、腐 败问题额重重,也能知道毛主席的远虑是正确的。


诉衷情词牌介绍:

词牌名,又名“桃花水”“诉衷情令”“渔父家风”等。以温庭筠《诉衷情·莺语》为正体,该词为单调三十三字,十一句五仄韵六平韵。另有三十三字九句六平韵两仄韵,三十七字九句六平韵两仄韵,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四句四平韵,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等。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