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孩子和月嫂睡还是和妈妈睡好

如题所述

美美还有1个月就到预产期了,请好了一个朋友推荐的很专业的月嫂。可美美现在有个纠结的事:
坐月子时,晚上宝宝到底是和我睡呢?还是和月嫂睡呢?
如果宝宝和月嫂一起睡,晚上喂奶抱来抱去的也麻烦,还吵得老公也没法好好睡。可是一想到和月嫂一起带宝宝睡,又不太习惯跟陌生的阿姨同床,而且老公不在身边也总是不方便,老公可以随时帮我倒个水啊、扶我起床啊、揉揉腿啊、说说话什么的。宝宝到底和谁睡好,纠结中……
我生女儿的时候,在月子里,女儿晚上都是和我、老公一起睡的。我没有请月嫂哈,是婆婆和我妈一起来照顾我的。
我是喂母乳的,女儿和我睡,吃母乳也方便。我和老公分工合作,我负责喂奶,老公负责给女儿换尿不湿之类的。
因此在整个月子里,有了老公、婆婆和我妈的帮忙,我几乎没觉得累。虽然一夜需要起来好几次给女儿喂奶,睡眠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养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很辛苦的事,看着孩子日益长大,再辛苦也觉得值得。
一、 宝宝和妈妈睡还是和月嫂睡?
· 坚持让女儿独立带孩子
这个困扰很多妈妈的问题,李玫瑾教授给出了她的经验,李玫瑾教授说自己女儿生孩子那会儿,也想请个月嫂照顾,
李玫瑾教授对女儿说:"你别请月嫂,我来照顾你,你照顾孩子。"
李玫瑾教授坚持让女儿独立带孩子。
李玫瑾教授表示:
实际上孩子从出生起,他已经对妈妈的气味有些记忆了,孩子就会依恋"妈妈味道",这是孩子最初的感觉。
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从感觉到知觉、到记忆、到思维,孩子这个过程中最早发育的就是感觉。
· 睡觉"排气味"
而睡觉的时候,是我们人体"排气味"的最主要时间。
如果把宝宝交给月嫂,晚上宝宝和月嫂一起睡,宝宝依恋到的是"月嫂味道",而不是"妈妈味道"。所以,宝宝跟妈妈睡和跟月嫂睡差别真得很大的。
老天还有一个设计,孩子生下来脖子是软的,所以在给孩子喂奶时,都要把孩子的头托在妈妈的胳膊上,看似是为了让孩子吃,
实际上会让妈妈的鼻子和嘴正对着孩子的脸,妈妈每天给孩子喂奶、哄他睡觉,妈妈鼻子和嘴巴里的味道使孩子一直闻着,这就是"妈妈的味道",
当孩子到半岁后开始认人时,别人抱都不愿意,就是孩子没有感觉到"妈妈的味道"。
· 孩子对我认生让我很伤心
央视主持人王小骞说女儿出生后,因为是早产儿,为了给女儿最有营养的母乳,自己集中精力当"奶牛",没有亲力亲为带女儿,女儿几乎都让月嫂带。
等女儿到了4个多月时,王小骞发现女儿开始认生了,不认自己和老公了,只认月嫂,
心里特别受刺激,很受伤。后来在王小骞不停地咨询专家,才了解到:这个月嫂是很有经验的,月嫂排斥我跟孩子接触,经常让我休息,她怕自己不好带了,这是一个小心理,为了工作上的方便。
简单一句话,孩子跟谁睡,孩子就是谁的。
二、 依恋感培养
依恋感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他将依恋描述为"人与人之间持久的心理联系"。
其实,说来说去,
就是宝宝与妈妈的依恋感没培养到位,
宝宝需要父母的爱,需要父母迟早和宝宝建立联系,通过培养依恋感,宝宝才可以得到安全感,才不会不认妈妈。
大量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是依恋感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
婴儿依恋:
是婴儿与其主要照顾者(通常是妈妈)形成的深层情感联系。这是一种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久,并引导宝宝在妈妈的照顾下得到快乐、安全和舒适。当妈妈不在时,宝宝会感到痛苦、不安,大哭。
在月子里,尽管宝宝对特定护理人员几乎没有可观察到的偏好,但在这段时间内,照顾者对宝宝的温暖,敏感和可靠的反应为发展的依恋感关系奠定了基础。
三、 如何促进和宝宝的依恋感
经常触摸宝宝宝宝:
试着轻轻摇晃宝宝,或者当给宝宝换尿布或洗澡时轻轻抚摸他。
回应哭泣:
妈妈可能并不能够说出为什么宝宝在哭。但通过回应,妈妈能帮助宝宝感到安全,千万不要任由宝宝哭。
抱着宝宝:
当妈妈抱着宝宝时,使宝宝的头部和颈部得到支撑,使宝宝重现了在妈妈子宫里安全的感觉。
每天与宝宝交谈:
妈妈尽可能经常地用舒缓、安心的语调与宝宝交谈,随便说什么都可以,这有助于宝宝学会识别妈妈的声音。
与宝宝建立最初的依恋感,早在出生前几个月就已经开始。
仔细想想,最了解宝宝生长过程的,莫过于爸爸妈妈,而宝宝熟悉爸爸妈妈的声音、喜欢爸爸妈妈的味道,这些都是他进入这个陌生世界时,最需要也最有效的慰藉和鼓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