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户部侍郎是几品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17
户部侍郎在明代属于正三品官职,而在清代则属于从二品官职。
户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的官制,其中的地官是它的前身。汉成帝时期设立了尚书五人,其中的民曹负责处理吏人上书的事务,同时也承担了工官的职责。三国魏时期设置了左民尚书,主要负责财政事务。晋初撤销了这个职位,但在太康年间又重新设置,惠帝时期则增加了右民尚书的职位。东晋和南朝的宋、齐都设有左民尚书,梁、陈时期则改称为左户尚书,这些职位都负责户籍管理,并且兼管工官事务。北朝的北魏和北齐设有度支尚书,承担左民、左户的职责。后周则依照《周官》设置了地官府大司徒卿。隋初称度支部,开皇三年改为民部。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将民部改为户部,高宗显庆元年改为度支,龙朔二年改为司元,咸亨元年又恢复为户部。光宅元年改为地官,神龙元年又恢复原名,此后的历代都沿用了这个称呼。
官职品级如下:
1. 正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武职外官:无。
2. 从一品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督察院左右督御史。文职外官:无。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3. 正二品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文职外官:各省总督。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4. 从二品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武职京官:散秩大臣。武职外官:副将。
以上内容参考了百度百科关于户部侍郎的词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