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拔河比赛简单游戏规则:每班派15位妈妈,15个孩子,比赛的开始和结束要以裁判的哨声为准,先将红绳垂直线拉过己方划定的线的队伍为胜方队伍。
拔河比赛规则
一、比赛场地:拔河道为比赛地上画3条直线,每条线之间的间隔为2米,居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除了相关参赛人员和裁判以为,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比赛场地
二、比赛方法:比赛采取五局三胜制。
拔河比赛: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粗绳以比较力量的对抗性体育娱乐活动。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牵钩”就是早期的拔河运动,由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拔河主要用以训练兵卒在作战时钩拉或强拒的能力,后来被水乡渔民仿效,成为一项民间体育娱乐活动。
拔河技巧:
拔河之自由体图(你的身体的姿势)
假设上图为一平衡的情况下,作用力于重心(CG)的力为重力(Fcg),地面反作用力的水平与垂直分力分别为(Gh)与(Gv);绳子反作用力的水平与垂直分力分别为(Ph)与(Pv)。
倾倒力矩与回复力矩
假设在拔河时之支点位于足部压力中心处,若要让身体达到平衡必须具备下列二个条件:
一为合力为零,亦即图一中的重力(Fcg)等于地面垂直反作用力(Gv)与拔河绳上垂直分力(Pv)的和,其公式是Fcg=Gv+Pv;
二为合力矩为零,亦即透过握绳处至足部支点所产生的倾倒力矩要等于由重力至足部支点所产生的回复力矩。
摩擦力
于现代室内拔河比赛中,选手穿著利于比赛的专用拔河鞋,其最主要的著眼点是专用拔河鞋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在相同的垂直作用立下,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如此较有利于姿势的稳定与平衡。
一训练有素之一流队伍对拔河鞋底及拔河道表面的洁净都非常注意,其原因在于两者表面的不洁是造成摩擦系数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重心至足部支点与地面的夹角愈小,所获得的水平分力最大,但垂直分力也愈小,若垂直分力所造成的摩擦力小于对方之拉力时,将产生不利的滑动现象。
如重心至足部之点与地面的夹角角度较大时,回复力矩小于倾倒力矩,虽不易滑动,但因回复力矩的减小容易发生体轴向前倾倒的现象,这对比赛亦是不利的。
合力
经由研究数据发现,若有两位各能产生80公斤重(KGW)水平拉力的选手,以串联的方式测量其总拉力,所得之合力值要小于两位选手之水平拉力的和160公斤重(KGW),其原因在于两人以串联方式来拉的情况下,合力会有所消耗,这种现象在多人的情况下更明显。
因此教练在安排选手位置及选手施力方向的指导需要注意到合力的因素。施力需施在有利的方向上及时间点上,方能对我方有利,否则纵使具备有极大的肌力,若不能在相同的时间脉动时配合施以有效的水平方向上的力,也是不具意义的,甚至要再产生一力来平衡此多馀的力。
因此参赛的八位选手若在产生作用力的时间上能够一致,以在单位时间内便可产生较大的冲量(作用力合力F×作用时间T),给予对方较大的破坏性。
基本力学模式
经由运动学研究,拔河运\动是透过身体三组重要的关节组合运作的槓杆作用型态(图二),一为腿瞪力的膝关节(β),其最佳角度介于110度至160度间;二为躯干张力的髋关节(γ),其最佳角度介于90度至120度间;三为足部支点与地面的夹角(α),其最佳角度介于40度至60度之间。
亲子拔河比赛简单游戏规则:每班派30位妈妈,30个孩子,比赛以哨声为准,先将红绳垂直线拉过己方为胜。
拔河比赛规则
一、比赛场地:拔河道为地上画3条直线,间隔为2米,居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除参赛队领队、监督员、选手以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拔河道。
二、比赛方法: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
扩展资料:
拔河比赛技巧
准备姿势
1、握绳:双手手心要向上 ;
2、拉绳:绳要从腋下过 ;
3、脚尖必须在膝盖之前,而且在拔河令出之前全身应伸展拉直
站姿
不要怕摔倒,全体人尽量向后倾斜!半蹲,马步,重心向后压。重心一定要低,集体往后仰。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将腹或者髋挺出前面,眼睛看天。
排序
不要按力气大小,按体重,从绳子末端到最前线,依次由重到轻排列。注意拉开距离以防踩踏。不要把胳膊累伤了却忽视了脚和腿,下身一定要站得稳!前面的力量大点,尾巴上重量大的
握绳
比赛前绳子拉到最直,一定要! 否则后面的人再用力,绳子是弯的,力就中和了。所有人的力都要向正后,否则一部分力会被自己人的力抵消,事倍功半。两个手相隔20cm,要视个人臂长而定。
注意:右撇子右手在后,左撇子左手在后。用力会更方便!帮忙喊号子的同学叫“1-2- 1-2”,1要稳住,2要使劲拉,叫的节奏应该是一开始叫得慢些,越到后面叫得越快。
拔河运动
作为一项简单易行的团体运动,拔河在1912年至1920年曾贵为奥运项目。
当时拔河的规则很简单,每队8人对抗,并被列为田径项目之一。在举行过的5届奥运拔河赛中,丹麦瑞典联队、美国队、英国队、瑞典队和英国队先后夺冠。
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后,由于缺乏更好的比赛条件,加之比赛用鞋、队员体重等多方面规则存在各种争议,拔河就此被排除出了奥运会。
2002年,国际拔河联盟(TWIF)正式加入国际奥委会,这些年来一直以拔河回归奥运作为努力的目标。
从2014年开始,日本与韩国的拔河联盟就在争取拔河重返奥运大家庭的宣传。他们在申请书中指出,拔河可以让更多民间非职业选手登上奥运舞台,而考虑到规则相对简单,又是众多选手参加的团队运动,加上决出胜负时间并不长以及利于电视转播等因素,拔河值得回归奥运赛场。
2014年3月,韩国与越南、柬埔寨、菲律宾联合为“拔河比赛和仪式”申遗。
2015年11月,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委员会执行附属机构给出了“补充信息”的意见,认为需要完善相关说明,这意味着只有一半把握入选,但上述四国有关人士共同努力,最终使“拔河比赛和仪式”申遗成功。
2015年12月,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一起申请的拔河(Tugging rituals and games)成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拔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