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

释义:周鼎上有窃曲纹,形状很长,上下弯曲,以此可见物极必反的害处。

窃曲。周代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又称窃曲纹、穷则曲。是一种适应装饰部位要求而变形的动物纹样,是动物的简化和抽象化。周代打破了商代以来,以直线为主的装饰特点,也打破了对称格式。一般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图案,中间常填以目形纹,但又未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因而形成直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

极。尽,达到顶点。如《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宋·朱熹《近思录》引宋·程颐曰:“如《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无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

败。败,毁也。—— 《说文

原文:“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曰:“善”,以为造父不过也,使之钩百而少及焉。颜阖入见。庄公曰:“子遇东野稷乎?”对曰:“然。臣遇之。其马必败。”庄公曰:“将何败?”少顷,东野之马败而至。庄公召颜阖而问之曰:“子何以知其败也?”颜阖对曰:“夫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造父之御,无以过焉。乡臣遇之,犹求其马,臣是以知其败也。”故乱国之使其民,不论人之性,不反人之情,烦为教而过不识,数为令而非不从,巨为危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民进则欲其赏,退则畏其罪。知其能力之不足也,则以为继矣。以为继知,则上又从而罪之,是以罪召罪,上下之相雠也,由是起矣。故礼烦则不庄,业烦则无功,令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桀、纣之禁,不可胜数,故民因而身为戮,极也,不能用威适。子阳极也好严,有过而折弓者,恐必死,遂应猘狗而弑子阳,极也。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吕氏春秋·适威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4
出自《吕氏春秋·适威篇》:“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貌似是对商周时期的青铜鼎的外观叙述。大概意思是说,商周青铜器上有“窃曲纹”——以卷曲的细长纹组成带状装饰,施于器物口沿下等部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