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孔竖笛怎么吹

比如高音3和中音3,高音2和低音2等等等等所有那些要怎么掌握....(最好有图)

1、头平视,笛子和身体垂直与胸呈小于45°角,手指自然弯曲,用两只手中间的3个手指头(指腹)来按相应的笛孔,大拇指在内侧夹住笛身,起支撑、稳定作用;小拇指可自然轻轻弯曲翘起(兰花指)。

2、六孔竖笛最基本的指法:

如下图所示,实心圈为闭孔(吹奏时,手指的指腹要将孔全部按住,否则会漏风,吹出的音就不准了),空心圈为开孔(手指放开)。

3、不管是站着演奏还是坐着演奏,背要直,胳膊要抬起来,切莫不可夹着两只胳膊,不可含首含胸。 若是整体姿势不对,不光是影响美观,更是会影响吹奏时的气息及吹奏效果。

4 、吹低音时要缓吹,吹高音时要急(速)吹,吹中音时不急不缓、徐徐吹奏。拿好竖笛,按照上面的指法图进行音阶练习,吹奏出最简单的7个中音音符:do,re, mi, fa, sou, la, xi.

扩展资料:

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它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十六至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竖笛音色优美圆润,是欧洲重要的管乐器,也是巴洛克时代的标准独奏乐器。

竖笛通常是八孔的,为系列乐器,常用于演奏的有五种,分别是超高音笛(Sopranino)、高音笛(Soprano或Descant)、中音笛(Alto或Treble)、次中音笛(Tenor)和低音笛(Bass)。将这些竖笛组成乐队,可以演奏丰富多彩的音乐。

“六孔竖笛”是竖笛和中华传统乐器竹笛的结合体,指法与“八孔的”竖笛有较大差别。

竖笛又属于十二平均律乐器,可以任意转调,音域在两个八度以上,表现力极为丰富。因而,学习竖笛同学习任何一种西洋乐器一样,都能有效培养人的固定音高概念、有效提高人的音乐专业素养。在很多国家,竖笛已成为拥有最大的学习人群的热门乐器,在中国也是如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竖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2

1、含笛要求:笛口处放入口中不要太深,吹口含入口中约0.8厘米,使笛口不要顶住牙齿为好。

2、摁孔要求:摁严音孔,要注意:

(1)用指前端柔软多肉处。

(2)摁音孔时手指自然放松,手指不要抬起过高,以免指法不灵巧。

(3)手指不要抬起过低,影响音孔出气声音 偏低(不低于1.5厘米)。

(4)右手无名指按一孔,中指按二孔,食指按三孔;左手无名指按四孔,中指按五孔,食指按六孔。具体按法如图所示:

3、六孔竖笛正确的姿势:

头平视,笛子和身体 垂直与胸呈小于45°角,手指自然弯曲,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用第一关节的指腹按孔。

扩展资料

音程关系的分配:

基本的,音程关系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

小二度(例:3和4之间)<大二度(例:1和2之间)<小三度(例:3和5之间)<大三度(1和3之间)<纯四度(例:1和4之间)<增四度(例:4和7之间);<减五度;

<纯五度(例:1和5之间)<小六度(例:中音3和高音1之间)<大六度(1和6之间)<小七度(2和高音1之间)<大七度(例:1和7之间)<纯八度(例:中音1和高音1之间)。

参考资料

六孔竖笛-百度百科

竖笛-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六孔竖笛中DO RAI MI FA SO LA XI的指法:


  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它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十六至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直笛音色优美圆润,是欧洲重要的管乐器,也是巴洛克时代的标准独奏乐器。

  竖笛音域较窄,音色圆润。是欧洲重要的管乐器,也是巴洛克时代的标准独奏乐器。由于简单易学,现多用于音乐教学。竖笛音色温润纯朴并具有田园风味,可做不同乐团角色的诠释。乐曲从欢乐愉快至哀伤沉重,竖笛都可以轻松担当。近代演奏家们也尝试着新的演奏法与诠释法,新的乐音诞生,让爱乐的人们又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更广的视野。

第3个回答  2008-09-10
先给六个空从下到上编号为1,2,3,4,5,6.
六个空全堵为sao,然后,保持其余空全闭,开空1为la,开空1,2为xi,开空1,2,3为dao,开空1,2,3,4为rai,开空1,2,3,4,5为mi,最特殊的就是fa指法是
空2,3,5闭,其余开。
气流缓而轻,dao,rai,mi,fa,为中音,suo,la,xi为低音
气流急而促,dao,rai,mi,fa,为高音,suo,la,xi为中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8
6:●●●●●○
7:●●●●○○
1:●●●○○○
2:●●○○○○
3:●○○○○○
4:○●●○●● 或 ◐○○○○○ 中高音5:●●●●●● 或 ○●●●●●

竖笛因为只有那么多孔 所以 高音和低音 的指法 都是一样的
只是 吹得时候的 气流量的大小不同.....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