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的翻译

如题所述

这个人现在却不是这样,穿的是像奴仆穿的衣服,吃的像猪狗吃的食物,头发蓬乱得像囚犯,满脸污垢脏似居丧,却又满口高谈《诗经》《尚书》之中圣人的言论,难道还合乎情理吗?

出自北宋文学家苏洵创作的一篇散文《辨奸论》。

原文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

翻译

脸脏了不忘要清洗,衣服脏了不忘要浣净,这是人的最普通的至理常情。这个人现在却不是这样,穿的是像奴仆穿的衣服,吃的像猪狗吃的食物,头发蓬乱得像囚犯,满脸污垢脏似居丧,却又满口高谈《诗经》《尚书》之中圣人的言论,难道还合乎情理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倡导了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运动。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它触犯了大地主阶层的利益,再加上自身的不彻底性和执行中的种种缺陷,遭到不少权贵的激烈反对。后经“元祐更化”,变法终于破产,但斥骂之声几乎千年不绝。

苏洵与王安石一向不和。王安石之母死于嘉祐八年(1063年),则此篇作于王安石任宰相正式推行新法之前。此文宋本《嘉祐集》不载,见于南宋吕祖谦编选的《宋文鉴》,《古文观止》列于苏洵名下。

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的文章深受《孟子》《战国策》的影响,长于策论,其政论、史论辞风颖锐,行文简洁而有情致,有《嘉祐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辨奸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现在不像原来了,穿臣下、胡虏的衣服,吃狗、猪一样的食物,像囚犯一样蓬头垢面,情何以堪呀。

呵呵,我看了一遍原文自己译的:),见笑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