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诺的故事

如题所述

  布鲁诺的故事
  1801年,意大利中部的小山谷。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位年轻人,一个叫柏波罗,一个叫布鲁诺,他们是堂兄弟,都是雄心勃勃的,他们住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子里。
  两位年轻人从小就是很好的伙伴。
  他们都有雄心勃勃的梦想。
  他们常常没完没了地谈论着:在某一天,通过某种方式,让自己可以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他们都很聪明而且非常勤奋,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机会。
  有一天,机会来了。村里决定要雇两个人把附近河里的水运到村广场的蓄水池里去。村长把这份工作交给了柏波罗和布鲁诺。
  两个人各抓起两只水桶奔向河边开始了他们辛勤的工作。当一天结束时,他们把村广场的蓄水池装满了。村长按每桶水一分钱付钱给他们。
  “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布鲁诺大喊着,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的好运气”。
  但柏波罗却不是这样想的。
  他的背又酸又痛,用来提那重重水桶的手也起了泡。他害怕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去做同样的工作。于是他发誓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将河里的水运到村里去。

  管道建造者,柏波罗

  “布鲁诺,我有一个计划,”第二天早上,当他们抓起水桶往河边奔时柏波罗说到,“一天才几分钱的报酬,而要这样辛苦的来回提水,不如我们修一条管道将水从河里引进村里去吧。”
  布鲁诺愣住了……
  “一条管道?谁听说过这样的事?”布鲁诺大声的嚷道,“柏波罗,我们拥有一份很棒的工作。我一天可以提100桶水。按一分钱一桶水的话,一天就是1元钱!我已经是富人了!一个星期后,我就可以买双新鞋。一个月后,我就可以买一头牛。六个月后,我还可以盖一间新房子。我们有全镇最好的工作。我们还有双休日,每年有2周的带薪假期。我们这辈子都不用愁了!放弃你建管道的幻想吧!”
  但柏波罗不是容易气馁的人,他耐心的向他最好的朋友解释这个计划。可惜的是并不能改变布鲁诺的想法。于是柏波罗决定既使自己一个人也要实现这个计划,它将一部分白天的时间用来提桶运水,用另一部分时间以及周末的时间来建造他的管道。他知道,要在像岩石般坚硬的土壤中挖出一条管道是多么艰难的事。因为它的薪酬是根据运水的桶数来支付的,他知道在开始的时候,自己的收入会下降。他也知道,要等上1到2年,它的管道才能产生可观的效益。但柏波罗坚信他的梦想会实现,于是他全力以赴地去做了。
  不久,布鲁诺和其他村民就开始嘲笑柏波罗了,称他为“管道建造者柏波罗”。布鲁诺挣到的钱比柏波罗多一倍,并常向柏波罗炫耀他新买的东西。他买了一头毛驴,配上全新的皮鞍,拴在了他新盖的两层楼旁。他还买了亮闪闪的新衣服,在饭馆里吃着可口的食物。村民尊敬的称他为布鲁诺先生。他常坐在酒吧里,掏钱请大家喝酒,而人们则为他所讲的笑话而格外地高声大笑。

  小行动带来大成果

  当布鲁诺晚上和周末睡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时,柏波罗却还在继续挖他的管道。头几个月里,柏波罗的努力比并没有多大的进展。他工作的很辛苦----比布鲁诺的工作更辛苦,因为柏波罗晚上、周末也还在工作。
  但柏波罗不断地提醒自己,实现明天的梦想是建立在今天的牺牲上面的。一天一天过去了,他继续地挖,一次只能挖一英寸。
  “一英寸又一英寸…..成为一英尺,”他一边挥动凿子,打进岩石般坚硬的土壤中,一边重复这句话。一英寸变成一英尺,然后10尺…20尺…100尺……
  “短期的痛苦带来长期的回报,”每天的工作完成后,筋疲力尽的柏波罗跌跌撞撞地回到他那简陋的小屋时,他总是这样提醒自己。他通过设定每天的目标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效。他这样一直坚持下来,因为他知道,终有一天,回报将大大超过此时的付出。
  “目光要牢牢地盯在回报上,”每当他入睡前,耳边尽是酒馆中村民的嘲笑声时,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句话。
  “目光要牢牢地盯在回报上”

  时来运转

  一天天、一月月地过去了。有一天,柏波罗意识到他的管道已经完成了一半了,这也意味着他只需提桶走一半的路程了。柏波罗把这多出的时间也用来建造管道。终于,完工的日期越来越近了。
  在他休息的时候,柏波罗看到他的老朋友布鲁诺还在费力的运水。布鲁诺的背驮的更厉害了。并由于长期的劳累,步伐也开始变慢了。布鲁诺显得很生气,闷闷不乐,好像是为他自己注定一辈子要运水而愤恨的样子。
  他在吊床上的时间减少了,却花更多的时间泡在酒吧里。当布鲁诺进来时,酒吧的老顾客们都窃窃私语:“提桶人布鲁诺来了”。当镇上的醉汉模仿布鲁诺弓腰驮背的姿势和他拖着脚走路的样子时,他们都咯咯地大笑。布鲁诺不再买酒请大家喝了,也不再讲笑话了。他宁愿独自坐在漆黑角落里,被一大堆空酒瓶所包围。
  最后,柏波罗的重大时刻终于来到了---管道完工了!村民们簇拥着来看水从管道中流到水槽里!现在村子里有源源不断的新鲜水了。附近其他村子里的人也都纷纷地搬到这个村子中来了,于是这个村子就发展和繁荣起来了。
  管道一完工,柏波罗便再也不用提水桶了。无论他是否工作,水都一直源源不断地流入。
  他吃饭时,水在流入。他睡觉时,水在流入。当他周末去玩时,水还在流入。流入村子的水越多,流入柏波罗口袋里的钱也就越多。
  管道建造者柏波罗的名气大了,人们都称他为奇迹创造者。政客们赞扬他的远见,还恳请他竞选市长。但柏波罗明白他所完成的并不是奇迹,这只是一个宏伟梦想的第一步。知道吗,柏波罗的计划大大超越了这个村庄。
  柏波罗计划要在全世界建造管道!

  招募他的朋友帮忙

  管道的建立使提桶人布鲁诺失去了工作。看到他的老朋友向酒吧老板乞讨酒喝,柏波罗的心里很难受。于是柏波罗安排了一次与布鲁诺的会面。
  “布鲁诺,我来这里是想请求你帮忙的。”
  布鲁诺挺起腰,眯着他那无神的眼睛,声音沙哑地说:“别挖苦我了”。
  “我不是来向你夸耀的,” 柏波罗说,“我来向你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意机会。我建造第一条管道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但这两年里我学到了很多!我知道该使用什么工具、在哪里挖、如何连接管道。一路上我都做了笔记,我开发了一个系统的方法,能让我们建造另一条管道,然后另一条…另一条…。”
  “有我自己来做,一年可以建成一条管道,但这并不是利用我的时间的最好方式!我想做的是教会你和其他的人建造管道…然后你再教其他人…然后他们再教其他人…直到管道铺满本地区的每个村落…最后,全世界的每一个村子都要有我们所铺就的管道。”
  “只要想一想,” 柏波罗继续说,“我们只要从流进这些管道的水里赚取一个很小的比例,而越多的水流进管道,就会有越多的钱流进我们的口袋。我所建的管道不是我们梦想的结束,而仅仅时开始。”
  布鲁诺终于明白了这幅宏伟的蓝图。他笑了,向他的老朋友伸出他那粗糙的手。他们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然后象失散多年的老朋友那样拥抱。

  提桶世界里的管道梦

  许多年以后,尽管柏波罗和布鲁诺已退休多年了,他们遍布全球的管道生意还是每年把几百万的收入汇进他们的银行账户。他们有时会到全国各地旅行,也会遇到一些提水桶的年轻人。
  这两个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总是把车停下来,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启迪他们建立自己的管道。一些人会听,并且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做起管道生意。
  但悲哀的是,大部分提桶者总是不耐烦地拒绝了这个建造管道的念头。柏波罗和布鲁诺无数次地听到相同的借口……

  “我没有时间。”
  “我朋友告诉我,他认识的一个朋友的朋友试图建造管道,但失败了……”
  “只有那些很早就开始动手的人才可以从管道那里赚到钱。”
  “我这辈子一直都是提水桶的,我只想维持现状。”
  “我知道有些人在管道的骗局中亏了钱,我可不干这个!别来骚扰我!”

  柏波罗和布鲁诺为许多人缺乏远见而感到悲哀。
  但他们也承认,他们是生活在一个提桶的世界里,只有一小部分人敢做建造管道的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一六〇〇年,罗马。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是和煦的,台伯河水被照得闪闪发亮。雪已经在融化哪怕远处山顶还是白茫茫的,毕竟是春天临近了。

  一幢灰色石头砌的、顶上盖着铅皮的房子,和周围有着高高尖顶的教堂和宫殿比起来,真像一座坟墓。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宗教裁判所的囚房。在那个时代,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的权统治着亚平宁半岛上的各个国家。他们设立了残酷的宗教法庭,专门对付那些发表与《圣经》教义相违背的主张的人。他们把这些人叫做“异端”。
  现在,从囚房的狭小的、隔着铁栅的窗户望进去,可以看到有几个穿着红色、黑色或白色长袍,头上戴着尖尖的高帽子的人,围在一条板凳四周。板凳上捆着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破成一片片的人。在他脚下,有一锅热腾腾的油,一个穿黑衣服的人把油一勺勺地泼到他的脚上,每泼一下,他就抽搐一下,并且发出迷迷糊糊的咿呀声。
“他在说些什么呀?”穿红衣服的人问其余的人。其中一个回答道:
“他说,高加索山上的冰川,也不能够冷却他心头的火焰。”
“真是魔鬼一样顽固的人!” 红衣主教诅咒着,然后又在胸前画一个十字,哺哺地祈祷起来:“主啊,让他扔掉那些可怕思想吧。”
……乔尔丹诺·布鲁诺昏迷过去了,到晚上,他才冷醒过来,脚上像有几千把刀在剜割着。铅皮屋顶的囚房,像冰箱一样寒冷。可是,他的心头是热辣辣的,有一种说不出的纷乱、恐怖而又烦躁的感觉在搅扰着他。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五十年来的生活,一页一页地展示在他面前。他回忆起过去的日子,从四亿中,他总是找得到安慰和力量的。
  小乔尔丹诺出生在景色明媚的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小城镇上。到十岁的时候,贫穷的父亲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修道院去。修道院,对于穷人说来,除了当兵以外,几乎是唯一的出路了。在修道院一直呆到二十二岁,他也成了一个僧侣。
  然而,像驴子一样的僧侣生活跟热情、敏感、爱知识像爱阳光一样的布鲁诺是多么不调和啊。别的僧侣都是这样子的:《圣经》上既然说上帝创造了天和地,又创造了太阳、月亮和众星来照耀大地,那么上帝就是一切的主宰了,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可是“胆大妄为”的哥白尼却说什地球只是围绕着太阳运转的
一颗星球。难道说,被路德叫做“疯子”的哥白尼会比上帝的儿子耶稣的话更正确吗,这种念头,连想一想都是可怕的。
  布鲁诺却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所感动了。在寂寞的深夜里,修道院的僧侣们都睡着了以后,年轻的乔尔丹诺贪婪地追求着科学的真理。叛逆的火种在他内心燃烧起来,他写了一篇做《诺亚方舟》的短文。诺亚方舟是《圣经》上的故事,说是某次洪水暴发以前,诺亚先造好大方舟,把世界上的动物都拯救了。在这篇文章中,布鲁诺安排了这么一场讨论:动物们在争辩谁世界上最好的,结果一致公认为驴子。作者感唱地写着:“噢,神圣的驴子一样的愚蠢,神圣的不学无术,神圣的痴呆和虔诚啊!你使得人们的心地这样的纯良,在你面前,简直没有什么智慧知识哩。”在这篇文章中,布鲁诺不但尖锐地抨击了那些闭着眼睛重复着《圣经》教条的僧侣“学者”们,连罗马教廷,连一向被认为权威的亚里土多德,他都表示怀疑和讥讽。
  有人向罗马教廷控告布鲁诺是“异端”,“罪状”一共有一百三十条。在布鲁诺周围,开始布满了恶毒的监视的眼睛。他逃亡了。在意大利的各个城镇——土伦、热那亚、威尼斯、帕都亚——流亡了三年,这些城市也和那不勒斯一样,到处是残酷的镇压异端的机构——宗教裁判所,大学里则充满了亚里土多德的信徒。最后,乔尔丹诺·布鲁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自己热爱的土地,越过阿尔卑斯山,逃亡到国外去。
  从一五七八到一五九一这十三年间,乔尔丹诺·布鲁诺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欧洲。他到过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美因兹、威斯巴登、马尔堡、威登堡、布拉格、法兰克福。他在许多大学里的讲课轰动了这些城市,他写的小册子使虔诚的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战栗,而青年人则用热情的掌声和欢呼来迎接这个“不安分的”教授。他的博学、热情,滔滔不绝的口才,尖刻的讽刺,尤其是他的大胆的思想,他的天才的臆测,像火把一样点着了每个青年人的心。
  就在长时间的流亡岁月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宇宙的理论。
“星星,这不是嵌镶在天空上的金色的小钉,这是跟我们的太阳一样大、一样亮的太阳,只不过因为它们离地球非常远,因而看去就仿佛是小点点了。”
  是的,哥白尼已经肯定地告诉人说:太阳是世界的中心,它放射着光和热,就像永世不灭的火炬一样。在太阳周围,有六颗行星围绕着它运转,它们的名字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那时候还没有发现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再外面,是一层布满星辰的天空。可是布鲁诺的思想比他的老师得更远。在他面前,是无边无际的、广阔的空间,世界是没有头的。太阳,也不是什么宇宙的中心,而只是满天星斗中的
一颗而已。
  他高声呼唤着:“找到可以相信的论证吧!把这些缀着宝石的墙壁砸碎,带着喧嚣和轰响扔在地上吧!向人们证明,世界不只有一个而且是有无限多的。打开门吧,叫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类似我们的太阳的别的星星。”
  天才的学者并不停留在这一点上,他让自己的思想远远走到前面去。
“无数的世界在无穷无尽的宇宙的广阔胸怀中产生。发展、灭亡,又重新产生,……宇宙中有无数绕着自己的太阳运转的地球,就像那些绕着我们的太阳运转的行星一样。”
  看来,这是多么荒诞不经的思想啊……在别的恒星周围运转的地球!那是谁也没有看见过的——即使到今天,我们靠了最强大的望远镜、最新式的仪器的帮助,还是看不见遥远的、别个太阳系的行星。然而我们坚决相信,这是最惊人的科学预言,这种科学预言是完全正确的,就像银幕上出现了影子,我们说光源前一定有不透明的物体挡住一样。
  乔尔丹诺·布鲁诺远远越出了自己的时代,他非常大胆地提出,在别的行星上,也有生物,甚至还有像人一样有智慧、会思索、按照理性生活的动物。
  学者的天才的思想震动了教会的统治。《圣经》说,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而太阳、月亮、星星都是为了照耀人类而存在的。可是“胆大妄为”的“异端”却极力宣扬人类不过是自然发展的产物。
  在阿尔卑斯山北面的那些城市,罗马教皇是鞭长莫及了;可是,曾经焚烧过教皇诏书的、以“革命者”姿态出现在宗教历史中的路德的门徒们,仍然用恶毒的目光和锋利的铁爪来迎接这个著名的“异端”学者。在布鲁诺周围,空气是那样沉重,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逃亡。只有在巴黎,年轻的国王曾经待布鲁诺为上宾。可是,不愿当宫廷学者的布鲁诺到底没有留下来。
  一五九一年二月,布鲁诺接到了威尼斯一个叫莫琴尼格的贵族的信,殷勤地邀请他回去,并且向他保证,在贵族的私邸中,教皇的迫害是不会降临到他头上的。怀念着祖国、怀念着风光如画的意大利的乔尔丹诺·布鲁诺,就在这个骗局下落到了宗教裁判所的手中。
  红衣主教亲自来拷问著名的“异端”。最残酷的刑罚一件一件地加在这个半死不活的人身上。
  然而,布鲁诺没有屈服。他对自己说:
“如果愚昧无知者的法庭吓唬你,企图消灭你的珍贵的事业,你一定得坚忍不屈,不要失掉勇气,甚至于不要退步。有一种会辨别光明和黑暗的、理性的崇高的法庭,真诚的、不可以利一诱的证人和辩护者将为了你的事业而再生。”
  八年过去了……
  沉重的铁门“当啷”一声打开了。几个穿黑衣服的人走了进来,一言不发地把布鲁诺架起来就走。
  即使在法庭上,布鲁诺的神色仍然是凛然不可侵犯的。在法庭上,坐着以残酷闻名的宗教裁判所最高审判员马特吉齐,还有红衣主教、主教和神学家们。
  宣判开始了。宣判书长篇累牍地说,乔尔丹诺·布鲁诺“长时期生活在异端的国家内,并且他自己也过着无法无天的、魔鬼一样的生活”。因而他不光是一个普通的“异端”,而且是“异端”的领袖。宣判书说,宗教裁判所的“温和的劝诫”对“异端”不发生任何作用,他“不诚实”而且“顽固”得像魔鬼一样。现在只有把他交给世俗的政权。最后,宣判书向世俗的政权建议:“对异端尽可能惩戒得温和一些。切勿流血。”
  乔尔丹诺的心像给一阵寒风吹过似的,抖了一下。他知道,“切勿流血”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塞尔维特的命运真的降临到他头上了。
  然而他仍然是平静的,从那破裂的嘴唇里,轻轻地,然而清晰地吐出这样几个字:
“我想,你们宣判时怀着的恐惧对我听到这个判决的时候更大吧。”
  审判员和主教面面相觑。到这时候,“异端”还没有屈服!
  火刑在二月十七日举行。
  百花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在广场中央,耸立着高高的十字架,布鲁诺被缚在上面。他的脸是苍白的,眼睛凝望着遥远的天空。柴薪就在他脚下,烈火熊熊地燃烧起来。
  教皇克利门特八世和他的枢机员、红衣主教、主教们,都来到了广场上。他们想,也许在这最后一刻,“异端”会放弃自己的“可怕的思想”吧?然而,被火焰和浓烟包围着的殉道者口中,吐出的却是这样一句话:“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
  三百年过去了。台伯河还像当年一样淙淙地流着,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也像当年一样地和煦。罗马历过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

  
第2个回答  2019-11-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