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为什么说语言起源于劳动

如题所述

语言起源于劳动这只是学者们对语言起源的一种理论或假说,关于语言起源,有很多理论,如神授论、摹音论、社会契约论和劳动创造论等。劳动创造论的代表人物是恩格斯,他认为语言最初应是无声的,同时他还认为劳动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而劳动是人类早期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劳动中进行交流,比如我们现在还能见到的各种劳动号子等,就是语音发展的原型。劳动不但产生了声音,为了交流还增加了意义,进而形成音义结合的系统,从而有了语言。这就是劳动假说的大体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26
  语言起源于劳动,原因如下:

  早期原始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就选择群体行动.例如捕猎.人类没有锋利的牙齿,没有强健的体魄,也没有骄人的速度.为了生存下来,只有选择合作.原始早期的劳动,主要就是捕猎,所以在捕猎行动中,为了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交流信息,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传递.语言,也就是必须产生的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12
  (1) 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提供了文学赖以产生的物质前提。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基本前提,人类通过劳动逐渐促进肢体的成熟和意识的成熟。
  (2) 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文学伴随劳动而产生。
  史前人类在集体进行的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如原始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乐意服从一定的拍子,并且在生产性的身体运动上伴以均匀的唱和声音和挂在身上的各种东西发出的有节奏的响声,这就是最早的音乐节奏的来源,原始人把这些有节奏的劳动呼声和音响与含有一定意义的语言结合起来,就产生了最早的诗歌。
  (3)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早期文艺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
  各民族最早文学体裁是诗,如《诗经》、《荷马史诗》等著作。而远古的许多作品也提到了文学发展初期,诗、歌、舞往往是一体的。如《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德国的毕歇尔在《劳动与节奏》中指出,劳动、音乐和诗歌最初是三位一体的联系着,它们的基础是劳动。
  (4) 从原始文学的内容来看,文学起源于劳动。
  《吴越春秋》记载的《弹歌》仅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但生动地写出了制作武器去狩猎的过程。劳动为文学创作提供材料,原始人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为文学提供反映对象。

  文学不是天生就存在的,它是后天加工创造的结果。文学活动发生是满足人类的需要通过劳动的形式逐渐产生的,无论是从人的群体生活来看,还是从人的个体成长来说,游戏和文艺最终还是要归于劳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