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离陇城镇有多少公里

如题所述

庄浪县历史悠久,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渭水流域,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三代时期,庄浪地属不太明确。相传夏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庄浪在夏商时属“雍州之域”;西周是西戎的游牧之地,划在“候服”的范围;春秋战国时,仍为西戎所占据。春秋中期,秦国力量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攻灭和臣服了十二个西戎部落,遂称霸整个西戎地区,后秦孝公灭狟戎(在今武山县一带),秦昭王灭义渠戎(在今庆阳、平凉一带)。至此,甘肃黄河、洮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归并秦国版图。为了对这些地区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统治,秦国于公元前279年,首置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郡级行政区域陇西郡,并于公元前272年置北地郡。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终秦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关中五郡(陇西、北地、九原、上郡、内史)之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县)所辖。汉承秦制,西汉地方行政区划仍分郡县两级,尤其初期行政建置沿革多循秦代。到西汉中后期以来,特别是汉武帝不断“北却匈奴,西逐诸羌”,经略西域,西汉王朝的疆域空前扩大,设郡多达一百多个。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部,刺史部下设郡、县以统之。庄浪地区为凉州刺史部(州治陇城,今年秦安县陇城镇)下的天水郡所辖。县域分属天水郡之略阳道(治所今甘肃秦安县。)、街泉县(治所今甘肃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成纪县(治所今甘肃静宁县治平乡)。县城东北属安定郡的泾阳县(治所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辖。王莽篡汉的十多年,随意乱改地名,改天水郡为“填戎郡”,还曾设阿阳郡,庄浪地区又分属上述两郡。东汉明帝永平17年(74),改凉州刺史部的天水郡为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县),废街泉县,并入略阳县,庄浪又分属略阳县及阿阳两县。汉献帝初平四年(139),从汉阳郡中又分置永阳郡,改略阳县为街亭县,庄浪地区又分属永阳郡的阿阳、街亭县(县治在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三国时期,庄浪县域属曹魏雍州管辖。献帝建安19年(214),更永阳郡为广魏郡(郡治临渭,今年内甘肃清水县西南),又改街亭县为略阳县,庄浪在那时属广魏郡略阳县。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重新统一全国后,改两汉十三州长党史部为司、兖、豫、并、雍、秦等十九州刺史部。泰始年间(265——274),又恢复广魏郡为略阳郡。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氐、羌、鲜卑、羯等“五胡”相继内迁,战乱频繁,民族政权林立。庄浪县域全部处于民族政权之下。从公元317年到589年的二百年间,大体上先后统治我县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前赵、前秦、后秦、北魏、西魏、北周等国。其中,前赵时庄浪属略阳郡。前秦永兴二年(385),皇帝苻竖置“平凉郡于高平镇。”意欲平定凉国,此时庄浪县北部之一小部分属泾州平凉郡辖,北部的大部分及南部仍由秦州略阳郡辖。东晋安帝七年、乞伏乾归更始三年(411),西秦乞伏乾归攻后秦南安太守王璟于水洛城,这是庄浪现存地名见于史册的最早记载。“水洛”之名在历史潮流上延续达1587年之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麝年间,庄浪县北属秦州略阳郡阿阳县,南属陇城县;东属泾州平凉郡华亭县。孝庄王元子攸永安三年(530),关陇起义军领袖之一的王庆云,曾称帝于略阳郡的水洛城,尔朱天光平水洛城,擒王庆云,此段史料见于《北史》。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水洛城为水洛亭。亭在当时为地方基层组织,相当于现在的村级机构。公元543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庄浪在魏时属北秦州安阳郡辖;北周改北秦州为交州,庄浪又属交州安阳郡。公元589年隋灭陈,继西晋之后,第三次实现全国性大统一,其地方机构先后几次变易。隋初行州、郡、县三级;开皇三年罢郡,以郡统县,大约在此时改秦州为天水郡。略阳郡于开皇二年废郡为县,并改县名为河阳县;开皇六年又改名为陇城县。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行政区划表现出大统一的特色。唐初罢郡又置州,还按山川地形划分全国为十道;到开元时,全国分为十五道,且道已基本上演变成以采访使为首的监察区,地方行政属性太大,从而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自安史之乱后,方镇统辖诸州,成为实际上的地方行政区域;到元和末年,唐境内共有四十七镇。唐初庄浪西南属陇右道秦州(州治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北)陇城县辖,东北属关内道陇州(州治通渭,今陕西陇县)华亭县辖。宝应三年,吐蕃贵族率兵东侵,占有今陇山地区,庄浪也陷入吐蕃之手,时庄浪境内生活着许多的吐蕃部落,唐的地方行政建置被废。大中三年(849),唐政府一度收复庄浪地区,大约30年之后的广明元年(880)被又占领。五代实际上是唐末方镇政治的继续和扩大。五代初梁朝时,“歧”为地方割据政权,都凤翔府,庄浪由其保胜节度使管辖,后唐时庄浪西南由其雄武节度使、东北由彰义节度使两镇所辖。后晋时依后唐旧制。后汉时,庄浪西南被吐蕃占领,东北仍属彰义节度使辖。后周时曾收箸被陷的庄浪地区,仍分属雄武和彰义两节度使。宋代仁宗天圣年间分全国为10路,神宗元丰年间增至23路,崇宁(1102-1106)年间以后又地增至24路。其在关陇地区设有六路,即鹿延路、环庆路、熙河路、永兴路、泾原路、秦凤路,这是北王朝在西北设置的六个大行政区,既管军事,又管民政,实质是地方最高一级的军事行政单位。终北宋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凤路的德顺军之陇干县所辖。德顺军是属州级的带有军政合一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庆历三年,把原属渭州的笼竿城提升为军。这一时期,庄浪是北宋和西夏的边界地区,又是渭州与秦州的联络点,军事战略地位较为重要,因而县域内设有多处军政性质的城、堡、寨等,如水洛城、通边寨等。《宋史》较详细地提到了这件事:德顺“崇宁户29269户,126241人,县一:陇干;元禧八年以外底置堡。城一,水洛;领王家城、石门堡。寨六:静边、得胜、隆德、通边、治平、怀远。……其中水洛城、王家城、石门堡、通边寨等都在我县域内。元初,庄浪隶属陕西行省,在军事上又隶属巩固便宜都总帅府。1227年,元太祖铁木真南下攻静宁、隆德、庄浪一带,避暑六盘山,不久死于清水的萨里川,约在这时置庄浪路于南湖镇,庄浪路是直属于陕西行省的二级行政单位,但辖地较小,领有今天庄浪县全部,静宁以及隆德的一部分。“庄浪”之名从此开始,这是“庄浪”史载的最早记载,也是以“庄浪”命名地方行政建置的第一次,距今近800年。元成宗铁木真大德八年二月改庄浪路为庄浪州,仍为隶属于省的二级行政区域。因为元制旰隶于省的路、府、州、军无属于二级行政单位。明朝时,庄浪地方行政区设置走向稳定和成熟,即由分属周边各县到县境内独立设县。明洪武二年(1369),庄浪由陕西布政使司辖,隶属凤翔府,仍称庄浪州。明洪武八年,降州为县,改隶静宁州,属巩昌府。嘉靖二十八年又改隶平凉府。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时,在庄浪曾派任过县知事。加外,明制把户分为军、民两种,以府、州县领民户,以卫、所军户。时庄浪在以上时期民户属凤翔府,军户直属于陕西都指挥使司,兵备道属泾分生命备道的平凉卫辖。清代统一全国后,庄浪于1648年归清,时属陕西行省。1667年从中分属甘肃省,庄浪又属甘肃省行省。史载,庄浪“顺治初年仍属平凉府,领固原、静宁二州,县七:平凉、崇信、华亭、镇原、灵台、庄浪、隆德。1778年裁庄浪归并隆德县。庄浪县归并隆德县后,在庄浪县治地设庄浪乡,由隆德县丞驻庄浪乡(今庄浪南湖镇)。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复置庄浪县,隶属泾原道。1927年废道直隶于此。1935年设甘肃省第二督察专员公署于平凉,管辖庄浪。1949年8月4日,庄浪解放后,成立了庄浪县人民政府,属平凉专区,1950年5月25日由平凉专区归天水专区。1956年1月又由天水专区划归平凉专区。1958年12月20日撤销庄浪县并入静宁县,1961年12月又恢复庄浪县至今,现辖五个镇十三个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28

驾车路线:全程约49.5公里

起点:庄浪县

1.平凉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北滨河路行驶2.1公里,左转进入S218

2.沿S218行驶240米,右转进入S304

3.沿S304行驶28.6公里,左前方转弯

4.天水市内驾车方案

1) 行驶50米,左前方转弯

2) 行驶570米,直行进入X462

3) 沿X462行驶17.9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陇城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