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请问这是什么鸟

如题所述

黑尾蜡嘴雀雌雄一对左边是雌鸟右边是雄鸟

黑尾蜡嘴雀雄鸟

黑尾蜡嘴雀雌鸟

黑尾蜡嘴雀(学名:Eophona migratoria)又名蜡嘴、小桑嘴、皂儿(雄性)、灰儿(雌性)。该物种雄雌异形异色。中型鸟类,体长17-21厘米。嘴粗大、黄色。雄鸟头辉黑色,背、肩灰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浅灰色,两翅和尾黑色,初级覆羽和外侧飞羽具白色端斑。颏和上喉黑色,其余下体灰褐色或沾黄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雌鸟头灰褐色,背灰黄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近银灰色,尾羽灰褐色、端部多为黑褐色。头侧、喉银灰色,其余下体淡灰褐色,腹和两胁沾橙黄色,其余同雄鸟。相似种黑头蜡嘴雀体型较大,头部黑色范围小,飞羽中间有白斑而末端无白斑。黑尾蜡嘴雀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无论雄雌的形象都憨态可鞠非常惹人喜爱。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和远东南部、朝鲜、日本等地。

黑尾蜡嘴雀雄鸟嘴基、眼先、额、头顶、头侧、颏和喉等整个头部辉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后颈、背、肩灰褐色,有的背微沾棕色,腰和尾上覆羽淡灰色或灰白色。尾黑色,外翈具蓝黑色金属光泽。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色具蓝紫色金属光泽,初级覆羽和飞羽具白色端斑,尤以初级飞羽白色端斑较宽阔。下喉、颈侧、胸、腹和两胁灰褐沾棕黄色,有时两胁沾储棕或橙棕色,腹中央至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黑色,羽缘白色。雌鸟整个头和上体灰褐色,背、肩微沾黄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近银灰色,中央两对尾羽灰褐色,其余尾羽黑褐色,羽缘沾灰。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灰褐色、羽端稍暗,初级覆羽黑色、羽端白色,飞羽黑褐色,外翈辉黑色,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具白色端斑,内侧次级飞羽灰黄褐色,内翈羽缘和端斑黑褐色。下体淡灰褐色,两胁和腹沾橙黄色,尾下覆羽污灰白色。幼鸟和雌鸟相似,但羽色较浅淡,下体近污白色无橙黄色沾染。虹膜淡红褐色,嘴橙黄色,嘴基、嘴尖和会合线蓝黑色。[1]

大小量度: 体重♂41-59.5g,4♀0-58.58;体长♂176-205mm,♀174-199mm;嘴峰♂18-21mm,♀17-21mm;翅♂95-109mm,♀93-110mm;尾♂70-85mm,♀65.5-80mm;跗蹠♂20-24mm,♀20-26mm(指名亚种)

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中,也出现于林缘疏林、河谷、果园、城市公园以及农田地边和庭院中的树上。

迁徙

夏候鸟或留鸟。每年4月初从中国南方迁来东北繁殖,10月中下旬开始迁回。

行为习惯

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也成群,有时集成数十只的大群。树栖性,频繁地在树冠层枝叶间跳跃或来回飞翔,或从一棵树飞至另一棵树,飞行迅速、两翅鼓动有力,在林内常一闪即逝。性活泼而大胆,不甚怕人。平时较少鸣叫,叫声是一种单调的‘tek、tek’声,繁殖期间鸣叫频繁。鸣声高亢,悠扬而婉转,很远即能听到。[1]

食性

主要以种子、果实、草子、嫩叶、嫩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部分昆虫,所吃食物有甲虫、膜翅目、鞘翅目等昆虫和小螺狮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有蔷薇种子、高粱、槐树种子、豆类、红花子和嫩芽。[1]

4分布范围编辑


黑尾蜡嘴雀分布图[2]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泰国和越南。[3]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南部、河南、山东,往南至陕西、安徽、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香港、福建和台湾等省。中国为东北至华北地区夏候鸟,在西南、华南沿海及台湾岛越冬。数量较多。[1]

繁殖期5-7月。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雄鸟即开始求偶鸣叫和配对,雄鸟常站在树枝上高声鸣唱,鸣声清脆悦耳。5月初至5月中旬即开始在柞树、杨树、山丁子树或其他乔木树侧枝枝权上营巢,距地高2-7m。巢呈杯状或碗状,由枯草叶、草茎、须根、细枝等材料构成。巢外径9-14cm,内径6-8.5cm,高8-13cm,深5-8cm。每窝产卵3-7枚,多为4-5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的呈米黄色被有淡红色斑点,有为灰色或灰白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和斑纹,也有呈鸭蛋青色或深灰色被黑褐色斑纹。卵为椭圆形和长卵圆形,大小为16-19mm×20-27mm,常见为17mm×25mm,重3-3.8g,多为3.5g。最早产卵时间在中国吉林省为5月中旬,大量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1天产1枚卵,卵产齐后才开始孵卵。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具观察的一窝于6月16日孵出,6月26日出飞,留巢期11天。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5]

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黑尾蜡嘴雀在中国东北地区常被驯养作笼养观赏鸟

黑尾蜡嘴雀有东北蜡嘴和南方蜡嘴之区别。在中国有两个亚种,长江亚种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部,辽宁、河北、山东、上海等地,即南种。另一指名亚种少量局限分布于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部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即东北种。[6]

在东北养南种蜡嘴的也不是很多,多数被当作放生鸟被放生,南种蜡嘴在东北也可以生存繁衍,而且作为不同亚种之间可以与东北当地亚种杂交,后代就是二大嘴。由于东北种群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南种鸟被放生是其中原因之一。东北蜡嘴以黑龙江品种较为纯正,碾子山、绥化等地的蜡嘴很有特色,已经形成固定的叫口和文化,吉林的松原、白城、双阳等地的也很好。[6]

南北种的区分

一、看个头,越往南的蜡嘴个头越大,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上海。

二、看羽色,东北蜡嘴普遍来讲毛色深,特别是野生鸟腹部毛色发灰,(人工饲养褪毛后会变白);南种毛色较浅而发白。

三、看形体,东北蜡嘴的嘴细窄而弧度大,下嘴向上凹,类似倒扣的锹状。嘴与头部比例匀称,结合圆润;南种嘴钝圆而弧度小,嘴和头部比例失调,下嘴基本是直的,东北蜡嘴身条细长、肩窄颈长。南种身材粗壮。
  四、听叫口,东北蜡嘴叫口清脆嘹亮如唢呐,南种叫口委婉绵软如箫。二大嘴的叫口最不好,没有特色,暗哑而生涩。

东北蜡嘴本口叫的是“咔咔咔”(音质较脆),咕噜声也比较粗;而南方叫的是“跟儿跟儿”(有儿话音),咕噜声较细。 南方蜡嘴主要就是身体粗大头大嘴大,而且毛色偏红,有油毛的感觉;而东北蜡嘴恰恰相反,毛色偏青!条子细站架也好!但也有个别的。就听本口区分是咔还是跟儿才是最准的。

想听黑尾蜡嘴鸣唱还是要选一只东北蜡嘴,当然南方蜡嘴也有叫得好的,只是说总体上东北蜡嘴的叫口要远胜于南种黑尾。提醒喜欢黑尾蜡嘴的朋友们选黑尾时一定要仔细,因为有不少黑心鸟贩用南种黑尾冒充东北黑尾卖高价。[6]

入笼与服笼

由于此鸟喜欢落于高枝,因此鸟的性情比较刚烈和暴躁。无论是雏鸟还是成鸟都要经过一年或是一次换羽之后才能真正的服笼。无论是雏鸟还是成鸟在入笼时先不要急于用专养笼,先用紧笼也就是稍小一点的笼子饲养一段时间,这时的笼内不要放致鸟杠。目的是让鸟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另外鸟主要细心观察一下鸟的体质情况和吃食情况。入紧笼后每天罩好笼罩,人不见鸟,鸟不见人,大约要一周左右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每天只吃一遍食一遍水,并在水中添加一些土霉素或诺佛沙星为的是防止小鸟入笼后对食物的不适有拉稀的现象。另外在这段时间里只喂给谷子,尽可能的不喂油料如麻子和葵子。[6]

经过一周以后便可以将鸟过到专养笼内进行饲养了。入专养笼内以后观察鸟是否有镪毛和拉稀现象(大部分的鸟都不会有这两种现象了)。如果没有此现象现便可以适当的喂一些麻子和葵子了。注意一定要适量!入养笼后的鸟最好是挂在高处,夏季要挂在阴凉处,在室内要挂在通风处。如果室内悬挂不方便就放在地上,晚间要罩好笼罩。冬季在室内也要放于凉处,以便于鸟的换羽。最好不要挂在或放在厨房,尽可能的挂放在人经常走动的地方。这样的目是的为了鸟更一步的接近人。在夏季要注意每天保持鸟的洗沐时间,其实洗沐是让鸟放松服笼的最好方法。如果是冬季可给鸟喷一些水,一定要在中午日光充足的情况下。前提条件是上午不要喂食,喷后用手喂食,目的是让鸟不怕人,熟悉手。如果还是撞笼,也不要着急,可停止喂食只给水,必须挂于高处,晚间还是要罩上笼罩。这是下下策了,在停喂期间要每天观察鸟的身体状况,每天用麻子和葵子引诱喂食,一定要少喂。这样在数周后,鸟可以稍稳定一些了。[6]

喂食方法

黑尾蜡嘴雀是食谷类的鸟,喜欢吃一些谷子、麻子、葵子、苏子、高粱等一些带壳的食物,也喜欢吃一菜叶和水果。如唐菜、油菜、胡萝卜、西经柿、苹果、樱桃等。凡是喂菜类和水果的时候一定要洗干净再喂防止农药中毒。由于季节的不同所喂的食物也不同,但是每天要保证菜类和水果。这对鸟的消化有好处,而且还会令鸟的羽毛丰润美观。在夏季时可喂麻子、苏子和葵子。在这个时间期是鸟的大叫期麻子要尽可能的少喂,因为麻子生火,为了防止鸟闹眼睛可在水中加一粒鱼肝油每三天喂一粒即可。随着时间的变化天气逐渐转凉鸟叫的时间也逐渐变短,这也就标志秋季的来临,在这个季节里鸟会逐渐退口直至停叫,接下来等待的就是鸟的换毛。在秋冬季节鸟的退口期和换羽期间可喂一些谷子和高梁作物,另加一些鸡蛋米和胡萝卜,适当的可以喂一些麻子和葵子,但不要过多,起到润油的作用就可以了。为的就是防止鸟在退口期和换羽期发胖影响鸟的换羽。[6]

上口与退口

黑尾蜡嘴雀与其他的鸟不同,它每年鸣叫的时间就是几个月的时间。有人把这种鸟叫做半年闲也是有一定道的理的。由于黑尾蜡嘴雀分布的地域不同,所以上口与退口的时间也不同。北方鸟在每年的一、二月就有上口的了,南方鸟要比北方鸟稍晚一些,大约在三月至四月间左右。每年的四月至五间正是大量的南方鸟开始向北迁习的时期,从迁习的时间上推断,南方的蜡嘴在三月份上口是最佳时节。无论是南方鸟还是北方鸟上口都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每个人的喂养不同上口时间与换毛的时间也就不尽相同了,这就要看主人饲养的水平了。)北方鸟退口比较早一些,大约在九月间就有开始退口的了。南方鸟要稍晚一些,有些鸟可以叫到老秋才退口。[6]

上口:上口时是鸟的嘴从蜡黄色逐渐变成黑色。从鸟嘴的根部开始逐渐变成黑色,由根部向嘴内延伸,张嘴时可看见嘴的内侧也是黑的,这就标志着鸟开始上口了,黑色延着嘴的上下边缘继续向前一直延伸至喙尖,上满口时鸟嘴的根部成白咸色,这也就标志着鸟已上满口了这时的鸟正处在大叫期。

退口:退口则是相反的,由喙尖开始直至鸟嘴的根部逐渐的变为蜡黄色,完全变黄后则标志着鸟退口完毕,不再大叫。[6]

换羽

换羽是每个鸟必须经过的一段羽毛的过渡期,在一年中鸟的换羽期是最重的。北方的鸟换羽期要比南方的鸟早一些,大约在每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左右,也有养蜡嘴的朋友说七(月)零八(月)落九(月)换齐的。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南方鸟要在十二至来年的一月间左右。换羽的顺序是,由鸟的胸部和背的绒羽毛开始换起,落毛时可发现都是大量的灰色的小绒毛。这样落毛大约在三、四天左右时间就不再落了。这时要细细观察鸟羽发生的变化,在停止落绒毛后一周左右的时间里你会发现,鸟开始长出颜色鲜艳的胸毛和背毛了。接下来开始换的是背上的飞羽和尾毛,飞羽和尾毛的换毛时间是同时开始的,因为尾毛长得比较慢所以换毛时间迟迟不能结束,这需要养鸟者的耐心等待。至到最后一根尾毛脱落长齐才标志着鸟的换羽完毕。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在换羽期间一定要保证室的温度,大约在十度至十五度之间为宜。温度太高不宜与鸟的换毛,另外不要更换鸟换毛的位置,让它一次性在一个地方把毛换完。有的鸟友担心小鸟会因温度太低而造小鸟的生病感冒,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北方蜡嘴与黄雀、朱雀或麻雀相仿,有很强的耐寒能力。在换羽期间要保证鸟笼的清节与干净,但要特别注意在任何时候过笼时都不要用手去抓,以免鸟受惊恐后停止换毛。[6]

疾病与治疗

鸟的疾病基本是感冒和拉稀,感冒时可喂上些土霉素或是感冒之类的药物,土霉素最好用。拉稀时可喂上些诺佛沙星。喂法都是磨成粉沫加入水中,或在口中滴喂。但一定要少喂。

黑头蜡嘴雀

黑头蜡嘴雀

锡嘴雀

锡嘴雀

锡嘴雀(学名: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又名蜡嘴雀、老西子、老醯儿、铁嘴蜡子;鸟纲,雀科。栖息于平原或低山阔叶林中,成群活动。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锡嘴雀属于中等体形的雀科鸟类,其体长在18厘米左右。

雄鸟嘴基、眼先、颏和喉中部黑色,额、头顶、头侧、颊、耳羽棕黄或淡皮黄色,额较浅淡常呈棕白色,头顶往后至后颈较暗多为棕褐或棕色,后颈灰色形成一条宽带,向两侧延伸至喉侧。背、肩茶褐或暗棕褐色,腰淡皮黄色或橄榄褐色,基部亮灰色。尾上覆羽棕黄色或棕色,中央尾羽基段黑色、末段暗栗色、端斑白色,亦有基段为灰褐色、中段外翈深棕色、内翈浅灰黑色、端部白色,其余尾羽黑色、末端白色。翅上小覆羽黑褐色或暗灰色,中覆羽灰白色或白色,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绒黑色,端部具蓝绿色光泽。初级飞羽内翈中部具大型白斑,三级飞羽棕褐色。颏、喉黑色,胸、腹、两胁和覆腿羽葡萄红色,下腹中央略沾棕红色,尾下覆羽白色。

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羽色较浅淡,不及雄鸟鲜亮而有光彩,额至头顶乌灰色、有时微沾灰绿色,枕至后颈浅棕褐色,次级飞羽外翈和部分内侧初级飞羽外翈淡灰色而无金属光泽。

幼鸟和雌鸟相似。但羽色较雌鸟更浅,额和头顶污灰褐色,后颈至背暗褐色,羽基灰色,腰和尾上覆羽淡桔黄色。颏、喉和下颈白色、上胸灰白色,羽端棕褐色,下胸、两胁和上腹白色密布黑色块斑,下腹和尾下覆羽棕白色,其余同雌鸟。虹膜红褐色或褐色。嘴铅蓝色,下嘴基部近白色,也有认为嘴冬季为黄色。脚肉色或褐色,爪黄褐色。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次生林及人工林,秋冬季常到林缘、溪边、果园、路边和农田地带的小树林和灌丛中,有时到城市公园和房舍边孤立树上活动和觅食。

多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有时集成多达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常频繁地在树枝间跳跃或在树丛间飞来飞去,有时也到地上活动。性大胆,不甚怕人,特别是冬季到农户偷食向日葵子或晾晒的松子时,轰赶也不远飞,有时飞走后很快又复回。但繁殖期间则甚隐蔽和机警,常躲藏在茂密的枝叶丛间,活动时常发出一种单调而低的‘嘶-嘶嘶…’声,有时边飞边叫。[1]

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为食,也吃昆虫。所吃昆虫主要有象鼻虫、梨虎、金花虫、步行虫、叶蜂、山楂粉蝶和其他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是草子、小米、葵花子、角瓜子、橡子、元胡种子、棒子、红松子、忍冬果、山丁子等种子和果实,偶尔也吃玉米、高粱、小豆等农作物种子。

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一直到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和台湾等省,西至四川、贵州、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其中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为繁殖鸟,并有部分终年留居为留鸟,其他为旅鸟或冬候鸟。[1]

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北部,从瑞典南部、英国,往南到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地中海、非洲西北部,往东到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高加索、伊朗、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北部、印度西北部、中亚、哈萨克斯坦、阿尔泰、萨彦岭、外贝加尔一直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朝鲜和日本等地。

繁殖期5-7月。5月中下旬即已开始成对和营巢,在阔叶树枝叶茂密的侧枝上极为隐蔽。巢呈杯状,由细树枝、枯草茎、草叶、苔藓和地衣等构成,内垫有少量兽毛和羽毛。距地高2-6m,巢的大小为外径20-22cm,内径7-8cm,高9-10cm,深4-5cm。每窝产卵3-7枚,通常4-5枚。卵淡黄绿色或灰绿色、被有紫灰色或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常在钝端形成一圈。卵为卵圆形和长卵圆形,大小为22-26mm×14-19mm。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孵化期约14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1-14天。[1] 

蜡嘴雀是家庭观赏和调教技艺鸟之一,很有玩赏价值。蜡嘴雀里还有黑头蜡嘴雀、黑尾蜡嘴雀和锡嘴雀三种之分。另外,还有斑翅、白翅、黑翅等三种蜡嘴雀。

有两种、 你说的是大体的大腊嘴,又叫梧桐 公的成鸟头是完全黑色的,而母的是灰色的 还有就是看屁股 大而圆的是母 公的窄而尖

黑头很难分,黑尾好分,公黑头,母灰头

黑头公母区分

雄鸟头、腰及胸粉红。背褐色具黑色的羽干纹和玫瑰红色羽缘。翼及尾黑色,翼上具两道白斑,外侧尾羽具白色羽缘。雌鸟以灰褐色代替雄鸟红色部分,且下体具褐色纵纹。。



黑头蜡嘴雀又叫“梧桐鸟”、“大蜡嘴”、“铜嘴”。属雀形目,雀科。属候鸟,繁殖在我国东北地区,迁徙到南方过冬。这种鸟叫声好听、洪亮。经过训练后可以学会叼吻、打弹等技艺。在北方的春节庙会上可以看到这种表演。

梧桐鸟又叫头蜡嘴雀、大蜡嘴、铜嘴。属雀形目,雀科。属候鸟,繁殖在我国东北地区,迁徙到南方过冬。这种鸟叫声好听、宏亮。经过训练后可以学会叼吻、打弹等技艺。在北方的春节庙会上可以看到这种表演。所以站在棍上是完全没问题的~~~~~~~
【生活习性】
 在春秋季节结群飞行,在各种地形环境都可见到。由于飞行速度快,在飞过时可听到翅膀振颤的声音。鸣叫似哨音,求偶期更高昂。以野生植物的种子、果实、嫩芽为食。
饲养管理】
 黑头蜡嘴雀的笼子没特殊要求,只要不影响跳跃即可。如作为训练用,可用脖链栓着,放在鸟架上。一般用的鸟架为制的,长约40~50厘米,直径1.5厘米,中间一段缠上棉线,便于鸟栖息。 黑头蜡嘴雀喜欢吃麻籽、葵花籽、苏子等油料作物的种子。这些食物在训练时可作为奖励用,平时不可喂多,以鸡蛋米和蔬菜、水果为主。 刚买来的鸟,性情比较急躁;所以上架一定要注意脖链的长度,以免缠颈死亡。如果鸟的情绪无法稳定,上下翻飞,可用水将羽毛淋湿,控制使其活动;也可喂给用葵花籽。
蜡嘴雀是家庭观赏和调教技艺鸟之一,很有玩赏价值。蜡嘴雀里还有黑头蜡嘴雀、黑尾蜡嘴雀和锡嘴雀三种之分。另外,还有斑翅、白翅、黑翅等三种蜡嘴雀。
驯养调教
编辑

蜡嘴雀比

蜡嘴雀
较容易训熟,经调教可以学会打弹,开箱取宝,翻飞,给客人送鲜花和烟、糖果,送钱和取钱等,但人们训练蜡嘴雀以打弹为主。
1、上架:这是一根长50~60厘米的直架,直径1.2厘米。在架的上端用棉线缠绕约15厘米左右,以便于鸟抓握。鸟儿买回来后直接上架,笼养时间越长鸟儿越难驯,刚上架时最好先不要用倒栽儿,因为鸟儿上架初期乱飞乱窜,容易弄伤翅膀。过几天鸟儿认架后再换成倒栽儿。上架第一天最好用手架着,使鸟儿不再怕人,脖线长短为15厘米左右。无人看管时和晚上要放在离地面10厘米左右的地方,以防鸟儿上吊。
2、叫远:训鸟者手拿麻子引鸟啄食,每次喂食都是这样,这样喂它几次后,鸟儿见手不再感到害怕,反而知道那里有美味的食物。以后手稍离开一段距离,使鸟能看到麻子但啄食不到,在饥饿状态下鸟儿就会飞到手上啄食,如果不飞到手上吃麻子,那就继续饿它,不要着急,第一次上手是需要有一定的耐心的,鸟儿在手上啄食几粒麻子后再把它送回架上。经过几次训练后加长距离,训练距离超过1米时就可以解开绳子远距离叫远了。叫远距离一定要到10米以上才可以,不然鸟儿会有飞逸的危险。
至于什么时候给鸟解开绳子,就要看鸟儿的饥饿程度和训鸟者的经验了。受训的鸟儿每天只在下午训练完毕后给一顿饱食,平时是不喂的。鸟儿在每次接受训练前都已经饿了一整天了,只有这样它才听主人的命令。无论训练者走到哪里,鸟儿眼睛都随着训练者转,这时就可以试着将鸟儿解开了。解开脖锁后,鸟儿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训练者手中的麻子上了,所以不会飞走,张开手鸟儿就会飞到手中吃麻子了。距离由开始的一米,加长到两米、3米,最后训练者快速的跑到10~20米远的地方张开手,鸟儿也能飞过来,叫远就完成了。
3、腰转:就是蜡嘴雀围着训练者的腰部转圈。让鸟儿站在左手,右手放上麻子诱鸟飞过来口啄食,不等鸟儿吃到麻子,右手移向后方握拳,鸟儿也就随着向后飞,这时左手也移向后方使鸟儿站在左手上,奖励鸟儿一粒麻子,以后左手向后移的距离慢慢变小,甚至不向后移鸟儿也能围着主人转圈飞到手上,腰转就训练成功了。
4、打弹:打弹是黑头蜡嘴雀的强项,一般是一大一小两个弹子,训练者连续抛向空中让鸟儿飞起来接住,送回训练者的手中。
训练者将手中的麻子扔向鸟嘴的上前方,诱鸟儿张开嘴接食,经几分钟后即能训成。鸟儿接食几粒麻子后,突然扔出一粒小弹,鸟儿会误以为是麻子而接住,它发现上当后会吐出弹子,训练者要迅速用手接住,不使弹子落地,并喂鸟儿一粒麻子。若鸟儿没有接住弹子,就不给它吃麻子。这样训练几次后鸟儿知道了原来接住弹子可以换取食物,条件反射也就形成了。在鸟儿接住第一粒弹子(俗称底弹,直径8毫米)后,不要急于用手接弹子,鸟儿见不到食物是不会吐出弹子的,这时扔出第二粒弹子(俗称盖弹,直径12毫米),它会张开嘴继续接第二粒弹子的,但它可能接不住或者是在接第二粒弹子时吐出第一粒弹子,经过多次训练便可一口气接住两粒弹子了。
鸟儿能接住两粒弹子后,就可以训它空中打弹了。训练者左手持鸟,右手扔弹子,第一个弹子扔得低些,第二个弹子扔得高些。这样训练几次后,鸟儿会飞起来追第二粒弹子,如果鸟儿不飞起来接,那么在扔第二粒弹子的同时左手轻轻的向上托鸟,鸟儿就会飞起来接第二粒弹子了(俗称一座一起)。训练几次后,再慢慢的扔高第一粒弹子,鸟儿就能飞起来接第一粒弹子,当鸟儿接住后不要等它落回来,右手迅速的扔出第二粒弹子,并且比第一粒弹子要高出许多,鸟儿就会继续向上飞起接住第二粒弹子,飞回来吐在训练者的手中,这时奖励它一至二粒麻子。这样鸟儿打弹就算成功了一半,以后慢慢的把弹子抛高抛远,训练有素的蜡嘴雀可以腾空接住主人用吹筒吹向30高空的弹子。
光是直上直下的打弹没意思,北京老一辈玩蜡嘴的艺人训鸟打弹的基础之上,继续趟蜡嘴和盘蜡嘴。
趟蜡嘴:由两个人配合完成,第一个人扔出底弹,鸟儿飞起来接住后,另一个人在鸟的前方扔出盖弹,鸟儿继续向前飞接住弹子,并且把弹子送回第一个人的手中。注意第二个人扔弹的方向一定人固定,距离慢慢的加长。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鸟儿就能接住第一个弹子后向一个方向平飞,训练好的蜡嘴雀能飞出500米左右,另一个人在预定位置等鸟儿飞过来,当鸟儿飞过来后,用吹筒吹出盖弹,鸟儿见到弹子会向上直飞接住盖弹,接住后掉头往回飞,将弹子送回第一个人的手中。
盘蜡嘴:蜡嘴雀接住第一个弹子后,训鸟者并不急于扔盖弹,而是让鸟儿在空中盘飞,一圈比一圈大,一圈比一圈高,当达到一定圈数后,训练者用吹筒吹出盖弹,鸟儿见弹子后向上飞起接住并送回主人手中。盘的大小和盘的圈数与鸟儿自身素质和训鸟者的水平有关,成绩优秀的蜡嘴雀能盘5~6圈。另外也并不是每只鸟儿都能玩盘的,能玩两盘以上的鸟儿就已经不错了。
训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所以需要训练者有足够的耐性,要尊重鸟的习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欲速而不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3
这叫腊雀鸟,腊嘴鸟,也叫铜嘴,黑头的是公的,叫声很好听,一般训练打蛋的鸟都是用腊雀,打蛋不分公母。
第2个回答  2014-01-10
学名黑尾蜡嘴雀母鸟。是今年的雏鸟看的出来。我这边叫皂,母的叫灰。纯北方东北种的。母的也叫。
第3个回答  2014-01-02

黑尾蜡嘴雀(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