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早年是干什么的?

谁知道啊?

赵本山、男、汉族、1958年7月19日生于辽宁省铁岭市开原莲花乡,曾在西丰县剧团、铁岭县剧团先后担任演员、团长、铁岭民间艺术团演员。现任辽宁民间艺术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1982年 辽宁省农村小戏调演,主演拉场戏《摔三弦》,获优秀奖。 1984年 拍摄电视戏曲片《摔三弦》,担任男主角,获首届中国戏曲电视剧“鹰像”三等奖。 1985年 主演电视戏曲片《双送鸭》,获全国电视戏曲片二等奖。 1986年 参加东北三省首届民间艺术节,主演拉场戏《1+1=?》,获表演一等奖、最高探索奖。电视戏曲片《双扣门》,获东北三省电视剧“金虎奖”。 1988年 《双扣门》又获“金三角奖”。 1989年 参加辽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拉场戏《麻将、豆腐》,获“十佳”演员第一名,节目为三个最佳节目之首。同年拍摄电视剧《过了这一村》,担任男主角,获“飞天”二等奖。 1990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相亲》获“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第一名。同年拍摄的电视戏曲片《摘幌》担任主演,获“飞天”三等奖。 1991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小九老乐》,获“活力28杯”春节晚会最佳节目一等奖。 1992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我想有个家》,获“春兰杯”戏曲类一等奖。主演的电视剧《一村之长》,获“飞天”奖。 1993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老拜年》,获:“春兰杯”戏剧类第二名。 1995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牛大叔提干》,获小品类二等奖。同年经辽宁省文学艺术联合会、辽宁文艺新星评选委员会审定,被评为“辽宁文艺新星”。 1996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三鞭子》,荣获小品类二等奖。 1997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红高粱模特队》,获“春兰杯”二等奖。主演电视剧《一乡之长》,获辽宁长篇电视剧一等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8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拜年》,获“伊利杯”二等奖。 1999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获一等奖。拍摄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荣获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优秀故事片奖”、“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被辽宁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德艺双馨”艺术家。 2000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钟点工》获一等奖。七月,任电影“幸福时光”男主角。 2001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卖拐》获一等奖。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中,担任导演及男主角。 2002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卖车》获一等奖。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续集》中,担任导演及男主角。 2003年 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心病》获一等奖。被先为全国人大代表。 2001年 被聘请为铁岭市形象大使。 2002年 被共青团辽宁省委聘请为辽宁青年志愿者形象大使 2003年 被辽宁省国、地税局聘请为辽宁税务形象大使 2004年 被沈阳市旅游局聘请为沈阳市旅游形象大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9
倪萍访谈 自1984年的春节晚会上播出了第一个小品以后,小品这种形式立即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形成了一股“小品热”。小品这个以前并不被人注意的表演形式,成了每年春节晚会大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在以后的几年里,相继出现了一大批专业或兼职的小品演员,其中东北人居多,像赵本山、巩汉林、范伟、潘长江、黄宏、高秀敏等等,人称“东北现象”。究其原因,一是语言优势。东北话是以普通话为基础,最接近于普通话的方言,因此东北人说话基本上其它地方的人都能听懂。听得懂的人多了,影响自然就大。二是文化优势。东北的气候四季鲜明,冬夏之间的温差可达到五六十度。特殊的自然环境培养了东北人乐观、豁达、朴实、幽默的性格,可以说,东北人天生就具备幽默的素质。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东北的地方戏“二人转”,也是培养喜剧演员的摇篮,像赵本山、范伟、潘长江、高秀敏等,都是出色的二人转演员。 “二人转”是在清朝年间,由关内传入东北的莲花落和当地的萨满教舞蹈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叫“蹦蹦”。演员在表演时有说有唱、又扭又浪,很受群众的喜欢。这种“蹦蹦”逐渐演变成了东北的地方戏,根据表演人数的多少分为单出头、二人转、拉场戏等多种形式。其中二人转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因为它既有很强的表现力,又不需要太大的场地。在寒冷、漫长的冬季,二人转的表演经常是在农家的炕头上进行的。二人转对演员的基本功要求很严,说、学、逗、唱要样样精通。表演的时候,一般是来一段“说口”,然后是正唱,最后是一些相当于现在小品表演的杂耍之类的东西,逗观众们乐。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二人转本身就是一种小品表演,因为这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一段好的“说口”,能够留住观众,避免冷场,正唱才能进行下去,这也是一种“促销”的手段。另外,唱丑角的男演员一般都有点绝活儿,或是会杂耍,或是会乐器,或是会模仿,总之得有点看家的本事。可以说,一个好的二人转演员,必须是个全能演员,干什么都行。正因为如此,唱二人转的演员们,一旦演起小品来个个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小品在春节晚会上露面以后,便“一路高歌”,持续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于是人们担心,小品会不会也像其它一些艺术形式那样“昙花一现”,不可避免地进入低迷状态。基于这个考虑,1996年5月10日,中央电视台《倪萍访谈录》节目组到开原市莲花镇采访,拍摄专题片《小品能够火多久》。拍摄小组来到本山的老家,采访了本山的邻居和亲属,这其中有本山的二叔赵德明,自然还有我妈———本山的干妈。妈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农村的老太太,竟然上了中央电视台,在全国人民面前露了一把脸。 通过拍摄的过程,拍摄小组对东北,尤其是莲花人的幽默天性有了深刻的了解,似乎也找到了“莲花为什么会出了个赵本山?”这个问题的答案。本山的小品是深深地扎根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的艺术,正是这块土地提供给他丰富的养分,才使得他这棵艺术之树始终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在随后的几年里,本山又和著名演员宋丹丹合作创作出了小品《钟点工》、《昨天、今天、明天》,把小品的创作和表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山的每一个小品,几乎都会留下一两句经典的语言时兴一阵子,像“脑袋大,脖子粗,不是高干就是伙夫”、“没事你走两步”、“他比你还难看”、“正宗的猪腰子脸”等等,真是数不胜数。说起来很有意思,因为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中的一句台词:“你穿上马夹我照样认得你”,造成了商店里的马夹严重滞销,惹得商家们要“状告”赵本山,赔偿他们的损失。由此可见,本山小品的影响力有多大!本山的小品是来源于生活,和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可以相信,只要本山的根不离开这块土地,那么他的小品就一定会长盛不衰,继续火下去。
第2个回答  2014-04-30
很早的一个小品了,非常搞笑,我只看过一次,是他和范伟演的。内容好象是范伟是个开饭店的,赵本山开始演一个瞎子拿苍蝇拍去人家饭店检查苍蝇乱收费。刚进饭店,最后还把苍蝇排卖给范伟了。然后他又演一个女的去收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