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生平故事和名言有哪些?

如题所述

生平故事:

孔子问礼,孔子向老子请教《周礼》,《史记》中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日:‘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之,若是而已。”

函谷留书,在函谷关传下《道德经》。周王室内乱,老子因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于是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在函谷关遇到了守关官员关尹,“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关尹对老子持弟子礼,问道老子,老子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名言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民之从事,常於几 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