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聋人毕业生找不下工作?

如题所述

听力残疾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听力,所有工作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方便。就业现状堪忧,就业问题突出,其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就业率低

我国一直存在着残疾人就业率低的问题。了解到几所高等学院聋人大学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普遍只有40%~50%,远远低于同时期健全大学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

2,就业岗位层次低

聋人毕业生毕业后,大多难以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据调查,80%已就业的聋人大学生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和那些没有接受过大中专教育的流水线工人一起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岗位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但薪资水平低。而且由于听力残疾,沟通不便,在与健全人进行岗位竞争时常处于劣势,岗位晋级、调薪的机会少,职业发展空间窄、职业发展前途渺茫。

3,就业风险大

首先,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接纳聋生工作是因为要应对国家政策,或是要享受国家给接收残疾人的企业的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并非从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角度来接收残疾员工。因职业生涯发展不顺利、前景渺茫;最后,聋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包括对工作的胜任度也会增加就业的风险性。已经就业的聋生随时都可能失业,聋生隐性失业现象较多。用人单位因为聋人生理上的缺陷,即便是招聘进去工作,依然在心理上很难真正接受或重用他们。

4,就业薪酬、待遇低

聋生的工资收入总体水平较低。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家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他们最看重的是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多少效益,聋生由于先天的缺陷与自身的不足,一些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聋生怀有歧视和偏见,心理上会认为他们身有残疾,岗位工作能力不如健全人,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信任度不高,因此在工作岗位和任务分配时常常安排聋生做一些最简单低级的工作,所以每月聋生拿到的薪资也比健全人少。

促进听力残疾人就业的对策

1,改革、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造就适合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人才。

在接待听力残疾求职者求职登记时,要摸清他们的培训意向,根据他们的特点和意愿,与社会教育培训部门合作,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推行以岗位定培训,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积极拓展就业空间,使培训服务于就业。要重点培训如电器修理、汽车维修、艺术设计等适合听力残疾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的职业技能。

同时,必须加大特殊教育的改革力度,改变特殊教育落后的现状,提高听力残疾人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高等、职技院校要根据用工单位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以培养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

2,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引导听力残疾人就业。

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举办职业指导讲座,培养听力残疾人正确的就业市场意识;二是组织专门的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引导听力残疾人调整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三是开展职业见习试点工作,让没有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获得就业经验。

3,努力开发就业岗位,为听力残疾人提供好的就业信息服务。

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力度,提高运作效率,建立人才档案库。特别是近来社区就业岗位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应密切联系街道、社区做好信息收集工作,专门收集一批适合听力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信息,并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对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可与北京创业指导中心联系,挖掘新的创业项目,设计开发适合的就业岗位,指导和扶持听力残疾人创业。

4,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促进听力残疾人就业的舆论环境。

应设立政策发布栏、开通寻呼热线,对用工单位采取鼓励与惩罚措施,利用各种新闻广播媒体等途径提倡全社会都要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5,制定扶持听力残疾人就业的新政策。

就业歧视已成为和谐社会的隐患,应立法禁止。可考虑以法律手段,参考视力残疾人的就业保护特殊政策,对一些社会岗位和领域实行准入制度,规定这个岗位和领域专门由听力残疾人来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