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动车,地铁,磁悬浮列车主要区别是什么?工作原理各是什么?

如题所述

高铁:顾名思义就是速度高的铁路。高铁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新建异于既有线提速。要点是时速不低于250及客专性。、高速铁路非常平顺,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高速铁路都是无缝钢轨,而且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采用的是无砟轨道,就是没有石子的整体式道床来保证平顺性。目前各国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最小行车间隔时间4分钟及其以下(日本可达3分钟)的要求,扣除维修时间4小时,则每天可开行的旅客列车约为280对;如每列车平均乘坐800人,年均单向输送能力将达到82000万人。

动车:一般指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区别于拖车。动车和拖车一起构成动车组。中国的动车组列车分为三大级别:高速动车组(时速250及其以上,标号G,主要对应高速铁路),目前还没有上限时速;一般动车组或中速的(标号D,时速160和200公里,主要对应快速铁路)、低速动车组(南车青岛公司把技术能力下延而研究时速140公里的,以适应城市轻轨)。高速动车组时速在不同时代标准不同,在中国是不低于250的:时速250、300、380、400等的。

地铁: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对该词有两种理解: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在中国大陆,地铁车型往往被分为A、B、C三种型号以及L型。限速:由于集电靴在高速之下难以准确地抓紧带电轨,故采用轨道供电系统的铁路限速不能太高。一般而言,采用轨道供电系统的列车的时速上限是约130公里(70英里)。为此列车的运行间隔被设定10分钟以下。莫斯科在交通尖峰时段更每隔一分钟就有一班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方式可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由政府或自治团体来营运,被称为公营。另一个则是由民营企业营运,是为民营。同时还存在着第三种营运方式,经营者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出资者则是公营团体。

磁悬浮:磁悬浮列车是由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主要有超导型磁悬浮列车、常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以及常导型中低速磁悬浮。2010年4月8日,中国首辆高速磁悬浮国产车在成都交付。标志着该企业已经具备了磁悬浮车辆国产化、整车集成和制造能力。该高速磁浮列车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公里。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8~7分钟。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斥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设计,是一种排斥力悬浮系统,利用安装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的悬浮电磁铁,和铺设在轨道上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排斥力使车辆浮起来。就是说,轨道产生磁力的排斥力与列车的重力在一个相应平衡的数据时,列车就会悬浮起来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保持一定的间隙(一般为1—10cm),因此运行安全、平稳舒适、无噪声,可以实现全自动化运行。磁悬浮列车的使用寿命可达35年。

除此之外还有:

轻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与“地铁”相对应,城市公交系统中的有轨电车、导轨胶轮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轻轨列车在技术上完全不同,因此不属于轻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轻轨指的是在轨距为1435毫米国际标准双轨上运行的列车,列车运行利用自动化信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中采用中型铁路系统,路面电车每小时可载客约7000人;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万人次的成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该标准仅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

电车:电车用电做动力的公共交通工具,电能从架空的电源线供给,分无轨和有轨两种。无轨电车动力性能最高车速一般不低于50公里/小时。加速度电车从60V的直流电压起步,并以最快速度变换到600V后达到最高车速所需时间,一般为米/秒2。爬坡能力,一般不低于9%。涉水深度,不得超过米,即水面不淹及车轮钢圈为准。偏线距离指无轨电车在偏离架空线行使时所允许的最大间距,一般为左右各4.5米。电车的电耗经济性,电耗费占无轨电车营运成本的约25%左右,电耗单位为度/百公里。最经济的通电车速为分段加速。

所以啊,不同轨道系统的差别是很大的,不要光看他们样子长得差不多,你看到的只是列车,没看到列车里面的动力系统、轨道的铺建技术、信号控制系统的建设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