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到底是骗局还是事实?

如题所述

“筹”很多都是隐藏在真实下的骗局!在我们生活中,“筹”作为大病救助中救人的初衷确实是好的,但是“筹”在法律上的疑问、监管的缺失,审核的缺失、追责的缺失使得它成为了网络诈骗新的温床。

以下事例是对于“筹”美丽面纱下丑恶面貌的揭露!

一.仅仅因为家人之间的不信任,同一个患者发起先后两次筹款

二.德国留学生患白血病申请筹款,而去德国留学需要强制办理德国的医保,能够100%报销,却卖惨筹款50万。但是他在德国治病并不需要花钱,这50万都是利润!

三.另外据媒体报道,《网友众筹所救女婴去世 父母晒旅游照被质疑》。父母称婴儿重病无力救治,发起筹款10万,而后婴儿去世,本来“无力救治”的父母突然却到处旅游了。

如果你付出了爱心和善心,却被那些以耨李为目的的人骗走,难道不属于众筹平台的责任吗?人过众筹平台没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又何谈所谓的慈善呢?如果众筹平台以为逃避责任,众筹平台毕竟成为诈骗者的温床。

如果众筹项目没有足够的监管监督,很可能或者已经成为一种“创业方式”:

具体的工作流程:黄牛找到合适的病患,病患提供自己的信息给黄牛,黄牛将信息交给捐头儿,之后由捐头儿进行润色并发布到众筹平台。

比如,一个患者治病需要20万医药费用,捐头儿进行润色之后按照50万发布。众筹成功之后,病患可以得到10万(可能远没有10万)治病的费用,如果有医保或者其他保险还能进行相应报销。黄牛获得人头费或者相应比例分成,而捐头儿到身下的几十万余款。

因此,我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做好足够的监管,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让“筹”真正帮助到有需求的人,而不是让“有心人”钻了空子。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捐款的时候保持理性,不要浪费了自己的爱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1

众筹是一个不错的商业形式,不过投资是有风险的,但是很多众筹项目在宣传中都会刻意淡化风险,还有一些投资者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认知,完全是凭主观印象去参与众筹,就造成了一种现象,众筹成功了就是真实的良心企业,众筹失败了就是骗子。

市场上常见的众筹项目很多,有规范的也有违法的,不了解这和项目的人建议在正规的众筹平台选择项目,这里不打广告,你自己去找,如果你找不到靠谱的平台的话,说明你也不适合参与这样的项目,建议你还是选择稳健的项目去投资。违法的众筹叫做非法融资,一般都是通过类似传销的形式,不停的拉人加入,许诺给你高额的回报,利益动人心啊,不过利益越大,风险就越高,骗子集中的就越多,所以在选择高回报的项目的时候一定要三思。

众筹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主要是吸纳民间限制资产,门槛低,收益还不错,有点类似购买股票,跟投人没有管理权,也无法控制资本运作的流程,只能被动的承受收益和风险。平台很多在创建的时候都是免费的,为了吸纳用户,后期会有抽成,也就是说有时候你的利润首先要缴纳平台费用,并且是预支收益,如果项目失败了,平台也不会免去你的费用,这个数值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影响也不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众筹的发起人在发起项目的时候需要制定详细的发展方案,但是这个是由平台来审核的,跟投人只可以看到一个不是很详细的时间流,不过对于项目的介绍和发展前景这一块还是比较详细的,你需要自己进行衡量再确认是不是要投资。

现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也有众筹项目,不过比较简单,和购买产品差不多,可以看成是消费,不是投资,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价值都没有经过考验,有点类似于夺宝的感觉,也是为项目做资金支持。

众筹的风险有多大,这里给你分析一下,众筹初期处于我有想法有思路有一定的资源,但是缺钱的状态,你的钱到位了,那我就可以着手做了,项目一般都是概念性的项目,也就是没人做到我想法的这个高度的,那我那你的钱去做,做好了大家分钱,做不好大家一起亏,要说风险有多大,那可以说是无限大,不过众筹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有风投融资了,不会靠着众筹这点钱一直支撑,所以相对的风险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所以投资众筹项目的时候要有心理准备。

第2个回答  2017-05-27
众筹模式最近两年非常火爆,但是99%创业者都对众筹有个误区。众筹模式怎么做,才能规避法律风险?如何用众筹模式,快速的筹集到资金?

去年有个特别火的项目,我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叫“100美元当美国房东”,这个是平安集团推出的一款海外购房众筹项目,100美元一份,每人最多只能买10份,众筹的目标资金为100万美元。

如果在30天内完成众筹目标,该项目就宣告成立,如果在30天内众筹资金不足,则平安集团会把所有的众筹款退还给参与者。如果众筹项目成功,平安集团承诺的收益是每年4%-5%,而且两年后,如果卖掉房产,预计可以获得20%的差价收益。

所以,从以上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众筹的三个关键点:

1.一定要是开放式基金,比如平安集团这种,只有像他们这种开放式基金,才拥有向公众募资,并承诺回报的合法资质。

2.项目得有吸引力:比如,100美元就可以投资美国房产,可以享受每年的收益,还可以赚房产升值的差价,非常有吸引力。

3. 有安全保障:有大公司全程担保,保障资金安全。

以上三条,缺一不可,尤其是第一条,如果发起众筹的主体,没有合法资格,那中国的法律是不保护这种众筹项目的。

所以,严格来说,目前绝大多数的小企业或个人开展的”股权众筹”丶“债权众筹”等众筹项目,是不合法的,只是因为资金小,人数少,所以民不举官不究。所谓“股权众筹”,就是邀请公众集资入股,创办公司或者投资项目,承诺收益。所谓“债权众筹”,就是相当于向公众借钱,然后许诺高额回报。

大家注意,这两种方式,如果人数众多,很容易演变成“非法集资”,小打小闹没人管你,一旦你做大了,风险非常高,几年前的“吴英案”就是这样,在自己都浑然不觉的状态下,犯了法。我在这里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如果你想做众筹,千万不要对客户许诺现金收益,因为你一旦承诺了,这在中国的法律框架内,是不被允许的。

那什么样的众筹是合法的呢?只有一种:实物众筹,也就是说相当于很多人去众筹一个商品,预售只是一种提前消费,以获得未来的实物回报。比如:京东上的很多众筹:空气净化器丶智能手表,以及美容院的会员卡等。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有一个学员是做美容行业的,去年准备开一家高端美容院,她问我:“蓝海老师,我现在手上只有100万,但是这个项目预计要投资200万元,我要怎么办呢?”我帮她设计了一个众筹办法:她自己投资100万,占51%的股份,剩下的100万拿去众筹,每人投资1万元,招募100个合伙人,只要投资1万元,就是美容院的白金卡顾客,可以拥有1万元的等值消费额度,美容院里的任何项目都可以享受,并且可以打折;而且从第二年开始,美容院从利润里拿出50%来进行分红,一直分到每个人拿回1万元现金为止。结果,她把这个众筹方案在微信里一发布,不到一个星期,就筹到了100多万,后面还有人要往里投,她非常高兴,问我要不要再多开一家~!

这么做的好处有以下3个:

1.她自己拥有了一间高档的美容院,并且因为是承诺给实物---白金会员卡,所以,没有任何“非法集资“的风险。

2. 这100个合伙人,因为自己有出资,所以,经常会带朋友来,根本就不愁没有客源。

3. 对出资人来讲,这个项目第二年很容易回本,那1万块钱的美容卡,完全就是白得的,所以大家才会纷纷要求加入!就算第二年生意不好,赚不回那1万元,出资人自己平时也要做美容,而且还是在高档的美容院里做,自己消费也可以把这1万块的额度用掉,所以它对出资人来讲没有任何风险。

综上所述,众筹玩好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资源整合方法,可以让别人手中低效率的钱,转换成企业手中高效率的资本。但众筹这种模式涉及到金融,所以大家在做的过程中,千万要谨慎!
第3个回答  2017-05-03

众筹是什么?众筹就是一些很次的设计或产品利用互联网的人群进行融资(为什么是次产品或设计,因为好的产品或设计都是被资本追着跑的,不需要众筹),以达到批量生产或销售他们的设计或产品。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让网友先交钱,然后如果最后总钱到达了预期值,那么网友交的钱最后就会变成众筹的产品,就相当于拿钱买产品,而且是实验性质的产品。这差不多就是众筹的过程。

最可怕的是众筹就是一个打着怀旧的幌子,或者说成高大上的互联网+,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才能勾起网友们的情绪啊,有了情绪才能完成他们的众筹啊,所以所有众筹网上都是一片乌烟瘴气,骗子加托的地盘。那些骗子已经把这种玩法玩到了最高境界,稍不小心你就入套了。

如果遇到救助式众筹,生病等等,觉不可以同情心一起就众筹,一定要知道真相,不然这种模式只会越来越多,看清是不是杜撰的,在逻辑上是不是有什么漏洞或者最好亲自打电话去问清楚具体状况,当然,电话也可以是假的。一般这样的众筹不要参与,因为真正需要帮助不会上这样网站众筹的。

还有那些兜售情怀和连产品都没有的众筹。。。。

所以,结论就是众筹就是骗子。现在很火只是它是外国传进来的,其目的本来就是向陌生人展示自己的创意或者产品,争取得到欣赏者的支持,传到国内就成立那些骗子骗子的手段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