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吉县茶拉卡硼矿(3)

如题所述

茶拉卡硼矿属阿里地区革吉县亚热乡管辖。茶拉卡东侧有简易公路通过,南行10公里到亚热乡,北行70公里到雄巴与黑河(那曲)—阿里公路相接,再东约1500公里到达安多乡,交通不方便。

茶拉卡总体为一北北西向长圆形的半干盐湖,面积约6平方公里。西部和南部为芒硝盐盖,东北部为积水区,雨季积水面积为3.13平方公里,水深0.05—0.8米;干季积水面积只有1.17平方公里。湖区海拔4570米。

湖相沉积可分为三层。上部是灰色硼砂芒硝层,厚0.12—4.25米,呈透镜状,是最主要的含硼矿层。中间是黑色粉砂质淤泥层,呈水平的层状,厚0.58—7.2米,分布稳定,上部含硼较多,为硼砂碳酸质粘土层,有少量砂糖状硼砂小透镜体,是传统采硼的主要层位,向下硼含量降低。最下部是灰黑色湖相含砾砂层,厚度大于0.25米。固体硼矿工业储量70万吨,暂不能利用储量20万吨。湖水中还含氯化锂515毫克/升,氯化钾2867毫克/升,碘0.45毫克/升。

1956年,西藏地质局八四一地质队根据群众报矿,首次对茶拉卡进行了为时两天的踏勘检查,肯定茶拉卡有进一步工作意义。

1961年,中国科学院冷冰队长率西藏综合考察队进藏(地质部派郑绵平参加综合考察队),郑绵平等人踏勘检查茶拉卡,施工浅钻6个、浅井7个,进行了较详细的矿物成分研究,提交硼矿储量6.2万吨。同年9月,西藏地质局藏北地质队普查一分队刘庭榕、王永坤等对茶拉卡硼矿进行了较为正规的普查工作;西藏地质局测量大队也对茶拉卡硼矿进行了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施工浅钻46个,进尺233.5米,并用浅坑控制了矿体,测制了第四纪地质剖面15.5公里,填制了第四纪地质草图和湖区第四纪地形地质图。于1963年5月提交了《茶拉卡硼矿普查报告》。1975年,该队对茶拉卡硼矿进行了一定工作,提高了对硼矿的控制程度,经地质局审定的能利用储量为76.23万吨,为一中型矿床;暂不能利用储量为14.11万吨。

西藏阿里行署于1985年组织当地村民土法开采茶拉卡硼矿,两年共采硼晶约2000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