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中侏罗世聚煤阶段

如题所述

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以西北地区最为重要,在华北、东北及华南区也有分布。由于多属内陆湖沼相沉积,彼此分割,含煤盆地类型比较复杂,岩性岩相及含煤性变化很大。如广泛分布于西北诸盆地的三工河组、八道湾组、西山窑组含煤岩系以类前陆型、断陷型为主,含煤岩系沉积厚度较大,煤层发育,局部地区煤层巨厚,不仅是主要煤炭产层,也是该区煤成气的重要源岩。在鄂尔多斯盆地为大型陆内坳陷型含煤沉积,在盆地北部神府煤田仅2号煤层(厚3m±)就在数千平方千米范围内稳定分布,是鄂尔多斯盆地值得重视的油气源岩。在华北东部及东北地区,以裂(断)陷型沉积为主,如门头沟群(北京)、下花园组(河北)、大同组(山西)、石拐子组(内蒙古)、北票组(辽宁),这些含煤盆地面积小,互为分割,分布零星,而且因为火山活动比较强烈,可采煤层及富含腐殖型有机质的暗色泥质岩分布不均,变化甚大,后期保存不佳,尚未发现与之相关的油气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