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如题所述


红花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干燥的管状类花卉,它的花片长,色泽鲜红,质感柔软。红花药用价值高,药用历史已有一千多年,那么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吗?也许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不过没关系,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红花的基本介绍
菊科红花属中的栽培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黄蓝、红蓝、红蓝花、草红花、刺红花及红花草。红花产量和含油率均高,栽培管理简便,适于机械耕作,是一种新兴的油料作物。药用红花一般为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夏季花橙红时采摘,阴干、晒干或烘干。
用红花油可制造人造奶油、烹调油、蛋黄酱和色拉油。含亚油酸高达73-80%,是一种很好的干性油;不含亚酸,适于生产醇酸树脂,花中含黄色素20-30%,含红色素0.3-0.6%,带壳饼粕中蛋白质含量为19%,去壳饼粕蛋白质含量为36%,中国栽培红花历史悠久,自魏至今的1700多年间,河南省作为主要红花产区而保持至今。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新疆、河南、四川和浙江等地为主要产区。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一、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味辛,性温。功效:活血祛瘀,通经。
【主要成分】
主要含红花色素类、红花苷类以及红花油等多种成分。
1.色素类:红花黄色素A和B。
2.苷类:红花苷、前红花苷、红花明苷A。
3.脂肪油类:有硬脂酸、花生酸、亚油酸、亚麻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等甘油酯类的红花油。
4.多酚类:绿原酸、咖啡酸、儿茶酚、焦性儿荼酚、多巴等。
5.挥发油类:乙酸乙酯、苯等。
6.氨基酸类如赖氨酸等。
7.多糖类红花多糖、丙三醇~呋喃阿糖一吡喃葡萄糖苷、木樨草素-7-O葡萄糖苷。
8.甾醇类胆甾醇、β-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
(一)抗凝血和对血脂
1.抗凝血:有抑制家兔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能显著的降低血栓长度和重量,因而红花具有抗凝血和抗血栓的作用。
2.血脂实验报道红花有降低血脂和升高血脂两种相反的作用。
降脂:口服红花油可使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之家兔的血清胆固醇、中性脂肪酸、β-脂蛋白显著降低,主动脉壁的总胆固醇、总脂量降低,使主动脉壁内膜斑块的面积和厚度以及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心肌内小动脉的病变均得到减轻,说明斑块有消退的倾向。
升脂:有报道家兔口服红花水煎剂90天,血脂明显升高;红花油可致家兔肝脏内大量沉积胆固醇并引起早期肝硬化,不能防止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二)扩冠和扩管
本品水煎剂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能轻度兴奋心脏。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等动物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有扩张股动脉的作用,能增强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三)收缩子宫和雌激素样
对动物离体和在位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小剂量可使之节律性收缩,大剂量则使自动收缩加强,甚至痉挛,对妊娠子宫的作用更为明显。这与兴奋组胺H1和肾上腺-α受体有关。
本品水煎剂周围注射,可使摘除卵巢的小鼠子宫重量明显增加,提示红花有雌激素样作用。
(四)增强免疫和抗炎
1.增强免疫:红花对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2.抗炎:红花黄色素小鼠腹腔注射对实验性足跖肿胀,增强的毛细血管通透性,肉芽肿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二、红花的食用方法
教你制作二花粥:
二花粥的制作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
辅料:红花6克,菊花6克
调料:白砂糖10克
教您二花粥怎么做,如何做二花粥才好吃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红花、菊花洗净,去杂质;
3.把粳米放入锅内,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置旺火上烧沸;
4.再用小火熬煮至八成熟时,加入红花、菊花、白糖搅拌均匀,继续煮至粥熟,即可盛起食用。
红花的营养价值
1.药用红花,含有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红花苷、红花黄色素和黄色素。另含红花油,油中包括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等。
2.果实称白平子,含“红花子”油,油能降胆甾醇和高血脂;软化和扩张血管,防衰老,调节内分泌。
红花的选购以花色红黄、鲜艳、干燥、质柔软者为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