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推荐管仲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管仲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叫鲍叔牙的朋友,经常往来,关系不错,鲍叔牙很了解管仲的贤能。当时管仲家里很贫穷,经常占便宜,但是鲍叔牙毫不在意,始终对管仲很好,因为他知道管仲家里很穷,他需要那些。后来,鲍叔牙做了齐国公子小白的家臣,管仲做了公子纠的家臣,各为其主。

等到小白登位成为齐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禁。这时鲍叔牙向桓公推荐管仲。于是管仲被任用当了齐国的宰相后,后来齐国被治理的很好,齐桓公称霸,九次会合诸侯。这些成绩全靠管仲的谋略。但世人也夸赞鲍叔牙如此了解管仲。

鲍叔牙(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鲍氏,名叔牙。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早年辅助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管仲为相。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参与“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

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说:“我不得志的时候,曾与鲍叔牙合伙作买卖,分利润时,都是取大的那一部分。鲍叔牙不认为我贪婪,而是知道我贫困。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业,但是事业发展不顺利,之后我也更加穷困,鲍叔牙不认为我愚蠢,而是知道我做事的外部条件不具备。我曾经数次当官又数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无德无才,而是知道我是没遇到好的君主。

我曾三次在打仗时不积极参战,鲍叔牙没有认为我胆小,而是知道我挂念老母亲。公子纠败了,召忽为公子死了,我却忍受囚禁的屈辱不自杀,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羞耻之心,而是知道我不在意小节,在意的是能否平定天下。生我的人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牙啊!”

鲍叔牙推荐了管仲之后,把自己官职置放在管仲之下来辅助他。后来鲍叔牙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作官,封有地的就达十几代,而且有很多都是著名的政治家。天下人称赞的不是管仲的贤能,而是称赞鲍叔牙能够了解举荐贤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