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是如何指引教育发展的?

如题所述

教育指引教育发展的途径: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扩展资料:

教育目的功能:

1、导向功能

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教育目的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目标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能给教育指示未来方向,还包含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具体路径。具体表现为一是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教师知道自己教学的重点,二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

2、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是一种结果指向。有目的、有意识、有要求的教育目的能够指引学校办学方向和指导制定培养目标,进而激励学校和教师为达成教育目的而努力工作。

3、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当然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可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评估或教育督导行为中。

4、调控功能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主要借助以下方式来进行,一是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把握上;二是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三是通过标准的方式来进行调控,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标准要求,教育者根据这一标准调节和控制自身对教育内容或教学方式的选择等。

5、选择功能

教育目的选择功能集中体现在教育活动与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校和教师都会无例外地根据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决定哪些研究成果和社会文化可以进入教育内容,哪些则应受到批判和抵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2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前苏联及我国一般是从社会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而英美国家的教育学家一般是从个体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

如果围绕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来定义,可以把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指人有意识地通过若干方法、媒介等形式向他人传递信息,期望以此影响他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帮助或阻碍他人获得某种(些)观念、素质、能力的社会活动。

处于前者角色的称为教育者,处于后者角色的称为教育对象。这样定义符合所有的人类教育活动,可以作为教育的基本定义。

扩展资料

所谓教育,应当是作为对社会文化的传授、传播。而社会文化,包括文理学科,它应当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是指高层次文化,既抽象的、看不到存在的,比如社会心理、美学和价值,第二层次指从第一层次具体下来的,尽管看不到具体存在,但能切实感觉到它的结构与活动方式存在的,比如政权及其机构,第三层次指表面文化,既看得到又摸得到的,物品或物质的文化。

简单地说,就是精神文化、精神的物化文化以及物质文化。教育的目的,说是教化育人,其实就是让人接受各种有用的知识,以期将这些知识吸收、溶化,能够将其直接作用于社会,或者把这些知识作为基础,升华出新的知识,即发现和发明。

前者像物理变化,接受的人如同一个盛东西的容器,接受的几种东西还是那样的几种东西,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有了些混杂,这大概就是常说的实用型人才——技术或技艺的人才。

后者则类似于化学反应,已经生成了不同的、另外的东西,这类人才能够很好地掌握第一层次的文化,容易形成自己特有的治学思想、理念和方法。这就是创造型人才。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主要就是第一层次的文化、创造型人才的影响。

人类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是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记忆、联想、想象、推理等完整的思维功能,使人的意识能够相互影响并得以传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教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6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除了这三点以外,还有第四点: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一定时期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的校长、老师,首先要弄清楚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因为党的教育方针就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了最权威最明确的界定.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分别于1950年、1957年、1958年、1981年,对教育方针分别有过几次不同的提法.1990年12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1993年2月,这个教育方针被写进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 (以下简称《纲要》) .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执行,其中第五条所表述的教育方针,比《纲要》中的叙述增加了七个字,具体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要求,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最新表述涵盖了教育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培养人的途径”等问题,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方针内涵.它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它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必将指引我国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将有力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重要指导意义.
第3个回答  2020-10-26
教师就像火炬手,用知识点燃学生心目中梦想与希望的火种。但,如何点燃?点燃到什么程度?点燃之后如何引导?这后续的诸多问题,都根源于同一个关键,教育的目的。



许多家长用“上大学找好工作”来劝孩子用功读书,但收效甚微。这本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怀特海所著的《教育的目的》击中了这种思想误区,即把人当成工具的错误思想,而是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为了激发学生,老师也必须有活跃的思想。

/01/

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指出了智力发展的重要年龄段。在12岁之前,孩子的自我发展主要来源于从母亲那里所受的教育。在12岁到30岁之间,会发生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即自我发展。向学生的头脑里塞进太多僵化的知识会有损这种自我发展。为了避免思想僵化,怀特海指出了两条教学戒律:(一)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 (二)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如果儿童仅仅接受大量而肤浅的知识,这无益于激发智慧的火花。当儿童接受少而精的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的认识世界和运用知识。

分科教育有利于规模化组织教学活动和快速师资培训,却人为地割断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学生很难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怀特海看来,教育的主题只有一个,即生活。

/02/

教育的节奏

怀特海认为,人在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学习课程和不同的学习方式。这个教育原则听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在教育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儿童的学习内容往往被人为的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先后顺序的安排。但在怀特海看来,学科学习的先后顺序,应该按照必要优先原则。

怀特海把智力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浪漫(romance)、精确(precision)、综合运用(generalization)。浪漫阶段本质上是学龄前儿童的启蒙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兴奋。在浪漫阶段,儿童对世界的简单认识和激发出来的求知欲,会为正式的教育阶段打下基础。因为教育会系统梳理纷繁复杂的思想。到了精确阶段,儿童开始学习规则和事实,分析前一阶段接触的广泛且模糊的一般事实。这个阶段重视克制和约束,帮助儿童形成专注力。最后学习者会达到综合运用阶段。教育就是对这三个阶段的周期性循环往复。婴儿期浪漫阶段占比较大,精确阶段占比较少,几乎没有综合运用。但儿童期浪漫阶段有所减少,儿童学会聚焦和分析,精确阶段占比较大,并初步综合运用。



婴幼儿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掌握了口语,学会分类,并与他人产生情感联系。儿童在八岁到十二、十三岁学会读写,开始观察和处理问题,通过记忆保留思想活动。青少年在十一岁左右开始有意识地注意精确知识的获得,在十二岁到十五岁学习大量语言方面的内容,例如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欧洲历史。此时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处于浪漫阶段为主,局部的精确阶段。十五岁到十六岁之间,青少年应该进入语言的综合运用阶段和科学的精确阶段。大学生则应该学习如何通过研究具体事物来掌握普遍原理,而不是记住大量细节。

总体的智力发展阶段则是划分为:从出生到十三、十四岁为浪漫阶段,从十四到十八岁为精确阶段,从十八到二十二岁为综合运用阶段。在大周期内含有大量小周期,无限循环。

“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 但是通往知识点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方面的训练。”自由强调的是不限制知识的来源,训练强调的是获取的过程应该有条理性、科学性。这与前面的教育的节奏是一致的,即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会经历浪漫阶段,体验新鲜、好奇的感觉,启发兴趣;然后再经历精确阶段,通过独立思考在有必要的范围内接受重要的知识;最后经历综合运用阶段,即在掌握一些确定知识和养成学习习惯后,有意识地运用所学。

/03/

技术教育、古典教育

数学教育与大学教育

很多人看不起技术工人,进而不重视技术教育。怀特海认为人们应该用自由精神来看待技术教育:“这种教育会处处满足国家的实际需要,把它看作是一种运用原理和提供服务的真正的知识启蒙”。技术学习者也应该学习文学和科学,三种训练相得益彰。科学知识有利于帮助技术产品的生产者增强控制生产过程的判断力,文学知识则有助于提升与之相关的审美鉴赏力。

很多人在中学毕业后就不会再接触古典文化。但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古典文化,对于发展逻辑、哲学、历史、文学的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心智大有裨益。
第4个回答  2020-10-26
教育目的的确定是为了更好的引领教育的发展,所以教育目标是我们每个教者应该完成的根本任务,也是为培养学生更好的发展或者确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