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6年之约,6年相爱,一朝化为泡影

如题所述

01 曲折繁杂的爱情

我们前面已经把三毛整个大致人生观和早前经历讲了。

那现在来看一看关于她向死而生这一套古典悲剧哲学,在爱情当中绽放了一朵又一朵怎样神奇的花朵?

首先大家想到的是关于她和荷西的故事,但在这之前,三毛感情经历曲折复杂,是如今剧本如何都编写不出来的。

那现在就来看一看三毛初恋,那是在上大学时候。

她遇见了当过兵、出过两本书的小学老师,在当时算是一大才子的──“梁光明”

当时梁光明在三毛所读的学校读书,比三毛大几届,属于三毛学长。

三毛那时候就喜欢上了这位学长,如同一个跟屁虫每天跟着,梁学长去点面,她也跟着点同一碗面。

最初梁光明以为小学妹只是狂热粉丝,但忽然有一天三毛出现在操场上,出现在阳光底下,于他手中写下了一串电话号码,就转身跑开了。

而当时梁学长一时傻在原地不知作何反应,三毛已经跑回家等着电话打过来,果然电话打来了,两人也就这样开始了一场神奇的恋爱。

但猜到开始,却猜不到结尾,恋爱最开始三毛父母挺开心,因为能够转移女儿注意力不是很好吗?

可谁曾想,三毛没过多久之后就开始逼婚,要对方一定立马娶自己,但这个时候两人还在读大学,没有毕业谈婚论嫁为时过早。

所以,这事让两人在操场大吵一架,三毛跑回家让父母办理一张护照,准备去西班牙留学,要是不给办护照就选择自杀。

其实啊,三毛只是想试探一下梁光明,如果对方答应自己,那么肯定会撕掉护照然后选择结婚。

但如果真这样,也就注定不会有后来的三毛了,如结果梁光明并没有答应。

1967年随着飞机的轰鸣,三毛那段青春岁月也就结束,开始了她新的人生──万水千山走遍。

02 一个完美主义者需要付出的代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三毛虽然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和极致,但有一个宝贵的地方是别人没有的。

「选择并承担代价」

她愿意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这也正是如今为什么这么多人文艺青年会喜欢三毛的原因,却最终没有成为三毛。

因为我们只想成为那个万水千山走遍,人间百态看遍,但就是不愿成为那个真正愿意承受代价的三毛。

这是之间真正的差距。

我们现在看来,西班牙是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可以有斗牛看,还有西班牙甲级联赛可以看。

但是那个时候是一九六七年,对应到我们大陆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同时也是冷战最高潮时期。

而西班牙在当时既不是北约国家,也不是华约国家,既不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也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相当于一个单独残留下来的法西斯政权。

当时台湾是由蒋家父子执政,而台湾同胞如果留学,基本会选择去美国,或者是英国,没有人会选择去西班牙。

甚至当时很多人根本就听过西班牙。

就像现在我们的学生去巴西或者墨西哥留学,虽然发达,但终归是有一种怪异存在。

所以三毛当时选择去西班牙是真的在要挟自己男朋友,一旦要挟不成,会选择承担这个代价。

但这个代价挺惨重,因为三毛去了西班牙之后,几乎是无亲无故,只有一个他父亲的老朋友──徐耀明。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的人。

三毛最初到西班牙前几个月,什么都没有做,时间基本用在恶补西班牙语。

而当时徐耀白给三毛安排了一个特别好的大学,叫做──马德里大学。

在这样一个好学校,学哲学专业对应的西班牙语就要求更高。

如果学理工科,语言要求不高,会几个基本算式,把一些基本专业术语掌握,这一套语言全世界都可以相通。

哲学不一样,要掌握的复杂庞大单词量可想而知。

但三毛厉害就厉害真的靠自己努力没有出现挂科和任何问题,反而学得游刃有余。

03 万水千山走遍

接下来,三毛想去旅游,并没有钱,最初只能在马德里附近玩一玩,咖啡馆坐一坐,看一看街景,歌剧院看看歌剧,或者到一个老教堂,听老爷爷拉管风琴……

后来,甚至为了省钱把宿舍给退掉,自己搬到外面去住,每天喝白开水啃面包,有时还和朋友一起拼车往住小旅馆。

甚至干脆一天不吃不喝,为把钱攒下来去旅游,有一次她实在太想改善生活,又不想和家里说让家中为难,就自己找了一个百货公司做模特。

这是后来三毛在德国找的一份兼职工作,对方要一个东方模特,卖东方香水。

三毛则需要背一个长长的单子,回答顾客咨询的每一个问题,在那个百货公司工作10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把脚站肿了。

西班牙当时算落后,消费水平不高,但德国不同,生活压力也随之增高。

三毛当时每个月生活费只有100美金,房租交65,靠剩下35来维持日常生活。

在这个期间,三毛做过很多工作,做过导游、模特、图书管理员,想尽一切办法赚钱在欧洲旅行。

她去了很多地方,罗马、阿姆斯特丹、波兰、捷克、丹麦……在那几年时间走完了大半个欧洲。

三毛的外貌和穿着风格,如孩子一般的声音以及罕见东方美,让当时西班牙和欧洲读书男孩子很喜欢,其中就有一个日本富二代化学博士。

据说对方家族在马德里有最大的日本餐馆,他特别喜欢三毛,但是被三毛给拒绝了。

因为三毛不能够容忍自己爱情中有任何不满意,她不想嫁到豪门里,因为性格是当不了金丝雀的。

接下来三毛认识了一位德国男朋友,叫做约根,两个人相约一起到柏林歌德学院去读书,就是三毛到百货公司做模特的这段时间。

这个约根是比较严谨的德国人,凡事一丝不苟,是一个小豪门,家中准备把他将来培养成外交官。

因为做外交官,夫人将来要有一定样,这对于三毛来说又变成了金丝雀。

三毛不会选择这种生活,最后两人不了了之。

接着来到1971年,三毛独自上路去了美国,继续在美国过着流浪的生活,住在一个小公寓里,有他哥哥一个朋友化学博士来照顾着。

后来张继军校长的关照下,三毛回到台湾文化大学做哲学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原来那个化学博士还在不停打电话想和能够在一起,但三毛始终没有答应。

相反在这段时间,有一个画家叫邓博川想要娶三毛,有一日他跪在三毛面前,一手拿着戒指,一手捧着鲜花。

三毛觉得自己遇到了真爱,就答应了对方,可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有一位女人找上了门。

她说自己是邓博川的妻子,而事情揭露后邓博川居然还向三毛家要分手费,所以,这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渣男。

经过这场噩梦之后,三毛父亲为了让三毛放松就带着去打网球,网球打偏被一个40多岁的外国人帮她捡了起来。

这是一位德国教师,两人相守一起游遍了台湾,一年之后德国教师跟三毛求婚,三毛再一次相信爱情答应了。

正在选黄道吉日时,谁都没有想到,突然脑溢血倒下,嘴和口耳朵淌出了鲜血。

对方就这样死在了三毛怀中,死在了去医院的路上。

这件事对于三毛的打击太大,实在受不了之后吞了大量安眠药,准备自杀,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不想和任何人说话……

所以啊,这些故事在我们看如何都像一本剧本,即使写成剧本也不会有人信。

因为这太夸张,但其实这都是真事!

04 爱情最后的归宿

熟悉三毛应该也知道了,接下来是荷西登场了,就像有些事是注定做好的,前面这些人都是在为“荷西”做一个铺垫。

以前三毛在西班牙留学时,经常去徐伯伯家做客,三毛有一天看到邻居家一个帅气男孩路过。

在之后三毛经常去徐伯伯家,时间一长两人就相识了。

西班牙语直接音译过来就是──荷西。

三毛最开始把它叫做和曦,但男孩怎么都写不出来,于是就变成了“荷西”, 他比3毛小8岁,那时候荷西才上高中。

但两人一见钟情,一边打棒球,一边打雪仗,没钱就一起逛旧货市场。

有一天荷西在大风中对三毛说: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很小的公寓,里面住着一个像你这样的太太,我来赚钱养活你,你再等我6年,我用4年时间读大学,再服两年兵役,等我服完兵役咱们就结婚,你觉得好吗?

当时三毛比他大很多,觉得肯定没有结果,所以拒绝了荷西,而这6年时间三毛经历了种种人生变迁,沧海桑田,吞食安眠药躺在床上的时候。

突然有一天收到荷西寄来的一封信。

6年时间过去了,还有两年兵役服完,你可以等我吗?

这个时候,她忽然想起了6年之约,人生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于是用英文给荷西写了一封长信,决定不用等待,再赴西班牙重新去寻找自己的爱情。

那是在1973年,在三毛回台湾之后的三年,又背起了行囊,选择了诗和远方,来到西班牙。

这段故事太过浪漫,如今听来像是一个浪漫的爱情剧本,6年前的草蛇灰线,伏延千里,6年之后终于兑现。

三毛回到西班牙找了一份兼职,给一家杂志写稿,算是有一份固定收入,一边工作一边等着荷西。

有一天三毛到附近一个城中玩,等回来时一个室友跟他说一个男孩子打了十几个电话回来,心中担心出事就去了朋友家。

进入房间后突然被人蒙上了眼睛,一个男生从身后抱了过来,抱着她满屋子旋转,这是荷西回来了。

13岁三毛曾经预言自己能嫁给一个西班牙丈夫,如今,这句话被自己证实了。

事实证明,荷西也的确是一位好丈夫,不仅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把三毛娶回家,还自己跑出去找了一个地方开了一家画廊,想要赚钱养家。

有一天荷西问三毛:你明年有什么打算?

当时三毛正在搬面包为广场上的麻雀就随口说了一句:我想去沙漠里住一段时间。

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荷西就真的去西沙哈拉找寻找居住的地方,西撒哈拉当时属于西班牙的殖民地,他们西班牙人如果想去不用办护照,所以比较方便。

荷西和三毛打算在沙漠中结婚,而这个时候三毛父母进来了一笔钱,说这是嫁妆钱,但河西为了兑现自己诺言,没有让三毛花一分。

并且在那边找了一份工作,等安排妥当,三毛也就跟着过来了。

他们在那个地方租了一间三个卧室的房子,家中只有一个大床垫一张桌子。

三毛自己说过:我们没有房,没有车了,没有床架,没有衣柜,没有瓦斯,没有家具,没有水和电,没有吃的,没有穿的,甚至没有新娘和嫁妆的一朵鲜花。

他们的婚礼没有礼服,没有亲人来道贺,只有荷西送给他的一份礼物,是一幅完整的骆驼头骨。

那是荷西在沙漠走了很久找到的一块头骨,世界唯一独一无二的结婚礼物。

为了寻找这块头骨,荷西把自己晒完全变样,双手粗糙,皮肤红唇干裂。

接下来两人就在撒哈拉定居下来,除了改造自己毛坯房,各种天窗。

三毛也如愿实现自己童年的梦想,做一个捡废品的人,她在外面捡回来的宝贝,全部被河西改造成了家具,垃圾桶里捡回来的轮胎改成了沙发,捡回来的空水瓶子,插上沙漠中的荆棘……

当荷西第1个月工资发下来的时找同事代班,就利用这多出来的半个月去租车去了沙漠深处度了蜜月。

可是等他们回来时发现家中已被邻居抢劫一空,连帐篷的钉子都被挖走。

因为在他们那个地方比较落后,当时的男人奉行一夫多妻制,包括奴隶制残余。

医院只有男大夫,所以女人生病了不去医院,三毛就教他们文字施药,数学。

河西找的那份工作是一份挺辛苦的工作,在一家临矿挖矿,当时是一个潜水工人,负责挖矿工作,除了危险最大问题是晚上需要加班并且路途远,一周只能回来一次。

所以三毛在那家中是既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杂志,甚至连收音机都没有,三毛一个人在家怎么办?

她又开始了写作,第1篇文章叫《沙漠中的饭店》投给了联合报的副刊,联合报的副刊是琼瑶的丈夫──平鑫涛

几个月之后平鑫涛给三毛寄回来了一份表示收稿这篇文章。

这让三毛荷西走向了聚光灯中心,从此不知道的人都对这两个住撒哈拉沙漠里面奇人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从全世界各地寄来各种各样的食物衣服。

而后面一段时间,河西又带着三毛到安达卢西亚旅行20多天,两人计划把所有见闻写成一本书。

这就是《沙哈拉的故事》和《哭泣的骆驼》的由来。

两个人在这过程中做了一个决定,打算拍合集和写真,他们想尽办法找到了一个三脚架和远焦镜头,荷西当摄影师两个人一起拍照。

而这一首《橄榄树》著名之歌也是在这次安达露西亚之行被成就的。

后来这个西属撒哈拉越来越不安全,当时西班牙政府想要抛弃这片殖民地,然后这片殖民地后来就被摩洛哥和毛利塔尼亚两个国家给瓜分,三毛和河西两个人搬到了加纳利群岛,继续过着自己流浪的生活。

1976年春天,《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了,这一年3毛33岁。

三毛这一生追求,只把他乡作故乡,永远作为异乡人,这样其经历了很多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我们可以想象,这两本出版之后又是大火成功,瞬间流浪成为了文艺青年的标准口号。

04 六年之爱,一朝化为泡影

三毛和荷西在加利群岛生活了三年。

三毛的一生就真的像是一个剧本,发生了一次又一次转折。

有一段时间荷西送给三毛一块手表,心中觉得并不吉利,后来遇上一个女巫扒下了他们一根头发,三毛就预感到了,哪里不对劲。

正好那段时间陈家二老想到欧洲旅行,三毛到欧洲去陪伴他们。

就在这个期间,荷西潜水的时候意外身亡。

6年之夜,6年相爱,一朝化为泡影。

三毛这几天几夜滴水未进,心中一直在默念着:你等着我

其实就是想自杀了,所有人来劝都没有用,最后琼瑶自己出场扭转了局面。

琼瑶虽然比三毛大5岁,但成名比较早,三毛小时得抑郁症那一段期间除了在家中溜冰,大量时间在等琼瑶杂志的连载。

我们现在的──情深深雨蒙蒙,在当时是叫做──烟雨蒙蒙。

琼瑶夫妇一直在帮助三毛,这一次亲自专门跟三毛聊了7个小时,让三毛发誓绝不会自杀才肯离开。

在这之后三毛又出版了很多书,比如《梦里花落知多少》祭奠父丈夫离开这段时间。

还有一次接受联合国的报刊邀请,拿了一笔钱去拉丁美洲旅行,顺带写下一组游记,这就是《万水千山走遍》

一转眼很多年过去,到1990年,香港导演严浩想把《哭泣的骆驼》改编拍成一部电影。

三毛并没有同意,严浩没有放弃,请林青霞,秦汉两人一起作陪吃了一顿大餐,三毛出去之后被车撞躺在医院,终于想通。

不过并没有决定改变哭泣的骆驼,而是亲自写一部剧本。

这就是著名的《滚滚红尘》

这部戏拍出来大火成功,当时所有的参与者都得奖,只有三毛没有。

而三毛在那一天厕所中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是1991年1月4日,那一年3毛48岁。

关于三毛自杀,很多人分析过各种原因,有人说是因为各种绯闻出来,甚至还有人说河西这个人根本不存在,是构想出来的。

也有人说是──滚滚红尘,最终没有获奖。

三毛是一个追求完美主义的人,不能承受这样的失败。

还有人说是6年之约,6年夫妻生活,加起来一共12年,所以最后还是选择在荷西死后活了12年,时间到了选择离开世界。

但我们前面已经讲到过了三毛的──古典美哲学,向死而生哲学。

三毛当下已经找不到任何更完美的事情值得去做了,在荷西去世之后,人生实在太过于无聊,爱的人已经走了,这辈子该做的事情也做完,想去旅游也旅游走遍了世界。

自己丰富的故事,也写都写了出来。

三毛的经历比一个人三辈子的经历都要多。

那所有事情都完成,只剩下最后一个三毛还关心的谜题没有解开,就是怎样去面对死亡。

所以,三毛选择了结束自己的人生。

「选择并承担代价」

敢于承担这个代价,就配得上也有这样的人生,在艺术流派里有一块叫唯美主义,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奥斯卡王尔德。

唯美主义所追求的就是极致完美,追求完美本身就是意义,不需要任何诠释。

即使飞蛾扑火也要追求至高无上的美。

而三毛就是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唯美主义一生可以活成什么样。

这样的一种人生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因为我们普通人根本做不到,如果能够做到也就不是普通人了。

(推荐大家去听一听三毛生前的录音,很清脆悦耳)

本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