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国首富为何移民美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9


1842年12月23日,这位住在广州的晚清首富,写信给他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朋友库欣,说如果他不是老得经不起折腾,他真的很想移居美国。同一天,他还在给另一位美国朋友罗伯特福布斯的信中说,“如果我现在是个年轻人,我会认真考虑乘船去美国,在你附近的某个地方定居。”


这位作家非同寻常。他是当时的中国首富,甚至被美国人《华尔街日报》视为世界首富。他就是19世纪中国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吴秉鉴。其资产在1834年估计为2600万银元。这个数字几乎是当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按照国际银价,这个金额相当于今天的50亿人民币。而且吴家在珠江边的豪宅,据说堪比《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吴祖上在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当吴秉鉴的父亲吴国迎到达后,吴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1783年,吴国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建立了怡和公司,并给自己起了一个企业名称“关昊”。这个商号一直被其后人沿用,并在19世纪初成为国际商界一个响亮的名字。


1801年,32岁的吴秉鉴接手怡和的生意,事业开始迅速上升。我,吴炳建,成为广州尚虹公司的领导,——的总经理。


所谓行商,就是清政府用来垄断对外贸易的制度。港商的主要业务是承保外商货物,购买外商货物,制定进出口货物价格,保证外商船票和货物税的支付,代理政府控制外商,向外商传达政府法令,处理政府与外商的一切谈判。


1686年,广东地方政府招募了13名有实力的行商,任命他们在外国船只上与外国商人做生意,并代表海关征收关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香港十三商”。1757年,清朝实行闭关政策,仅保留广州为对外通商口岸。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促使十三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特区”,怡和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做外贸容易发财,但是做生意风险不小。研究表明,13个商人在不断变化,外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不到10年。从1760年到1843年的84年间,共有47家外国公司开业,而从1771年到1839年,有37家公司关闭或倒闭。许多行商因欠官税或外商债务而破产。破产、没收财产、监禁和流放司空见惯。


十三商破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业利润被政府占用了。在官方看来,行商就是一块肥肉,你可以找任何理由,甚至罚款。一旦发现外商违规,负有担保责任的行商将被处以50倍甚至100倍的货物税罚款。例如,1800年,一艘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休英格利斯”号由怡和保险公司承保。船上会计的个人物品被带上了岸,因为取出来之前放在一个铁箱子里。海关官员认为这是逃税。怡和提出交180银元,被海关罚款50次。


官员经常要求行商捐赠财产。遇有战争、水旱或皇帝生日,行商要主动捐钱,称为“捐”或“奉”。根据1773年至1835年的官方档案记载,行商共向朝廷捐银508.5万两,实际捐额应远不止此数。仅1833年,怡和的捐款据说就达50.2万英镑。


商人经常被官员个人勒索,稍有不慎,灾难性的。吴家曾被比作“肥羊”,另一位成功的商人潘石屹说:“宁为狗,不做商人的头。”业务资格的获得有时候并不是完全自愿的,一旦入行就无法退出。吴秉鉴要求退休,但要交90万银元才能让儿子接替他的位置,但官方还是要求他承担作为一个港商的所有责任。他不得不进一步表示,为了享受剩下的20%财富,他愿意把2600万银元中的80%捐给政府,但他还是拿不出来。


除了清朝的官员,外国人也不好。经销商变成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鸦片战争爆发前,吴秉鉴想充当调停人,避免战争的灾难。


鸦片战争的结束也是吴发迹的时候。1841年5月,清军大败,被迫向英军支付600万银元赎城,吴支付110万元。,主张赔偿2100万银元,其中300万为商家所欠,吴支付100万元。


对于商人吴秉鉴来说,既然无法改变现实,逃避就是唯一的选择。年过八旬的吴秉鉴看透了世态炎凉,于是想到了移居美国。

详情
    官方服务
      预约搬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