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一场残酷的晚宴人们高兴地坐下人头落地

如题所述



近年来,网上流行一句话:“娶妻找日本;住房,去英国;享受福利,去北欧;赚很多钱,去美国;想吃好,还是中国”。不得不说,中国的确是一个以“食”著称的国家,这种“食”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在中国,“饮食”绝对不是简单的“吃饭”,“请客”也不是来主人家吃喝那么简单,而是有着另一个深层的目的。可以说“饮食”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君不见,项羽的《鸿门宴》,赵匡胤的《一杯酒解甲归田》。怎么可能只是吃个饭这么简单?清朝末年,有一天,巡抚大人心情特别好,决定请客吃饭,招待有功之人。对此,将军们很高兴,于是高高兴兴的走了,但下一秒他们的头就掉在了地上。可以说,这是一顿相当残酷的晚餐,吃了就花了我的命。


1861年9月,九帅和猛将鲍超攻破安庆,包括负责该城的指挥官叶在内的16,000名士兵全部丧生。英王陈玉成被迫逃往皖北孤城庐州,天京西门大开,无险可守。与此同时,李秀成在江浙一带欣欣向荣,将清代东南财税重地尽收囊中,大有夺取经济中心上海之势。于是,清朝下令曾国藩立即率湘军精锐东征,剿灭李秀成。但曾国藩和曾国荃两兄弟此时一心要拿下金陵,为剿灭太平天国立下第一功,所以不愿去。为此,曾多次在危难时刻抛弃曾国藩的李鸿章主动请命,表示愿意代表恩师讨伐李秀成。曾国藩非常高兴,于是他让李鸿章回安徽去招兵买马,组建淮军,和袖手旁观一起讨伐。


1862年初,李鸿章的淮军组建,麾下有6000余名兵马。总指挥为太平军前起义军将领程学圻,刘铭传、潘、张树声、为“四大金刚”。军队在安庆把一艘英国军舰带到了上海。在这一点上,李鸿章第一次领兵,完全没有经验,但是程学圻造反太凶了,凶得不怕死。在上海郊区连续三次击败太平军,为李鸿章在华东立足立下汗马功劳。同年10月,在李秀成率13王40万大军西征雨花台的同时,李鸿章、程学圻在东线发起大规模反攻,无锡、太仓、昆山等重镇相继落入淮军手中。1863年春,淮军主力到达苏州城下,接连摧毁城外土垒,将苏州与外界隔绝。但淮军也吃了不少苦头,双方相持不下。


1863年7月,由于洪秀全的瞎指挥,李秀成在“北攻南”的战争中损失惨重。10多万精锐部队渡河时,只剩下1万人,士气极其低落。与此同时,他在苏州的大本营一次又一次地处于紧急状态。高永宽、王、吴贵文、范其发、张大周、王、王佑威等四王和四天将秘密联络淮军投降。李秀成只好向洪秀全请假40天,返回苏州解决问题。李秀成到了苏州,发现情况大不一样。高永宽等八名将领有明显的投降意图,而这八人又掌握着城内大部分的武装力量,估计用武力解决也没有胜算。于是,李秀成决定出去打淮军,希望以一场胜利鼓舞人心,稳住八将军。可惜的是,在李秀成与程雪琪的激战中,刘铭传与潘、陈坤书等王公手握数万雄师,b


李秀成败选后,八大开始兴风作浪,加紧与程学圻、戈登等谈判。为此,李秀成只好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打感情牌,说:“现在我家老爷都蒙上灰尘了,马上就要变成这样了。你是两湖之人,可以为所欲为,你我不必相害。”八位将军“一口气都来了”,纷纷表示不会辜负忠君的恩情,死也不投降,誓与苏州城同生共死。而李秀成只是想拖延时间,并不相信中共八大做出的承诺。于是李秀成去找谭绍光,希望他能跟着自己离开苏州,不要留在这个危险的地方。谭绍光对此表示反对。虽然知道八大要投降,但他还是坚持留在苏州,希望事情有转机。李秀成颇为无奈,只好让自己指挥的第一专员谭绍光留守苏州,自己去无锡搬救兵,然后内外夹击淮军,一举解决苏州之围。


李秀成走后,八大再次与程学圻、郑国魁、戈登等人在苏州城外的阳澄湖举行投降谈判,称只要江苏巡抚李鸿章答应保护他们为“总兵”和“中将”,苏州就可以供奉他们,顺便砍下守城头目谭绍光的脑袋以示诚意。对于这八位将军的条件,李鸿章颇为为难。要知道,这八位将军要求的是“实职”,而不是所谓的“正名”和“别号”,这对于李鸿章来说,无疑是难于上青天的。但为了早日拿下苏州,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李鸿章不得不答应他们的所有要求,同意让戈登做担保人。果然,条件谈妥后,八大马上回到苏州采取行动,在理事会会议上将谭绍光刺死,并砍下了他的头。与此同时,谭绍光的几千名亲信一起被杀,苏州落入李鸿章手中。


得到苏州后,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非常高兴,于是决定犒赏这八位将军,作为宴请,并说在宴席上给他们官服。得知他要做朝廷大员,二等大员,八位将军不禁得意忘形,高高兴兴地去赴宴。可惜八将军还没喝几杯,就被李鸿章打死了。他连官服是什么都没看清,脑袋已经掉地上了。此外,李鸿章下令将苏州的四万太平军全部处死,这就是“苏州投降”事件。


至于担保人高登,虽然不满李鸿章的一万,也表示要和李拼命,但收了七万银元后,却装作若无其事。就这一点来说,欧洲列强的信用真的不怎么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