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工资违反劳动法吗

如题所述

降工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职工的工资标准,并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和支付时间向职工支付工资。同时,用人单位不得降低职工的工资。因此,如果用人单位未经职工同意擅自降低职工的工资,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质疑,并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原工资或者给予合理的解释和补偿。
降工资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如下: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
3、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
4、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计时工资包括:
1、已完成工作按计时工作标准支付的工资,即基本工资部分;
2、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
3、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4、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技能工资及岗位(职务)工资;
5、职工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职工受处分期间的工资、浮动升级的工资等;
6、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
综上所述,如果用人单位坚持降低职工的工资,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