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孟子的思想主要有三个:“仁政”学说、“民贵君轻”说、“性本善”说。 仁政:仁政是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

这种思想主要宣扬“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理论。 民贵君轻: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

性本善:孟子相信每个人都是向往善良的。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

扩展资料: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3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今世或谓之气功,误亦。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古以无形为气,故谓之气。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追问

这里面讲到孟子的核心思想跟政治主张了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6-14
孟子的思想、政治主张主要有三个:“仁政”学说、“民贵君轻”说、“性本善”说。

仁政:仁政是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这种思想主要宣扬“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理论。
民贵君轻: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
性本善:孟子相信每个人都是向往善良的。
总的来说: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
第3个回答  2016-06-13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道”与“义”。在这种思想的感召下,即使是再腐败的王朝,再愚昧的人民,我们都能看到“闪光的个体”。而在相对民主的环境下,这种闪光的个体会汇聚成“辉煌的洪流”,引领中国的未来。我曾经在《文化决定命运之人性辉煌》中,摘抄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社会洪流。有朋友希望我探询其背后的原因,我想在这里表达,就是这些“舍生取义”的社会精英带领中国人民为中国人不做“亡国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抹煞的贡献。  管理是告诉社会精英应当如何行的,这与孟子的出发点相符合。因此,用孟子的言论来检验“中国式管理”是否符合“中国精神”是一个简便的方法。本文罗列《孟子》的一些内容,为读过曾仕强先生文章的人提供一个对比资料,看看到底“中国式管理”是否与儒家思想紧密结合。如果不紧密结合,甚至完全相反的话,还能不能叫“中国式”。
第4个回答  2019-12-23
孟子的思想主要有三个:“仁政”学说、“民贵君轻”说、“性本善”说。 仁政:仁政是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
这种思想主要宣扬“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理论。 民贵君轻: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
性本善:孟子相信每个人都是向往善良的。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