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凡汽车能否依靠极智舒适这张底牌,唤醒沉睡的市场状态?

如题所述

近期,首届飞凡舒适科技日“COZY DAY”在北京正式启幕。本次科技日以“科技”“舒适”两大主流痛点为中心,。此次亮相的飞凡巴赫座椅、晕车舒缓系统、3D矢量音效技术等黑科技产品,展现了飞凡汽车出色的自研能力。但回顾飞凡汽车5月勉强突破2000台,在二代造车势力中垫底的销量表现。却不禁令人好奇,实力在线,如何成绩如此低迷?

三项黑科技产品,追求极致舒适体验

此次科技日的时长并不长,但干货满满,全面展现了飞凡汽车的设计理念和创新产品。正如飞凡F7喊出的“志做30万内最舒适的轿车”口号,飞凡汽车围绕着“极智舒适”做输出点,回归用户本质需求。

首先登场的便是飞凡巴赫座舱,其将在飞凡F7上首度搭载,还挂有“全球首创Flex Air主动式人体工程学座椅”的头衔。当然,名气再大,也要靠实力说话。飞凡巴赫座椅最突出的标签便是“人体工程学”,其根据国人体格特征数据库研发,能够实现主动贴合技术,当车辆进入动态行驶时,其能够根据用户的身体重心,适应乘客身体坐姿状态,智能化调整,从而提供更出色的支撑与包裹感。

此外,飞凡巴赫座椅还有两项不可忽视的“黑科技”功能,能够助力用户适应更激烈的驾驶工况。其一,便是弯道车身平衡技术,其二,便是座椅硬度主动调节技术。都能智能调节座椅软硬程度,帮助用户适应舒适和激励驾驶两种场景。

科技日当天,除了最大话题的“飞凡巴赫座椅”外,晕车舒缓系统、3D矢量音效技术也让人眼前一亮。其中,前者堪称晕车人的救命技,根据易导致晕车出现的运动刺激、气味刺激和拖曳感刺激为目标点,采用内耳前庭强化优+主攻中枢神经策略。引入舒缓刹车模式和声学技术,减少眩晕症状。

后者则能给足音乐爱好者惊艳感。其采用首创的双芯片双DSP解决方案,激活8155芯片中的Hexagon DSP模块与搭载行业标杆级的ADI DSP音频处理芯片,让声音反应更快,延时更低。再加上3D处理的音效调节,让前后排乘客都能感受到身处“C位”的快乐,音乐质感特别强。

多次更名,品牌底蕴差

看着科技含量满满的技术,在对比飞凡汽车“扶不起来”的销量表现,属实令人好奇飞凡汽车如何如此的“水土不服”?

与当下被“群嘲”不同,飞凡汽车诞生之初,被行业内公认为是“新能源的尖子生”。其背靠上汽集团这条“大金腿”,技术体系上融合了阿里巴巴和华为两位“大拿”,一度被人戏称为“上汽集团的亲儿子”。喊出的“高阶智能纯电移动空间”的方向,也能与当下主流的市场需求相契合。但从上市至今,飞凡汽车的存在感就一直很低。

究其原因,首先就离不开多次改名。如果汽车也有“户口本”,那飞凡汽车的“曾用名”一格装不下。飞凡汽车的前身是上汽R汽车,再往前数则是上汽荣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只不过,荣威汽车的“牌子”不够硬,不能快速打开在20万以上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门路。于是开创了上汽R汽车,希望能摆脱荣威品牌的束缚。名字改了,产品设计风格却照搬不误,先后推出的MARVEL R和ER6,都被网友嘲笑“挂着羊头卖狗肉”,有着浓郁的荣威范。每台车型的平均月销量基本在三位数晃悠,这在刚刚成为“新蓝海”的电气市场中,属实低的可怜。

再后来更换成了飞凡汽车,将此前积累不就不多的“名气”再次磨灭,市场认可度别说“蔚小理”,就连深蓝、腾势这般晚入局者都比不过。所以说,品牌名气的形成肯定不是“一日建成”,而要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并推出具有新意的车型,才能快速开局。

兄弟闫强,产品互搏

如果说品牌实力不是个人能干预的,那么“兄弟闫强”“手足相残”则是飞凡汽车咎由自取。打开飞凡汽车的产品表,在售的车型为两款车SUV,两款轿车。本来可以很轻松的分配产品定位区间,形成“组合拳”套路,结果飞凡汽车一股脑的把产品“梭哈”在20-30万区间,相差不大的价格,让不少车友犯了选择困难症。

同时,上汽集团的另外一个“亲儿子”智己汽车,也跟自家兄弟抢份额。智己LS7对战飞凡R7智己L7对战飞凡F7,都是“7”字辈选手。如果不看出身,还真是最佳的对比搭档。如今,智己汽车销量的持续上涨,势必会影响飞凡汽车的销量状态。再加上飞凡汽车的“犟种”性格,即使高端路线挫败,也要扎根于此。

总结:

当下,汽车市场已成功破壁,开始与生活场景、智能化体验、户外露营等方向结合。而在此次科技日上,我们能看到飞凡汽车正在认真的学习和调整,不断推陈出新,提升技术积累。但从其5月的销量状态上看,飞凡汽车的问题并不是单一在产品领域。还有产品定位和品牌营销,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需要飞凡汽车长期实践,积极调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联号,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