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桩导管埋深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灌桩导管埋深2-6m的是指浇筑过程中,埋管的深度控制。导管埋深应该控制在2-6米为最佳。

桩基规范6.3.30中提到,第一次浇筑是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不少于0.8m; 埋管2-6m的是指浇筑过程中,埋管的深度控制。

不过个人认为不大现实,因为现在好多桩基都是商品混凝土,1.2m的桩一车上去,混凝土面都上升8m,不可能一车拆这么多次管;有次施工埋管差不多有20m也没事。我想2-6m是对以前那些自拌混凝土的要求,而且现在的导管的强度也高,所以埋管深度可以放大点,

灌注桩控制导管埋深的方法如下:

1. 桩位控制包括桩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桩顶埋深(垂直方向位置),以及桩身垂直度的控制。桩在水平方向位置控制包括检查红线、灰线、护筒埋设情况及钻机就位情况。由于桩位放样随施工阶段性进行,监理工作主要采取抽样检查的方法。桩顶埋深主要通过控制吊筋长度及混凝土上翻高度进行检测。

吊筋长度采用理论计算值与实际长度相比较的方法来控制,避免吊筋采用统一长度而不考虑地坪和机架标高的变化。在混凝土浇捣结束之前,监理检查实测的上翻高度。桩身垂直度通过控制桩架垂直度、测斜,以及钢筋笼下放顺利程度来进行。

2. 控制桩长是保证灌注桩承载性能的重要措施。桩长控制措施一方面是检查钻具长度。钻具在施工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化,包括钻具伸缩、磨损和更换。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对钻具进行多次复测,并与施工单位校核,保证钻具长度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检查钻孔转盘标高,控制钻杆上余量,确保实际钻杆上余量与理论钻杆上余之差控制在误差范围内。

3. 浇筑水下混凝土宜优先选用混凝土汽车泵加压浇筑,以保证桩身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性,如采用导管浇筑混凝土,宜用高位浇筑法,不宜用低位浇筑法,因低位浇筑法易堵塞导管。注意事项:应充分了解场内土层情况,针对不同土层特点制订相应成孔措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