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制菜?

如题所述

预制菜一般指以各类农、畜、禽、水产品为原辅料,配以调味料等辅料,经预选、调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

预制菜,又称为预制调理食品。通常预制菜需要在冷链条件下贮存或运输,供消费者或餐饮环节加工者简单加热或烹饪后食用,预制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餐桌,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满足消费升级、关系居民饮食健康的重要产业。

预制菜的定义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依据该定义,业内将预制菜分为四大类:即食(如八宝粥、即食罐头);即热(如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如免洗免切的净菜)。

预制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其产业链涉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市场消费等多环节。预制菜的出现契合了市场对效率与品质的需求,帮助餐饮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体验。同时,该产业仍面临国家和行业标准不统一、质量难保证、C端市场待开发等风险与挑战。

行业业态也是各式各样,既有传统连锁餐饮企业、大型商超、便利店,也有新型零售(生鲜电商、社区团购、新型火锅超市)及直播平台等。预制菜产业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的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型行业。产业链中游为预制菜生产和加工业。产业链下游是预制菜的消费市场,分为B端和C端两大销售渠道。当前,预制菜市场主要以B端销售为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预制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23

——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预制菜发展前景可观

速冻食品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三全食品(002216)、上海梅林(600073)、安井食品(603345)、海欣食品(002702)、惠发食品(603536)、味知香(605089)等。

本文核心数据:预制菜分类、预制菜主要玩家、商家生产成本

1、预制菜分类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按照加工程度的深浅程度可以分为即配食品、即烹食品、即热食品以及即食食品,具体情况如下:

近年来预制菜因其便利性迎来迅速增长。以预制菜行业主要企业味知香为例,其主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肉禽类、水产类半成品菜的销售,收入占比均在97%以上。其中,肉禽类半成品菜的销售收入占比最大。2018-2020年,味知香的营业收入从45975.2万元增长到了61469.12万元,增长了约33.7%,可见预制菜的需求在2018-2020年期间逐年上升。

2、预制菜为商家节约成本

预制菜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能为商家节约成本。以一份售价为20元的快餐为例,除了包材费用与平台各类费用外,使用预制菜的商家在食材成本上会较高,但是高出来的食材成本在人工成本与房屋租赁成本以及能源杂费上已经被抵消。

总体来看,同样售价为20元的快餐,使用预制菜的成本比直接购买食材低0.4元,使用预制菜的商家成本较低。

3、预制菜行业主要玩家

随着预制菜越来越受欢迎,众多资本嗅到商机纷纷入局,目前我国预制菜主要分为四类主要玩家,分别是专业派、餐饮派、零售派与综合派。其中专业派的代表企业有苏州好得睐等,这类玩家专攻预制菜,产品品类丰富,是当前预制菜行业的主力军;其他三类玩家则刚入局不久,但是未来根据自身原有优势也能在预制菜领域获得一定的市场,例如盒马鲜生可以依靠其强大的供应链优势,海底捞能够根据其在餐饮界的知名程度,三全能依靠其自身速冻食品优势等。

4、ToB形态为当前主流

从行业形态来看,据调查,中国预制菜企业to B和to C的比例在8:2,主要是因为相对To B来说,To
C市场面对的用户需求更为多元、位置更为分散,且单笔订单金额小、购买频次高,盈利模型与to
B显著不同,对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也有多元化的需求,企业要有重金投入的魄力,且目前市场格局尚未成型,没有代表性企业,也没有被广泛认可的绝对成功模式。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速冻食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