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说明

如题所述

1. 一年生产周期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完成后还需至少三年的窖藏。这一生产与储存周期较长,也是酱香型白酒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
2. 两次投料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从端午开始,需经历两次主要投料。重阳节是第一次投料,也称“下沙”,因为此时红缨子高粱成熟,赤水河水清澈,适合酿酒。约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投料,又称“糙沙”,此时之前两次蒸煮的原料不可用于取酒。
3. 九次蒸煮
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原料要经过九次蒸煮。每次蒸煮后都要加入酒曲进行发酵,直到最后的蒸馏取酒。第三次蒸煮后的熟糟开始取酒,每个轮次取一次,共经过六个轮次环节,包括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碚醅,每个环节都要蒸煮。
4. 八次发酵
八次发酵指的是在清蒸下沙和混蒸糙沙后,熟糟上甑蒸酒的六个轮次中的六次封窖发酵。
5. 七次取酒
七次取酒发生在岁末年初,指的是糙沙上甑蒸酒后的第一次取酒,之后重复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碚醅的流程六次,共取七次酒。每个轮次取出的酒风味不同,市场上的酱香型白酒是经过不同轮次的酒勾调后上市的。
酱香型白酒的特点
酱香型白酒以酱香为主,带有适当的焦香,但焦香不能过于突出。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香不明显,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持久,杯中香气持久,空杯留香持久。口感大于香气,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酒液无色(或微黄),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或尚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