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鸿门宴》中项羽宴请刘邦时“东向坐”是托大之举

如题所述

左与右,原本是人们用以表示方位的名词。
以人所设定的位置为中心,左与右的位置相对而言。一般来说,人的左半大脑比右半大脑更为发达,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人类长期习惯使用右手的结果。后来左与右逐渐被古人赋以丰富的社会性内容,形成了尚左或尚右的观念,成为用以反映社会中人或事物的上下、尊卑、高低、轻重差别的一种方式。

先秦到汉代以前,古人的观念大体是:左主吉,右主凶。即在正常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以左为上为尊,以右为下为卑,君子贵左,吉事尚左;而在丧事、军事等所谓凶事活动中,则以右为上为尊,以左为下为卑,用兵贵右,凶事尚右。这是因为古人在天道观领域持有天道尚左、地道尚右(即天道左行,地道右行,左升右降)的观念。《道德经》云:“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其实左好还是右好,先秦典籍《诗经·小雅》有诗云:“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换言之,该左就左,该右就右,君子无可无不可。不过,中国古代社会是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左右及位次的尊卑无时不体现在帝王将相以及百姓的生活中,只有很好地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才能将之发扬光大(至于各个时期的左右尊卑,在同一时期大体是相同的)。

为什么说《鸿门宴》中项羽宴请刘邦时“东向坐”是托大之举?在座次上,《鸿门宴》中,讲到项王即日还国,留沛公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在这里,项羽宴请刘邦,自己却毫不客气地“东向坐”, 坐在了客人刘邦的左侧,从尚左的风习来看,他居于尊者的位置。另外,古人还有东向为尊的习俗,关于交际场合,宾主座次,顾炎武《日知录》所述十分清楚:“古人之座以东向为尊,故宗庙之际,太祖之位东向。即交际之礼,亦宾东向,而主人西向。”无论是从尚左的风习,还是东向为尊的习俗来看,都反应了项羽的骄横,霸道,和当仁不让的心态。这种座法实际上也表明项羽当时已居于称雄天下的尊者地位。

而在稍早的战国后期,《史记》信陵君迎接宾客,“从车骑,虚左”,表明信陵君礼贤下士。乘车尊左,沿于商代车制。东汉郑玄说:“兵车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射手受到人们极大的尊敬,所以《周礼》规定射为六艺之一。《礼记·射义》上的两节文字说明了射的重要:“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车上射手的位置无疑成为尊位了。

汉代以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演变,崇尚地道、人道的观念发展了起来,居于上风,“人道尚右,以右为尊。”于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逐渐演变成了以右为尊。

官职上,左右和相应的尊卑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周秦汉,以右为尊。王亲贵戚称“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豪门居市区之右,平民居市区之左。

董勋《答礼》言:“职高者名录在上,于人为右;职卑者名录在下,于人为左,是以谓下迁为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完璧归赵,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赵王委以重任,“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阅读古书,常见‘左迁”一词,不言而喻,它指的是降职、贬谪。

东汉,隋唐,两宋,则又以左为尊。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

蒙古族建立元朝,改为以右为尊,右丞相高于左丞相。

明朝改回以左为尊,清朝沿用不变。今天戏剧,按照明清制度,以左为尊。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03
东向坐,是坐西朝东,其时西为尊位。秦始皇陵即坐西朝东。
第2个回答  2016-09-03
东 是尊位
相似回答